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第一课时)
导学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基本常识,理解消息写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构。(重点)
2、明确本文的“五要素”和结构层次,领会本文短小精悍、一气呵成的写作特点。(难点)
【资料助读】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新闻,又称消息。新闻结构“五要素”: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电头: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新闻叙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三大特点:内容的真实准确(真实性);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
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
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
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22日夜,毛泽东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环节一】自学质疑
1、拼音:摧古拉朽(xiǔ)
溃(kuì)退
即(jí)已
荻(dí)港
抵(dǐ)抗
锐不可当(dāng)
泄(xiè)气
督(dū)战
2、填空。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背景
结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学习环节二】讨论领悟
1、理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记叙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2、填空。
渡江三路大军
战线
时间
兵力
已渡江人数
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夜
30万
30万
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三分之二
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分
【学习环节三】展示分享
【学习环节四】检测巩固
1、写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电头?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儿时电。内容: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地点。作用: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2、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刚拒绝签订和平协议。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可以看出,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就开始了,其目的是什么?
表明我军是为争取和平而战,且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打击敌人态度坚决。
【学习环节五】评价提升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
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波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江边,站满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侯着。
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的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了!南京再见!”
(选自《东北日报》,1949年4月25日)
把此文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进行对比,分析异同。
相同之处:两则消息写的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1日晚横渡长江,取得全面胜利的事实。
不同之处:《我军横渡长江情景》重在详细地描写了我军渡江的情景,特别加入了语言和场面描写。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只用了不到200字简洁、明了、生动地展现了渡江战役的概貌。
消息二则(第二课时)
导学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目标】
1、品析新闻写作用语的准确性。(重点)
2、感悟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英雄气魄,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难点)
【学习环节一】自学质疑
①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③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④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⑤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⑥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⑦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句②与句①形成鲜明对比:能说明敌人麻痹轻敌、我军出奇制胜的关键词是“不料”;句中的“又”字照应了段前写中路军的战况、西路军战况时用过的“首先”一词和两个“已”字,行文很谨慎。
2、从句④中的“所有”“都”两个词中,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发电时的感情。这种感情是(B)
A.藐视敌人的豪情。
B.胜利的自豪感。
C.必胜的信念。
D.对敌人的嘲讽
3、句⑤中的“至发电时止”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真实,及时。
4、前几句中与句⑥“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相照应的内容应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5、句⑥、句⑦中能表现我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一系列动词是: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6、“西起九江(不含)”中的“不含”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了。
7、“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句中的“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用的好,充满嘲讽的语气,显示出我军的神勇。
【学习环节二】讨论领悟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这句话中的“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大约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2、“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句子中的“不到”“突破”“现正”能否换成“共”“越过”“已经”?为什么?
不能换。“不到”,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的意思,而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现正”说明我军毫不懈怠,一刻不停地向敌人进攻,有“正在进行”的意思,而“已经”只表明结果,表意单一。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揣摩加点词的含义)。
显现出战役的壮阔,表现我军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气势。
4、“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揣摩加点词的含义)
连用六个动词,表现我军的英勇善战,所向披靡。
【学习环节三】展示分享
【学习环节四】检测巩固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体会句子的情感)
胜利者的自豪感从“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中毫不隐讳地流露出来。“经营了三个半月”极言准备的充分,按理长江防线应当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后面紧接着说国民党军溃退之快,二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对比中愈显出我军势不可挡,敌军不堪一击。
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通过加点词体会句子的情感)
这里的“风平浪静”,明显不完全是自然景观的描述,而“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则更是表现了胜利者稳操胜券的心态。这可以说是在新闻消息中难得一见的抒情笔调,渡江战斗如有天助,江景美丽,军威壮观,犹如一幅景物画,令人赏心悦目,透露着乐观轻松的心情。
【学习环节五】评价提升
有人认为。消息应该客观公正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彩。但这两则消息中却能找到表现作者强烈感彩的词语。请说说你的看法。
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作者在写作新闻时,总是会在文章中凝聚自己的感情的。本文中的一些词语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作者爱曾分明的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