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件-人民版历史必修3(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2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件-人民版历史必修3(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1 22:1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课结构
第一框: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第二框:“文革”中的“教育革命”
第三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建国初期(奠基:1949—1966 )
——文革时期(挫折:1966—1976)
——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
奠基篇
(1949~1966)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奠基:1949—1966 )
1.方针:
(1)《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2)1954年宪法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
(3)1957年毛泽东提出人民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措施:
(1)对旧教育进行彻底改造,确立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
(2)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包括:①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②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3)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4)办学体制: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
到1965年,新中国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奠定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大批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3.成就:
挫折篇
(1966~1976)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1.“文革”对教育冲击的主要表现
(1)各地大中学校“停课闹革命”,教学秩序混乱;
(2)全国大中学校的招生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
·
2.“教育革命”
教学体制
“开门办学”;学制被缩短
领导体制
工宣队进校;贫下中农管校
高等学校招生体制
“七二一工人大学”;工农兵学员入学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
学生条件为选拔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
招生办法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
工农兵学员在上课
据统计,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
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3.严重危害: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同时期的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
·
材料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 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52
1963
1970
1976
产值
173
682
1969
5544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1976年,文革结束,十年的浩劫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才断层,邓小平对此忧心忡忡,1977年5月的一天,还没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
发展篇
(1977~今)
成就1:
1977年,恢复高考
1977年 高考准考证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邓小平在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成就2:
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1995年提出)
成就3: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依法治教:1980年以来,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成就4:
1980年以来,教育立法取得较大进展
2007年全国中小学完全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15年前后全国普及12年义务教育。

成就5:各级各类教育跨上了新台阶,到2000年,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成就6:中等职业教育、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普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
成就6: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成绩显著;
高等教育的发展
成就7: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思考:新时期,我国应如何发展人民教育事业?
(从国家、学校、个人的角度)
国家: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探究
个人:努力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实现终身学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成为一流的国家。
——温家宝(2006年7月18日)
2.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世界教育报告》(1990年)
“国之兴衰,系于教育”
1.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中国进行上述学制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
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C
当堂检测
2.建国初期的历史教学,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识主要借鉴苏联经验。1953年,通行全国的历史教科书参照苏联课本编写;1959年《历史教学》杂志开始公开谈论学苏联“必须结合”中国“教学的实际”,要防止简单的机械的类比和牵强附会。导致50年代中国历史教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左倾思潮出现 B.一五计划完成
C.中苏关系恶化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
3.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
A.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支持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C.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D.提出高等教育“211工程”计划
C
4.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   )
A.全面教育 B.现代教育
C.人民教育 D.义务教育
C
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C
精选典型题
2.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
3.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D
4.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A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在识字班识字
识字证书
劳模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
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
刚解放时,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还不到20%,成人的文盲则高达55%。为此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
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
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
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
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更是最基本的人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1953年11月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

“扫除文盲的标准是:

干部和工人识2000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200—300字的应用短文;
农民识1000常用字,大体上能阅读通俗的书报,能写农村中常用的便条、收据等。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1949年
1964年
60%以上
38.1%
年均扫盲604.3万人
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新中国第一个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
1965年学校数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1965年在校生数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
434所
1947年的1.1倍
67.4万人
1947年的3.3倍
中等学校
80993所
1949年的14.1倍
1432万人
1946年6.9倍
小学
1681000所
1949年的4.9倍
11626.9万人
1946年的3.9倍
红卫兵大串联
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
“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
出家人也难逃批斗
批完和尚批修女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钱学森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