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通过实例经历有理数减法的产生过程
2.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能力目标:
1.体验求两个有理数的差
2.体会减法与加法的相互转化
情感目标:
1.通过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矛盾
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直观探究中探索,归纳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核心是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3.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投影:出示表格:
问题一:温州一天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是7℃,问这一天内温州的温差是多少?怎么计算?
问题二:厦门的最高气温是9℃
,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7℃
,问这天厦门的最高气温比哈尔滨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可以怎样计算?
生:
(1)15—9=6
(2)9—(—7)=?(导出标题)
2.
师生互动,讲授新课
师:如何探索有理数减法?
示范两支温度计,在温度计上显示15与9,看由9如何得到15?
生:将9向上移动6个单位可得15。换句话说6+9=15。
师:
类似地,在温度计上显示9与—7,看由—7如何得到9?
生:将—7向上移动16个单位可得9。同样16+(—7)=9(由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易得9—(—7)=16
师:另一方面9+7=16,所以有,9—(—7)=9+7。(引导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的两类符号的变化)
生:“减号变加号”,“负号变正号”(由此归纳法则)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板书)
练习:1.
下列括号内各应填什么数?
(1)
(+2)-(-3)=(+2)+(
);
(2)
0
-
(-4)=
0
+
(
)
(3)
(-6)
-
3
=(-6)+(
)
(4)
1-
(+39)
=
1
+(
)
(5)
6
–
22
=
6
+(
)
(6)(-2)-(+7)=(-2)+(
);
3.
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注:1)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实质是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而转化的条件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这种转化思想是把新问题转化为已解决了的问题来处理,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2)在转化过程中
,被减数的符号始终不变。
范例分析:例1:计算:(采用边提问边板演,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
(1)5—(—5)
(2)(—5)—5
(3)0—7—5
(4)7—0—5
(5)(—1。3)—(—2。1)
解:(1)5—(—5)=5+5=10
(2)(—5)—5=
—5+(—5)=
—10
(3)0—7—5=0+(—7)+(—5)=
—7+(—5)=
—12
(4)7—0—5=7—5=2
(5)(—1。3)—(—2。1)=
—1。3+2。1=0。8
总结:1)减法不满足交换律
2)两数相减,当减数带有性质符号时,须用括号加以区分
3)某数减去零得某数(即它本身),零减去某数却得它的相反数
4)小学里算术减法不存在“不够减”问题,但在有理数范围
内可对任何有理数进行相减,“不够减”现就用负数来表示
5)两个有理数的差仍是有理数等
巩固一练:随堂练习
(1)
3-5=__;
(2)3–(-5)=_
;
(3)(-3)-5=____;
(4)(-3)-(-5)=_
;
(5)
-6-(-6)=____;
(6)-7-0=__;
(7)
0-(-7)=____;
(8)(-6)-
6=_
;
(9)
9-(-11)=___;
例2: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点的海拔高度是—155米,死海的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哪里的海拔高度更低?低多少米?
补充练习:
1、
受台风“韦帕”的影响,钱塘江水位超过警戒线10厘米,前天由于暴雨,江水继续上涨20厘米,昨天雨停了,水位开始下降,比警戒线低了16厘米,求最高水位比最低水位高多少?
2、
已知两数的和是最大的负整数,其中一个加数是最小的正整数,求另一个加数.
3、
填空:
⑴-9+(
)=16;
⑵
42+(
)=-25;
⑶(
)-(-18)=35;
⑷(
)-87=-21
4、
在数轴上,点A、B、C、D表示的有理数分别是+1,+5,-2,-3,请问以下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1)A、B两点;
(2)C、D两点;
(3)A、D两点;
5、
四、梳理知识,总结收获(鼓励学生归纳知识)
1)
有理数减法法则
2)
有理数减法实质
3)
注意点及数学思想应用
作业:见课后分层作业,P31
A组必做,B、C组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