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1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沪教版 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1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沪教版 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2 11:1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1、哪个月平均气温最高?
哪个月平均气温最低?
2、相邻2个的月份中,(
)月到(
)月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5
5
11
14
19
28
34
35
30
25
15
8
201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10
11
8月
1月和2月


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201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0
10
15
20
25
30
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
5
两幅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201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0
5
10
15
20
25
30
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
1、你能看出纵轴上1个大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吗?
1个小格呢?
2、2月份平均气温是多少度?
(5)
3月份呢?
(11)




















5
14
19
28
34
35
30
25
15
8
3、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几月份?
在折线统计图中,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通过线段的上升、下降、还是不变就可以
知道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月)
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相邻的2个月中,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
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

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同一个量在不同时期内的变化情况。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同一个量在不同时期内的变化情况。
下面的信息,适合用哪种统计图表示?
1、上海各区县的面积情况。
2、病人一天体温的变化情况。
3、四年级各班进行绿色环保活动收集废电池的数量情况。
4、小巧本学期4次数学测验成绩情况。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时)



1、这个统计图中的数据是每隔几小时测量一次的?
2、7时和14时教室里的温度分别是多少?
3、(
)时教室里的温度最高?是(
)℃?
4、相邻的时刻中,(
)时到(
)时教室里的温度上升幅度最大?(
)时到(
)时教室里的温度下降幅度最大?
5、一天中平均气温超过10
℃的有(
)个小时?



6、你能不能猜测一下这一天属于一年中的哪个季节?
1、相邻的2个月份当中,几月到几月电费大幅上升?几月
到几月电费大幅下降?你能分析下原因吗?
2、你能预测下金老师家接来下的1月、2月的电费情况
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要和大家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