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什么?
纸 的 发 明
指南针:
印刷术的进步
中 国 古 代 的
科 学 思 想
火 药 的 发
明 和 使 用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 技术与文化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成就
发明
成就史实
外传
影响
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
自主探究1:
西汉前期,中国已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8世纪(唐朝),经阿拉伯人传往欧洲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应用于航海
12、13世纪(宋元时期)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欧洲的新航路开辟
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广泛使用于军事
12、13世纪(宋元时期),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
14、15世纪,印刷术传到欧洲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有哪些原因促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取得领先于世界的重大成就?(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和民族交流、科学家个人角度等去分析。)
①政治上,国家长期统一,社会稳定;
②经济上,经济发展,长期领先于世界;
③文化上,教育的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④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劳动实践)。
……
自主探究2: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又一特点,是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而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医学、地理学、天文历算之学等有较突出的成就,就反映了这一特点。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疑难点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2)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3)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4)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遏制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合作探究:“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又名“李约瑟之谜” 。其内容是为在公元一至十五世纪,中国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西方,而为何到了近代却没有向近代理论科学的演变?
材料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系列惊人的科学创造精神、突出的技术成就和善于思考的洞察力。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现代科学,亦即经得起全世界的考验、并得到合理的普遍赞扬的伽利略、哈维、凡萨里乌斯、格斯纳、牛顿的传统——这一传统成为统一的世界大家庭的理论基础——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发展起来,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它任何地方得到发展呢?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中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3)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逐渐残酷的文化专制,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人才。
(4)归根结底,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专制制度导致了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走向衰落。
★明清时期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材料二 马克思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进步也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四大发明对欧洲经济、政治和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造纸术: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四大发明的传播及意义
1.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当堂检测
2.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3.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018年高考全国卷I,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精选典型题
2.(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远古和秦朝,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
龟甲、兽骨、竹简、木牍
陶器、青铜器
铁器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携带
布、帛
书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
想一想?
西汉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想给汉武帝提安邦定国的建议,就用竹简写奏章,因为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一下子就用了3000来根竹简。东方朔面对这3000根竹简发了愁,因为他手无缚鸡之力,无法拿动这么庞大的奏章,最后只好请了两位大力士抬进宫里去。据《史记·滑稽列传》说,汉武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那一大堆竹简。
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一、纸的发明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
西汉时纸已经发明
蔡伦 (62--121年)东汉人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造纸
纸逐步取代竹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据说,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因此,这些书写材料都不适于大量使用。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解决了上述困难,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诚如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所说的:“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摘自《科学的历程》
司南(战国)模型
司南由一把光滑的磁勺和刻着方位的铜盘组成。勺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磁石的南极(S极)磨成长柄,勺把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这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韩非子·有度》:“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正)朝夕(指东西方向)”。
王充在《论衡》中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二、指南针的发明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
“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若遇天景曀霾,夜色暝黑,又不能辨方向,……出指南车及指南鱼,以辨方向。用时,置水椀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武经总要前集》
罗盘针(清)
它是将磁针装在有方位标记的罗盘上制成的。罗盘针运用于航海,使航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水浮指南针
将几段灯草横穿在带磁性的钢针上,放在盛水的瓷碗中,灯草连同磁针浮于水面,磁针即指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
火药的发明
三、火药的发明
“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焰火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即硫黄、雄黄和雌黄)等烧,立见祸事。”
——中唐时期《真元妙道要略》
1、火药的发明历程。
(1)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3)据说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准备了条件。
(4)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5)最早关于炼制火药方法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
2、火药的应用
(1)唐末宋初战争中已经使用火药箭
(2)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都是世界最先进的。
火箭
“火箭”:
它的构造是在一支普通箭杆上绑住一个火药筒,火药筒后部有根引火绳,火药燃烧产生气体,借助气体后喷的反作用力,箭飞向前方。
这跟现代火箭发射的原理是相同的。这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火箭。
火箭——最早出现在唐末
霹雳炮毒火球
火球和火蒺藜也都是火药包。火蒺藜的包中除了火药以外,还装着“铁蒺藜”。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用火点着药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里面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打死打伤。
“开庆元年(1259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注:子窠,似今子弹),如放烧,燃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步。”
—摘自《宋史· 兵志·器甲之制》
第一颗定时爆炸水雷--水底龙王炮
对人杀伤地雷
明·架火战车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的战车,车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160支、火铳2支、长枪2支,此车由两人操作
鲁迅在《申报·自由谈·电的利弊》(1933年2月16日)一文中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他在《随感录》中还写道:“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
雕版印刷中所用的雕版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
到隋唐时期,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把字雕刻在木板上,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后刷上墨,铺上纸,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
它大大方便了文化地传播。
四、印刷术的进步
《金刚经》雕印于868年。是一部经卷,长488厘米。卷首是图册,接着是经文,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墨色均匀清晰,印刷技术已很纯熟。
《金刚经》发现于敦煌石窟,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现存大英博物馆
三省:省时、省力、省钱
新: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雕版
毕升
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转轮排字盘(《农书》插图)
明清时出现了铜铸的金属活字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印刷术的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