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给物体分类》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分类话题;;3.研讨,回顾学习过程:4.了解分类的意义。通过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晰有序地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科学地观察、描述之后进行科学的分类,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明确分类标准的细化是准确分类的要素。
学生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器材准备:
乒乓球、玻璃球、大正方体塑料块和小正方体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塑料杯、塑料圆柱体、木块圆柱体、玻璃球、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塑料片和纸片、不干胶贴纸、记号笔、多张印有圆圈的白纸、学生活动手册小组记录单、班级记录单、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张奶奶的家附近开一家大型超市,她要去超市买苹果,你能引路帮助老奶奶很快买到苹果吗?(学生回答后,播放超市水果及衣物分类摆放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帮找苹果的小设计,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分类可以让人们更便捷的生活)
引出课题:这里有些物体,你们认识它们吗(拿出其中一个物体说出其特征),也把这些物体分类摆放,想展示你的摆放方法吗?
(设计目的:从物体特征入手,聚焦分类标准指向的是物体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体验分类方法
先找一名学生进行分类,让其他学生说出按什么物体的什么特征分类的(引出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给物体统一编号(设计目的:便于记录分类结果和交流观点)
(1)将首次分类的物体放到小组记录单的圆圈中,引导学生发现使用物体摆放做记录分类不方便。进而思考改进办法
(2)指导学生按统一标准为物体进行标号(从大到小顺序标号)(设计目的:按大小顺序标号是学生较熟悉的方法)
(3)每组分工合作(用事先准备好的改正纸往物体上贴号)
3、指导填写记录单
根据前面“体验分类方法”学生说出的物体特征分的类给学生做师范,如按物体的大小这一特征分类,把较大的物体编号写在一个圈里,把较小的物体编号写在另一圈里,分几类就画几个圈,将分类的结果写在黑白上。各小组记录员防填在记录单上。
4、组织学生给物体分类
(1)发放物体,让学生各种物体的特征
学生回答(大小、颜色、透明或不透明、轻重、粗糙或光滑、形状)同时老师板书(目的:巩固会描述物体的特点也便于学生做记录时参照书写)
(2)小组合作开展给物体分类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物体特征分类(把相同特征的物
体放入白纸上画有圆的圆圈内),其他学生是检查员监督分
类的是否正确。记录员做好记录(用物体上的数字代替物
体),每种分类用一张记录单(分几类就画几个圆圈)。(老
师巡视指导)
5、展示活动结果
(1)通过投影仪展示小组分类结果
让学生看圆圈里的数字所代表的物体来分析分类标准是按哪种特征,并说明理由。
(2)其他小组进行展示,,说说自己的分类标准
(设计目的: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学会了给物体分类的方法。)
6、组织探讨(在展示小组分类结果时出现用同一物体特征分类时,结果有不同时顺便组织讨论)
当发现用同一物体特征分类时,我们的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时,让学生交流: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你有好的办法让大家统一?
(设计目的:引出教学难点通过交流,学生明白对于同特征,细分的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一样;对于同一特征,可能对细分标准的把握不同。比如按照“轻和重”这样分类必须有明确的界定。)
7、完成个人、小组、记录单内容
(1)学生完成个人活动手册。
(2)各小组共同完善小组记录单。
(3)师生完善班级记录单。
(设计目的: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并修改完善记录的过程就是梳理和总结本课知识的过程,从而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扩展
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分别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捷生活的)
(设计目的: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作用是方便我们的生活)
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师生共同完成班级记录单)
板书设计
给物体分类
物体的特征 按特征分类
轻重 轻 重
形状 方形 球形
大小 大 小
颜色
…
教学反思:
这节课自认为成功处如下:
1、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导入设计在超市帮老奶奶买苹果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的踊跃帮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学生们带着兴趣进入了《给物体分类》学习活动中。
2、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1)学生们在分组实际操作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在合作交流中,理解了分类是以物体的特征作为标准进行了分类完成了教学重点。
(2)学生在活动的交流中发现按“轻重”给物体分类结果不一样,对这一现象进让学生研讨交流,进而发现分类的标准除了特征之外还要有细化的标准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掌握科学分类的正确方法。
3、能较独立填写实验记录单
科学课上填写实验记录是一项重要环节,而一年级学生各方面 能力还处在培养阶段,因此我教学中采用“引导—-协助 ——独立”模式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单,效果显著。
遗憾之处:
在小组合作开展给物体分类的活动这一环节时表现的踊跃参与,由于时间的关系,要求各组每个学生只能给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故而学生们对这一活动的兴趣意犹未尽。今后如果有时间的话尽量多安排学生实践操作,让他们从小养成在实践中感知科学的真理。
附两张记录表
(小组记录表)
( )
、
( )
( )
( )
( )
.
.
.
( )
给物体分类(班级记录表)
物体的特征 按特征分类
大 小 大 小
科 学 教 案
《给物体分类》
---一年级下册
唐山市古冶区佃大寨小学
管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