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白杨礼赞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弛,① (A.映 B.进?C.扑 D.闯)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踪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kěn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② (A.涌 B.翻 C.掀 D.泛)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外壳( ) 开kěn(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
改为 ?
(3)请在语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只填序号)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电影散场后,他旁逸斜出,横冲直撞地跑了出去。
B.草原坦荡如砥,那原始的野性、浑然天成的景色、远离喧嚣的平静,着实让人着迷。
C.小明平时数学成绩很差,这次考试竟然得了90分,真是妙手偶得啊!
D.读书给人带来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滋暗长的。
3.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和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
B.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习品质。
C.今年麦子的收成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D.人的身高与人的智力高低没有什么关系。
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比喻)
B.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反问)
C.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拟人)
D.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比喻、拟人)
5.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解说:句子的主干是“这是树”。
B.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解说: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
C.我悲伤着你的悲伤。
解说:句中两个“悲伤”依次是动词和形容词。
D.恹恹欲睡 积雪初融 不屈不挠 赞美白杨
解说:这四个短语分别为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和补充短语。
6.认真观察右边的漫画,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这幅漫画从创作手法上来看,没有运用的手法是
( )
A.象征
B.欲扬先抑
C.对比
D.托物言志
(2)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
?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到结尾部分,回答问题。
7.“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
?
8.选段中四个反问排比句是怎样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请简要分析。
?
?
9.作者在结尾段写“贵族化的楠木”的目的是什么?
?
?
10.阅读茅盾的短诗《题白杨图》,想一想诗中白杨树的形象和课文中白杨树的形象有哪些异同。(从写法、主旨方面分析)
题白杨图
茅 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
?
?
?
◆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万里长城——红柳
梁 衡
①中国北方最明显的地理标志就是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逶迤连绵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上,将秦汉到明清的文化符号一一镌刻在苍茫的大地上。夕阳西下,一抹红霞为烽火台、戍楼勾勒出金色的轮廓。这时,你遥望天边的归雁,听北风掠过衰草黄沙,心头不由会泛起一种历史的苍凉。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万里长城由东向西进入陕北府谷犁辕山境内后,轻轻地拐了一个弯。这气势浩大,如大河奔流般的长城,怎么说拐就拐了呢。现在能给出的解释,只是为了一座寺和一棵树——一棵红柳树。
②那天,我沿着长城一线走到犁辕山头,一抬眼就被这棵红柳惊呆了。心中暗叫:好一个树神。红柳是生长在沙漠或贫瘠土地上的一种灌木,极耐干旱、风沙、盐碱。因为生在严酷的环境下,大部分枝条只有筷子粗细,披散着身子,匍匐在烈日黄沙中。为减少水分的流失,它的叶子极小,如不注意你都看不到它的叶片。这红柳自己活得艰苦却不忘舍身济世。它的枝叶煮水可治小儿麻疹,它的枝条鲜红艳丽,韧性极好,是农民编筐、编篱笆墙的好材料,但它最大的用途是防风固沙。红柳与沙棘、柠条、骆驼刺等,都是黄土地上矮小无名的植物,最不求闻达,耐得住寂寞,许多人都叫不出它的名字。但是眼前的这棵红柳却长成了一株高大的乔木,挺立在一座古寺旁,深红的树干,遒劲的老枝,浑身鼓着拳头大的筋结,像是铁水或者岩浆冷却后的凝聚。我知道这是烈日、严霜、风沙、干旱九蒸九晒、千难万磨的结果。而在这些筋结旁又生出一簇簇柔嫩的新枝,开满紫色的小花,劲如钢丝,灿若朝霞。它高大的身躯摇曳着,覆盖着这座乡间的古寺,宛如一幅古典的风景画。而奇怪的是,这庙门上还挂着一块牌子:长城保护站。
③站长姓刘。我问保护站怎么会设在这里?他说:这是佛缘。说是保护站,其实是几个志愿者自发成立的团体。老刘当过兵,他总说军队是长城,退下来后就回到了长城脚下。看着这些残破的戍楼土墙,心里说不清是什么味道,就想保护长城。他每次走到这里,就在这棵红柳树下歇歇脚,四周少林无树,就只有这一点绿色。放眼望去,茫茫高原,沟壑纵横,万里长城奔来眼底。他稍一闭眼,就听到马嘶镝鸣,隐隐杀声。可再一睁眼,只有残破的城墙和这株与他相依为命的红柳。一开始为了巡视方便,他就借住在寺里。后来身边慢慢聚集了五六个志愿者,就挂起了牌子。
④保护站已成立五六年,慢慢地与寺庙成为一体。连僧带俗共十来个人,同一个院子,同一个伙房,同一本经济账。志愿者多为居士,所许的大愿便是护城修城;僧人都爱树,禅修的方式就是栽树护树。早晚寺庙里做功课时,志愿者也到佛堂里听一会儿诵经之声,静一静心;而功课之余,僧人们也会到寺下的坡上种地、浇树、巡察长城。不管是保护站还是寺上都没有专门经费。他们自食其力,自筹经费维持生活并做善事。几年来,老刘他们在这儿打了一眼井,栽了三百亩的树,为站里盖了几间房。他还率领他的“僧俗大军”走遍沿长城的村子,收回了一万多块散落在民间的长城砖,在文物局指导下修复了一个长城古戍楼。
⑤正说着,人们回来了,几个僧人穿着青布僧袍,志愿者中有农妇、老人、学生,还有临时加入的游客,手里都拿着锄头、镰刀、修树剪子,一个孩子快乐地举着一个大南瓜。大山深处,长城脚下,黄土高原上的一所小寺庙里聚集着这样一群奇怪的人,过着这样有趣的生活。山外的世界,正交通拥堵、食品污染等等,这里却静如桃源,如在秦汉。只有长城、古寺、志愿者和一棵红柳。
⑥采访完我要下山,老刘送我到寺门口。香客走了,志愿者晚上回城去住,归鸟在寺庙上空盘旋着。晚风掠过大殿屋脊的琉璃瓦,吹出轻轻的哨音,夕阳又给长城染上一圈金色的轮廓。我问老刘:“这么多年,你一个人守着长城,守着寺庙,是不是有点儿孤寂?”他回头看了一眼红柳,说:“有柳将军陪伴,不孤单,胆子也壮。”
⑦这时夕阳已经给红柳树镀上一层厚重的古铜色,一树紫花更加鲜艳。
11.文章开头对长城的描写有何作用?
?
12.文中的红柳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
?
1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他稍一闭眼,就听到马嘶镝鸣,隐隐杀声。可再一睁眼,只有残破的城墙和这株与他相依为命的红柳。
?
?
?
(2)晚风掠过大殿屋脊的琉璃瓦,吹出轻轻的哨音,夕阳又给长城染上一圈金色的轮廓。
?
?
14.作者写景状物,往往运用象征手法来表情达意。本文中,作者从多个方面对红柳进行了描写,那么文中的红柳有什么象征意义?★
?
?
15.学习完《白杨礼赞》之后,育才中学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走近白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摘自网络的关于白杨树的介绍文字,请你说说它与课文第5段写白杨树的文字在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的不同。
白杨,落叶乔木,一般高5~15米。树皮灰白色,枝圆棒状,棕色或灰棕色,幼时有柔毛。单叶互生;卵圆形,长4~5厘米,端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微齿状,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嫩时有灰色细毛。
?
?
(2)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白杨树的了解对出下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
(3)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白杨树撰写一段赞美词,注意语言要生动,适当运用修辞手法。(80字左右)
?
?
?
?
16.请你展开联想,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赞颂生活中你最喜欢的一种事物。(150字左右)
?
?
?
?
参考答案
15 白杨礼赞
1.(1)ké 垦 (2)弛—驰 踪—综
(3)①C ②B
2.【解析】
B A项,“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C项,“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D项,“潜滋暗长”指暗暗地生长。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潜移默化”。
3.【解析】
D A项,偷换主语,可在“是通过”前加上“新媒体”;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项,句式杂糅,应改为“今年是近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或“今年麦子的收成是近几年来最好的”。
4.【解析】
A A项中虽然有比喻词“像”,但不是比喻句,比喻要有本体和喻体两种不同的事物,而此句却只有“树”这一种事物。
5.【解析】
A B项,“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是选择疑问句,中间应该用逗号,不用问号;C项,第二个“悲伤”是名词,不是形容词;D项,“赞美白杨”应是动宾短语,不是补充短语。
6.(1)【解析】
B 仔细观察漫画,左边的树枝繁叶茂,象征着凭借努力而大有收获的人;右边的树枝叶稀少,象征着不努力进取的人。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托物言志,借这两种树来表达对一些不思进取的人的讽刺和批判。
(2)示例:讽刺了自己不努力,还对努力拼搏获得成绩的人冷嘲热讽的一类人。
7.欲扬先抑。先写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紧跟着说它“伟岸,正直,朴质”等,夸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8.第一句是说不应当觉得它只是树,而应当由树联想到人。第二句是说白杨树的品质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具体点出了由白杨树联想到的是哪些人。第三句是说守卫家乡的哨兵就像白杨树一样,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句是说白杨树的精神面貌象征了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这四个反问句由树联想到人,联想到北方的农民,进而联想到抗日军民,尤其是他们的精神和意志,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思想不断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
9.以贵族化的楠木与白杨树的“极常见、极易生长”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对那些赞美楠木的“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的批判,表明对共产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朴质、力求上进的精神的喜爱与赞美。
10.相同点:①都对白杨树做了细致的描写,都突出了白杨树笔直和无旁枝的特点;②作者都赋予白杨树力争上游的性格特点。
不同点:①表现的主题思想不同。《白杨礼赞》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题白杨图》则歌颂了白杨树的高洁,不与黑暗同流合污的精神,并表达了诗人要效仿白杨树这种品格的想法。②表现手法不同。《白杨礼赞》用了象征的手法,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以及他们身上具有的精神。而《题白杨图》没有运用象征的手法,而是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主旨。
11.【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第①段主要写长城的气势浩大,雄壮苍凉,但从全文来看,主要描写对象是红柳及一群保护长城的志愿者,因此长城是作为背景出现的,那么第①段就相当于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背景、营造氛围、烘托人物、表情达意等,这里写长城是为了引出下文的红柳及志愿者,为他们提供一个宏阔的背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答案】
①写出了长城的气势浩大、雄壮苍凉;②由面及点,由长城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红柳及保护长城志愿者的描写;③为红柳及志愿者提供了一个宏阔的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歌颂和赞美。(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12.【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中描写红柳的内容集中在第②段,可从中筛选相关信息,抓住关键词句,如“生在严酷的环境下”“自己活得艰苦却不忘舍身济世”“最不求闻达,耐得住寂寞”“九蒸九晒、千难万磨”等,根据这些信息整合概括即可。注意前三点是描述红柳的共性,很容易找出,最后一点是针对“眼前的这棵红柳”而写,不要忽略。
【答案】
①生长环境严酷,极耐干旱、风沙、盐碱;②历经千难万磨,坚忍顽强;③舍身济世,用途广泛;④不求闻达,耐得住寂寞。
13.【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1)句,“听到马嘶镝鸣,隐隐杀声”是运用想象手法,“与他相依为命的红柳”是运用了拟人手法;整个句子又运用了对比手法,即“一闭眼”和“一睁眼”的对比。“只有”表现了长城今日的残破,表达了老刘的无奈与失落之情。(2)句,“吹出轻轻的哨音”是从听觉角度入手描写,“夕阳又给长城染上一圈金色的轮廓”是从视觉角度入手,在色彩上着笔。根据前文“香客走了,志愿者晚上回城去住,归鸟在寺庙上空盘旋着”可知,此句以声衬静,写出人去鸟归后寺庙的宁静,烘托出老刘淡然、充实、平静、安宁的内心世界。
【答案】
(1)运用想象、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表现了长城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残破,表达了老刘的无奈与失落之情。
(2)从声音和色彩着笔,以声衬静,描写了人去鸟归后寺庙的宁静,烘托出老刘淡然、充实、平静、安宁的内心世界。
14.【解析】
本题考查象征手法。作者从红柳严酷的生长环境,极耐干旱、风沙、盐碱,以及坚忍顽强、舍身济世、不求闻达、耐得寂寞的精神方面进行描写,由此引出老刘等志愿者守护长城的形象,将红柳与人有机融合,赋予红柳象征意义,揭示了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主旨。
【答案】
作者用“红柳”象征老刘等志愿者的形象,由物及人,赞扬了志愿者们坚忍顽强、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精神。
15.(1)介绍文字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平实准确;而课文第5段则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
(2)示例:赏白杨敬仰不屈精神
(3)示例:美丽而不平凡的白杨树,面对艰苦的环境,你顽强不屈,团结向上,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感染着人们。你让我们知道,即使遭遇重重困难和挫折,也绝不能气馁。
16.示例:落叶,奉献了七八个月的绿色,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现在以金黄谢幕,也算是一种圆满。你看它们,来时欣欣向荣,走时充满希望。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意,正是它最乐于表达的真情。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它以嫩绿装点世界;夏天,它以浓荫给人凉爽;秋天,它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凋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洒脱而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