第四—六单元复习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六单元复习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8 09: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四~六单元复习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秀颀(qí)  兴味(xìng)  畎亩(quán)  潜滋暗长(qián)
B.遏制(è)
洨河(xiáo)
汴京(biàn)
张目结舌(jiē)
C.鸡(zōng)
恶劣(luè)
舳舻(zhú)
惟妙惟肖(xiào)
D.罅隙(xià)
扳尖(bān)
田畴(chóu)
恹恹欲睡(y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濒临  开垦  情郁于中  纵横绝荡
B.琐屑  序幕  亭台轩榭  长途跋涉
C.遒劲  题拔  任劳任怨  无动于衷
D.翰林  交卸  自出心裁  因地治宜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
B.秋日的赛汗塔拉城中草原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白杨树婆娑动人,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
C.班干部凡事应首当其冲,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带头参加。
D.他振聋发聩的一番话,让许多沉迷于传销中的人醒悟过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脑活动绘图”计划将历时10年,耗资约30亿美元,其目的旨在探索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为脑活动绘制全图。
B.个人住房信息查询是否规范,关系着备受关注的全国住房信息联网能否加快适应,社会信任度能否得以提升。
C.成功后,她并没有到处诉说这段苦难,而是感谢它使她的人生变得丰厚:是乐观还是悲观地对待苦难,体现了一个人的境界和品位。
D.布多昂表示,庞巴迪公司是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见证者,他对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希望在交通设备的制造、研发和管理等方面深化与中方的合作。
5.下面有关文学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富贵不能淫》一文出自其中的《滕文公下》。
B.《蝉》选自《昆虫的故事》,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昆虫的故事》是由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经过多年观察与研究,完成的一部介绍昆虫生活的科普著作。
C.《周亚夫军细柳》一文选自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D.《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是美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他获得了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6.在2021年4月23日第26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准备开展“书香满校园”读书活动,并向同学们征集对联以配合本次活动。下面对联中哪一副对联最合适?请选出并简述理由。
A.春风吹绿千枝柳 时雨催红万树花
B.古人已往留明鉴 逝者如斯惜少年
C.轻研竹露栽唐句 细嚼梅花读汉书
D.白发高堂游子梦 青山老屋故园心
选择    ,理由: ?
7.默写(请用正楷书写)。
(1)          ,绿水逶迤。
(欧阳修《采桑子》)?
(2)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3)一怒而诸侯惧,        。
(《富贵不能淫》)?
(4)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其五)]?
(5)        ,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如梦令》)?
(6)           ,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
(7)《春望》一诗中能够表现诗人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
(8)《赤壁》一诗中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抒发奇想,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的两句诗是:          ,          。?
二、阅读(本题包括8~23题,共4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
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注]
①支:同“肢”。②使:假使。③惮:害怕,畏惧。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衡于虑(      )
(2)非徒愈病(      )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
10.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造就的?乙文中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11.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乙文的观点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我的母亲
丰子恺
①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
②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
③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有柔软的厚壁,凌空无妨碍。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里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反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身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冲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④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⑤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她探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⑥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⑦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⑧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我从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有删改)
12.在作者眼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13.文中反复出现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14.第③段用大量笔墨描写“八仙椅子”,分析其是否多余。
15.第⑧段画线句子中有“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我”为什么要感谢母亲?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5G,连接美好未来
①每年三四月份,草长莺飞日,赏花正当时,玉渊潭公园都会迎来樱花节。今年的樱花节,游客感到购票更方便,游园体验更舒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节省了游客入园时间。
②无论3G、4G还是5G,这其中的G代表Generation(代)的意思。5G指的是第5代移动通信网络,它是目前4G网络下一代的升级版。
③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其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Gbps,甚至能达到25Gbps。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的普及提供可能。目前,用手机在线玩AR、VR游戏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5G时代,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④5G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具有低时延的特点。从固定的用户终端,一直到时速500千米的超高速列车,5G保证未来用户的数据连接不会掉线,从而建立一个更智能、更连接的世界。今年4月3日,全国首例5G远程心脏微创手术由广州教授团队隔空指导,高州医院医生主刀实施。相距400公里,手术画面却几乎没有延迟,身处广州的医学专家仿佛亲临现场。如果信号传递慢,网络反应延迟,指令下达出现迟缓,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G技术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插上了翅膀,给病患带来福音。
⑤未来,5G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上班族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乘坐地铁时,刚好客户打来微信电话,还没谈几句便因网络信号不佳而被迫中断。这种情况将不会再发生。5G基站是一种微基站,身量更小、分布更多,可以发出比4G信号塔更高密度的信号,因此解决了地下空间等区域信号存在盲点的问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就意味着将获得更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通话服务。
⑥目前,中国的5G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后,会涌现出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大量新兴业态。2019年的央视春晚,中国电信率先通过5G网络实现4K高清直播和视频回传,全程流畅无卡顿、无中断。
⑦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仍有一些发展难题需要不断解决。中国迈入5G时代的铿锵步伐,正不断激发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尽想象。
(根据《人民日报》《科学大众》等资料整理)
16.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7.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19.联系全文概括5G网络的特点。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
意志的力量
①一个暖洋洋的冬日午后,我在门角,发现了一只正在结网的蜘蛛。
②它很认真地工作着。我举起手想摸一摸那细细的丝,结果却弄断了两根。它很快就发现了断掉的丝,马上爬过来重新认真地织了起来。在它编织的过程中,不时地会从网上掉下来,但它会立刻顺着自己的丝再次爬回去,接着工作。我觉得很有趣,便又一次举起手弄断了两根丝,它发现后,又很快地爬过来重新织。就这样,我弄断它的丝,它掉下来,再爬回去,如此不断地重复了十几次。
③我停了下来,仔细地凝视这只蜘蛛。它很小,就像刚离开父母步入社会的孩子。但面对困难,它却没有退缩,没有放弃,一再地坚持着。我不由得对这个小小的生命肃然起敬,看着它一点点搭建好自己的家。
④莎士比亚说:“一棵质地坚硬的橡树,即使用一柄小斧去砍,那斧子虽小,但如砍个不停,终必把树砍倒。”
⑤如果那只蜘蛛在遭受我的破坏后便选择了放弃,那它就不可能最终营造好自己的家,现在也许正在某个角落饿肚子呢。
⑥就像许多人做事,起初都能够付诸行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与挫折的增加以及力气的耗费,很多人就从思想上开始产生松劲和畏难情绪,接着便停滞不前以至退避三舍,最后放弃了努力。
⑦人在干事时之所以会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主要是人天生就有一种难以摆脱的惰性。当人遇到挫折、困难和阻碍的时候,这种惰性就会出来和你捣乱。意志薄弱的人往往就会被它打败,呈现出的精神状态便是垂头丧气,畏缩不前。
⑧就因为这样,那些没有能够坚持到最后、一无所获的人就只能傻傻地站在一边,看着成功的人昂首而过,看着富有的人阔步而行,心中生出许多渴慕,却不知道,自己之所以没有收获,就是因为在最需要下大力气、花大工夫,毫不懈怠地坚持下去的时候,停止了努力,让成功擦肩而过,被有毅力的人把握在手里。
⑨宾斯托克指出:“人生乃是长期在考验我们的毅力,唯有那些能够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奖赏。”毅力到此地步,可以移山,也可以填海,更可以从芸芸众生中筛选出成功的人。
⑩柏克斯顿跻身英国议会的时候,年仅32岁。他所致力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在英国的殖民地上彻底实现奴隶的解放。柏克斯顿不是天才,不是一个有才智的领导者,他只不过是一位充满热情,直率、坚毅而又精力充沛的普通人。当别人问及他怎样获得今天的成就时,柏克斯顿直言:“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小人物与大人物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的力量,即所向无敌的决心。一个目标一旦确立,不在奋斗中死亡,就要在奋斗中成功。具备了这种品质,你就能做成在这个世界上能做成的任何事情。否则,不管你具有怎样的才华,不管你身处怎样的环境,不管你拥有怎样的机遇,你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一旦半途而废,那就前功尽弃了。唯有经得起风吹雨打及各种考验的人,才是最后的胜者。因此,不要害怕失败,不要轻言放弃。当你面前矗立一棵一锯锯不倒的大树,阻挡了你走向成功的路时,何不拿起你意志里坚持的力量来作为利锯,将其一点点锯倒,让它成为载你驶向成功之路的一帆小舟呢?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文章开头讲述蜘蛛结网的故事有何作用?
22.文章最后一段的画线句有何作用?
23.请为本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三、写作(本题包括24、25题,共50分)
24.小作文。
  [新闻事件]
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支援抗疫。3月5日,在杭州萧山区务工的河南信阳男子杨术强向瓜沥镇政府捐赠自己全部存款约13万元。瓜沥镇政府了解到其家庭并不富裕后,向其退回12万元。
该不该退回捐款,引发了社会热议。对此,你怎么看?写一段话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不少于150字。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历程中往往有一种真相,叫多年以后你才懂;往往有一种遗憾或悔恨,叫当时你不懂。朱自清在与父亲分别多年后,回忆起父亲的背影时,才读懂了父亲的艰辛、父亲的爱;杨绛在老王去世后才懂得临终前一瓶香油和一包鸡蛋背后朴质宝贵的真情。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去读懂体会,不必经历什么惊天动地,只需沉下心来细心体会,便会收获成长的养料。宗璞在面对盛开的紫藤萝时突然懂得生命的真谛,茨威格通过托尔斯泰的双眼而懂得在粗犷的外表下掩藏着一个天才的灵魂。
  请以《懂得       》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③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解析】
D A项,“畎”应读“quǎn”;B项,“结”应读“jié”;C项,“劣”应读“liè”。
2.【解析】
B A项,“纵横绝荡”应为“纵横决荡”;C项,“题拔”应为“题跋”;D项,“因地治宜”应为“因地制宜”。
3.【解析】
C “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4.【解析】
C A项,句式杂糅,可删去“其目的”;B项,搭配不当,“适应”应改为“推进”;D项,语序不当,应把“制造、研发和管理”改为“研发、制造和管理”。
5.【解析】
D 罗素是英国人。
6.【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知识。A项,“春风吹绿千枝柳 时雨催红万树花”一联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时节千枝柳树、万树红花随风摇动的动态美。B项,“古人已往留明鉴 逝者如斯惜少年”一联意为古人为现代人留下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但他们已随时光远去,告诫我们当珍惜现在。C项,“轻研竹露栽唐句 细嚼梅花读汉书”一联意为读书要广泛,要读出味道。D项,“白发高堂游子梦 青山老屋故园心”一联意为游子客居他乡,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殷切期盼回到故乡。
【答案】
C 理由示例:这副对联勉励我们要广泛阅览书籍,感受书籍的魅力。与读书活动的主题最为契合。
7.(1)轻舟短棹西湖好
(2)塞上燕脂凝夜紫
(3)安居而天下熄
(4)欲辨已忘言
(5)常记溪亭日暮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7)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8)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8.(1)同“横”,梗塞、不顺
(2)只,仅仅
9.(1)(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2)希望陛下选拔贤才,收集采纳众人的意见,不要害怕改革变法,以成就伟大的功业。
10.“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良医不得尽其术。”(一问1分)
11.乙文观点:选拔贤才,收集接纳众人的治国良策,大胆改革(或“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相同之处:都认为人才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君主要重视人才。
[参考译文]
[乙]
如今天下的弊病,臣请求用生病的人来比喻:人们安分随时,用适宜的办法调养身体,本不会生病;(如果)病在皮肤,医生能早早祛除病根,(那么)病还算安全。如果这两种方法都已经来不及了,那么病根在肢体中,如果能求得好医生,还可以迅速痊愈。天下的弊病,形势已经像这个样子了,趁现在还能医治的时候,陛下又能选拔任用好医生,若能信任(他们)而不猜忌,任由他们施展(才华),那么不只是病可以痊愈,还能给人民带来福寿。
假使在这个时候(不任用他们或猜忌他们),让好医生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医术,那么天下的弊病就会越发加重。希望陛下选拔贤才,收集采纳众人的意见,不要害怕改革变法,以成就伟大的功业,(那么)天下会非常幸运啊!
12.【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一般先定性,即先对形象加以判定,或从文中直接提取评价性词句,或依据人物所作所为进行评判。然后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人物形象的定性往往从人物的性格、品质、情感、思想等方面把握。
【答案】
①严肃但又慈爱。如“我”到远方求学临行前母亲对“我”的训诫,体现出她严肃的一面;母亲亲自下厨做菜给“我”吃,又体现出她慈爱的一面。②能内外兼顾。从母亲的那一张“八仙椅子”的位置来看,母亲既要关心“我们”的成长,又要处理与工人、店伙计的事。(答出一点得2分,不结合具体内容的不给分)
13.【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写法三个方面作答。多次出现,并且贯穿全文,即可断定其为行文线索。再通过语句内容即可知突出了母亲的性格品质。最后分析浸润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特别是双向情感,即母对子、子对母。
【答案】
作为全文的线索;突出母亲严肃、慈爱的形象,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表达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透露着“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14.【解析】
本文考查关键景、物的作用。关键景、物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或串联情节,或突出形象,或传情达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答案】
不多余。“八仙椅子”起到串联有关母亲的往事的作用;“八仙椅子”是一个“很不舒服的”座位,突出母亲面对艰难生活时坚强、能干、内外兼顾的特点;“八仙椅子”寄托着“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15.母亲用温柔、慈爱关照了“我”饮食起居的一切细事,用慈爱的笑容像贤主一般勉励“我”、理解“我”。
16.通过举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后,游客游园体验更舒适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5G网络技术,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7.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出了“20Gbps”“25Gbps”等数字,并将5G的网络速度与4G的网络速度进行比较,准确具体,突出强调了5G网络速度快的特点。
18.不能。“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说明手术画面接近于没有延迟,若删去则变成手术画面完全没有延迟,这与事实不符。“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9.①网络速度快;②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低时延;③信号无处不在;④有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每点0.5分)
20.【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阅读全篇,分出层次,全盘把握,找出论述的中心内容。可以把题目、开头、结尾联系起来,找到关键语句,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
【答案】
充分发挥意志的力量会让人战胜困难,走向成功(或“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唯有经得起风吹雨打及各种考验的人,才是最后的胜者”)。
21.【解析】
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分析语段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蜘蛛结网的故事是文章的开头,结构上,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内容上,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
内容上,以故事作为文章的开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结构上,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
22.【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基本思路是先从写法上考虑,然后再从内容上分析。
【答案】
运用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把困难比作大树,把意志的力量比作利锯,形象生动,极具号召力,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坚定意志,顽强奋斗。
23.【解析】
所写事实论据必须能证明“充分发挥意志的力量会让人战胜困难,走向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答案】
示例:曹雪芹晚年饥寒交迫,穷困潦倒,只能靠朋友的周济和卖画度日,但他用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长篇小说《红楼梦》。
24.略。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