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一年级下册 《动物》单元 第1课 我们知道的动物
课 型 观察探究课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作为单元起始课,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出学习对象,同时也担负着了解学生前概念的任务。通过让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关于动物的认识说出来,同时通过对多种动物的列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教材中这段话指向对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记录的能力。通过多种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都有生命、会运动、需要吃食物、能繁殖、会生长、需要空气等共同特征。最后,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动物可以说有着极大的兴趣,从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动物园等各种渠道都耳濡目染,所以如何利用这种浓厚的兴趣发挥到对动物的有序观察研究中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思考的。在认知上,学生对动物的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一定的认识,但比较零碎,会认为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在技能上,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表达的准确性上仍然欠缺。而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及“会运动”的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时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2.能说出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图示描述观察和发现的特征。
3.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培养在生活中亲近动物、研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
拟用学法 观察法、讨论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学生:动物卡片或动物标本、玩具熊、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动物卡片、标本、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聚焦: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 1、出示PPT
认一认,这些是什么动物?
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说它有哪些特点?
2、同学们,你们有喜欢的动物吗?谁来跟大家分享下你最喜欢的动物?
二、探索:分组观察一种动物
1、教师出示实体动物(蜗牛、蚂蚁、金鱼)和标本(鸟、蝴蝶),让学生分组观察一种动物。
要求:
分小组观察
先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然后在活动手册上画下来
2、小组汇报交流
三、研讨:概括动物的共同特征
1、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动物有哪些共同点?
2、出示玩具熊图片,提问:玩具熊是动物吗?为什么?
四、拓展:用橡皮泥捏个小动物
1.你能用橡皮泥把你观察的或者喜欢的动物制作出来吗?
2.请学生参照学生活动手册制作一个动物模型。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分小组观察并记录
小组成员汇报
分下组讨论
请同学们回去后用橡皮泥捏小动物模型
板 书 设 计 1、我们知道的动物
动物的特点: 能自己运动
吃食物
需要空气
有嘴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