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一单元水
7混合与分离
知识[归纳
通常我们可把由(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叫混合物
混合物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土壤)、(饮料)等等
混合与分离
分离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我们可以将沙和食盐分离
变化过程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进行分离,然
2.在蒸发食盐的过程中,在蒸发皿的水分未完全蒸发
慢慢烘
,然后用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发前熄灭酒精灯,用余温将白色颗粒
判断题。
1.盐水中的盐和水都可以蒸发掉。
2.用筛子可以分离沙和蚕豆。
3.做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时,加热后要立即用手把
4.我们可以用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分离糖和水。
热后要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拿到桌上。
方法分离糖和水。
((((
选择题。
1.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C)。
A.使加热更快
B.防止蒸发皿底部
C.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2.在过滤实验中,下列哪种仪器应用不到?(C)
B.防止蒸发皿底部发黑
2.在过滤实验中,下列哪种仪器应用不到?(C
A.滤布
B.滤纸
C.酒精灯
3.加热盐水的目的是(B
A.加速盐的溶解
B.加速水的蒸发
4.(易错)分离混合物(盐和沙)的顺序是(
A.蒸发一溶解一过滤
B.过滤一蒸发一溶解
C.减慢水的蒸发
C.溶解一过滤一蒸发
四实验探究题。
1.下列两个装置是分离盐和沙的两种不同的分离方
方法,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图
图2
(1)图1是过滤实验,图2是燕发实验
(2)图1这种分离的方法可以将什么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沙子
(3)图2分离后,食盐留在了蒸发皿中,水到哪里去了呢?
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2.你能将混合在一起的铁屑、木屑、沙子和食盐分开吗?
(1)先用磁铁从混合物中吸出铁屑。
(2)再把混合物倒入水中,这样,木屑就会浮起,
溶解的食盐了
分开吗?快想出最简单、最方便的步骤来吧
会浮起,用纱布将其打捞上来,就只剩下沙子和
(3)把剩余的水倒入杯子中,就可以捞出水底部的
(4)将水倒入蒸发皿中,再加热至水完全蒸发后,就还
沙子
犹还原出食盐了
趣味阅读
神秘的大宝库——海洋
海洋是个神秘的大宝库,里面不但有取之不尽的鱼虾、食盐,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宝藏呢!海水是一种
化学成分复杂的混合溶液,包括水、溶解于水中的多种化学元素和气体。科学家通过对海水进行化学分
析,知道了在海水里含有阳0多种元素,其中以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氟等1l种元素的含量:
多,其他一些元素如金、银、铜、铁、锡、铝等,虽然含量微小,但是如果把海洋中的这些元素提取出来,可以
得到55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137亿吨铁、41亿吨锡和137亿吨铝。你看,海洋是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共12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一单元水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知识[归纳
形状改变其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物体大小改变其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热胀冷缩}大部分物体受热膨胀,受(冷)缩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妈妈把面片切成面条,面条和原来的面片是
把面团烤成面包,烤熟的面包和原来的面团不
2.我们把沙和豆子混合,然后将其分离,沙和豆子
是(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妈妈
不是(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子没有(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3.如图所示,水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根据图示
加热融化
加热蒸
却凝固水」冷却凝
水扣热燕发变成水蒸气,水冷却凝固变厅
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变化,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玻璃片
加热蒸发
面L水」冷却凝结水蒸气
却凝固变成冰,水有(填“有”或“没有”)
发生了变化。
玻璃片
加热融化
加热蒸发
冷却水冷却凝结
水蒸气
判断题。
1.水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2.(常考)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其物质本
3.“热胀冷缩”只是改变了物体的大小、形
4.苹果霉烂变色是不可逆变化。
其物质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大小、形状,其物质本身没有改变。
))))
三选择题。
1.压扁的易拉罐、破碎的玻璃、水结冰,这些变化的相
A.物质没有变化
B.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下列变化中,只有物质形态发生变化的是(B)。
A.铁生锈
B.西瓜做果汁
C.物质只是形态发生变化
C.水泥做地砖
3.(湖州长兴县期末模拟)下列变化中,还是原来的物质
A.面包发霉
B.木头燃烧
物质的是(C)。
C.湿衣服晒干
4.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会重新鼓起,
(多选)
A.温度计的液柱受热上升、受冷下降
B.电线
C.热水变冷后液面下降
新鼓起,和这种变化相同的现象是(ABC)
B.电线冬天缩短,夏天变长
四实验探究题。
阅读下面的“物质的变化记录表”,回答问题。
物质的变化记录表
我们做了什么
它们的变化
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用手捏
状改变
橡皮泥
原来的物质
刮刀刮等
大小改变等
用手折、用
形状改变
纸
是原来的物质
剪刀剪等
大小改变等
加热、太阳晒
水
水的三态变化了
原来的物质
放冰箱等
五简答题。
1.水泥路面每隔一段距离会留有一定的空隙,这是为
防止气温变化发生热胀冷缩,使路面破裂
2.哪些物质的变化与水的变化相同呢
二氧化碳变成干冰、铁熔化成铁水、木棒折断(共11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一单元水
水到哪里去了
知识[归纳
形态)常见的水是一种(液)体
形状)(没有)固定的形状
水
体积)(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无)色(无)味
能力训练
一判断题。
1.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存在形态。
2.有湖泊和海洋的地方有水蒸气,我们教室里没有
3.我们游泳后上岸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会
4.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温度有关,与空气沂
5.(易错)水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不能变成水
会带走身体的热量。
气流动没有关系。
)))
二选择题。
1.用湿纸巾在课桌上写一个“水”字,过一会儿“水”字不
A.水到空气中去了
B.水被太阳吸收
2.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水(C)。
过一会儿“水”字不见了,水到哪里去了
A)
B.水被太阳吸收了
C.水被课桌吸收了
B.有固定的形状
C.具有流动性
A.不会流动
3.如右图所示,水盆与玻璃瓶中装上等量的水,然后将
且向阳的地方。
(1)几天后,下面哪一种说法正确?(A)
A.水盆里的水先变干
B.玻璃瓶隼
装上等量的水,然后将它们同时静置在同一个通风
上确?(A
B.玻璃瓶里的水先变干
C.水盆与玻璃瓶里的水同时变干
(2)你觉得这次实验中影响水先后变干的原因是(C)
A.体积不同
B.温度不同
C.液体表面积不同
4.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B)。
A.冰雪遇暖消融
B.露珠逐渐消失
C.电熨斗冒“白气”
彐填图题。
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填序号)
水
水蒸气
②③⑧
5⑥⑦0①4⑨
①气体②液体③看得见④看不见
⑥透明⑦没有气味⑧摸得着⑨摸不着
⑤都是水
①能流动
四简答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观察到下面描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
1.用壶烧水时,水烧开后水会变少,这些水到哪里去了?
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壶里的水变成了水蒸气,到空气中去了,我们把这
2.夏天,空调机不停地向外滴水,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水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我们把这
现象叫作蒸发。
这一现象叫作凝结
趣味阅读
夙沙氏煮海为盐
相传战国时期,在山东半岛南岸胶州湾一带,住着一个原始的部落,部落里有个人名叫夙沙,他聪明能
干,力气很大,善使一条用绳子结的网,每次外出打猎,都能捕获很多的禽兽鱼鳖。有一天夙沙在海边煮鱼
吃,他和往常一样提着陶罐从海里打半罐水回来,刚放在火上煮,突然一头大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见
了岂能放过,于是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死猪回来,罐里的水已经熬干了,底部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未。他
用手指沾点放到嘴里尝尝,味道又咸叉鲜。夙沙用它就着烤熟的野猪肉吃起来,味道好极了。那白白的细
末便是从海水中熬出来的盐(共13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一单元水
冰融化了
知识[归纳
形态)一冰是(固态)的水
冰)形状-(有)一定的形状
体积—(有)一定的体积
颜色与气味—(无)色(无)味
能力训练
一判断题。
1.冬天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3.不同条件下的冰融化的速度是相同的。
4.在相同的条件下,冰比冰激凌融化得快。
5.把融化的冰放入水中,水会结冰。
二选择题。
1.冰慢慢地融化的时候,冰周围的温度会(B)
A.升高
B.降低
2.下面三种方法,能使冰块尽快融化的是(C)。
A.用棉被包裹
B.往冰块上撒盐
C.不变
C.用吹风机的热风吹
3.(宁波镇海区期中)冰块融化后,(A)都发生了变化。
A.温度、体积
B.状态、物质的构成
4.下列温度下,同样大小的冰块融化得最快的是(A)。
A.80‰C
B.50℃
C.体积、物质的构成
C.20℃
e
水蒸气(气态
受热
水(液态)受冷冰(固态)
三用箭头表示水、水蒸气和冰之间的转化关系,并写出相
相应的条件。
四实验探究题。
下面是某小组探究冰块在什么条件下能融化成水的实
实验的记录,请你根据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时间
分钟2分钟
钟4分钟5分钟
温度
0℃
0℃C
0℃
取一支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
把试管浸在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在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
标记,比较冰和水的体积
1.冰在温度超过(C)时开始融化。
A.-7℃
B.-3℃
2.冰融化的时候,试管壁上(A)。
A.出现水珠
B.没有变化
C.0℃
C.结冰
3.实验中热水的温度会(B)。
A.升高
B.降低
C.没有变化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B)。
A.增大
B.减小
实验结论: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
热量;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升
C.不变
0
摄氏度;在这个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
续升高,直到和周围的温度一样。
五简答题。
以前,卖冰棒的商贩会用棉被把冰棒包裏起来。你认
对。用棉被把冰棒包起来能隔绝外面的空气,保证
热空气进行交流,所以棉被具有保温作用
你认为这样做对吗?
保证冰棒的温度始终在0℃以下,不与外面的
趣味阅读
碳酸饮料的危害
、碳酸导致骨质疏松。有调査显示,经常大量喝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青少年的氵
倍
二、二氧化碳过多影响消化。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引起腹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肠胃功能的紊乱,损害
身体健康
、降低人体免疫力。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会使血液长期处于酸性状态,不利于血液的循环,而人体的
免疫力也会因此而下降,各种病菌乘虚而入,使人感染各种疾病。
四、喝碳酸饮料易患胰腺癌。医学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每天喝两杯以上的碳酸饮料,将极有可
能患上胰腺癌。
五、大量糖分有损牙齿健康。碳酸饮料含糖量过多,这种糖分对儿童牙齿的发育很不利。有调查显
示,喜欢喝碳酸饮料的孩子们,12岁的齿质腐损率会增加59%,而14岁的孩子的齿质腐损率会增加
200%(共12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一单元水
3水结冰了
知识[归纳
过程
直让水的温度(下降),最后会结冰
水结冰了(温度)水开始结冰的温度为(0)摄氏度
(水结成冰体积(增大)
水从液态变成(固态)
能力训练
判断题。
1.冰比水轻,所以会浮在水面上。
2.冰里加入食盐后,温度会保持不变。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4.(易错)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
二选择题。
1.水结冰的过程是(A)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温度
B.食盐
2.实验中的温度计是根据(B)的规律制成的。
A.液体热缩冷胀
B.液体热胀冷缩
C.容器
C.水沸腾的温度为100℃
3.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正确方式是(C)。
C
4.水在结冰的过程中,(B)。
A.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B.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C.既不向周围吸收热量,也不向周围放出热量
三填图题。
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比较一下,记录在下面
的维恩图中。
冰
水
固体
无色
液体
有固定的形状无味
无固定的形状
不会流动
透明
会流动
坚硬
能互相转化/柔软
清水的初始温度
15℃
清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0℃C
加入食盐后碎冰的温度
15℃
清水初始的高度
3厘米
试管冰柱的高度
约3.3厘米
四实验探究题。
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记录,试着据此回答问题
1.水的温度下降到(B)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A.5
B.0
2.试管冰柱的高度(A)清水初始的高度
A.大于
B.等于
3.水结成冰后体积会(C)。
A.不变
B.变小
C.-15
C.小于
C.变大
五简答题。
1.如果在装有冰的玻璃杯中加入大量的盐,有可能发
可能发生的现象是:①玻璃杯外壁上会出现一些
②冰的温度会循序降低。
能发生哪些现象?
些水珠,或先出现一层冰霜,再出现水珠
2.英英和才才分别准备自制一瓶水。英英往瓶里注满了水
两个瓶子都放入了冰箱的冷冻室里。请你判断一下谁做
才才做得更好。因为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在瓶内会占
得过滿易胀破。
了水,而才才没有装满水,拧紧瓶盖后把
谁做得更好,并说明理由
会占据更大的空间,所以英英的瓶子装
趣味阅读
冷饮
中国是利用天然冰制冷食的最早的国家。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先民们就知道在冬天把冰块窑存起
来,留到夏天祛暑解渴。到了唐朝,都城长安的市场上已经有了正式的冷饮出售了。宋朝以后,冷饮的品
种已相当丰富。宋朝的〈武林旧事》上记载当时市售清凉饮料品种就有姜蜜冰水、甘豆汤、木瓜汁、荔枝膏
水、雪泡缩皮饮以及低酒度的椰子酒、梅花酒、卤梅水等近20多种。此外,皇宫中还有专供皇帝吃的特殊
饮——把冰块同果汁或奶汁掺和制成的“冰酪”(或称“冰酥”)。及至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曾颁发规定,冰
酪只准皇宫享用,严禁配制秘方外传。元朝初叶,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来到元朝的首都,受到忽必烈的热情
款待,并对这种清凉爽口的冷食极感兴趣。马可·波罗曾多次走访“冰酪”制造作坊,学会了制作技术。1295
年,马可·波罗将冰激凌的技术带回了意大利。从此,中国“冰酪”首先成了意大利宫廷的珍贵佳点(共14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一单元水
水沸腾了
知识[归纳
温度)—(100)摄氏度
水沸腾了(现象—出现(白汽)、(气泡)等现象
体积会(增大
水变成水蒸气
水从(液)态变成(气)态
能力训练
判断题。
1.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2.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
3.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4.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就不会持续沸腾
5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扩大很多倍。
内不要用手直接触摸。
二选择题。
1.测量水温时,我们应该手拿温度计的(A)
A.上端
B.中端
2.(常考)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下列读数方法正确的
是(B)。
C.下端
A.体
C.下端
二选择题。
1.用湿纸巾在课桌上写一个“水”字,过一会儿“水”字不
A.水到空气中去了
B.水被太阳吸收
2.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水(C)。
过一会儿“水”字不见了,水到哪里去了
A)
B.水被太阳吸收了
C.水被课桌吸收了
B.有固定的形状
C.具有流动性
A.不会流动
3.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
A.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C.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4.在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A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5.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水沸腾时,水面有少量气泡产生
C.水沸腾时出现的大量“白汽”是水蒸
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三(杭州江干区期末)实验探究题
100
90
80
乙
1.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
B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A是水
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则图乙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从甲图中可以读出此时的水温是97℃,水
始”)沸腾,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3.当水温达到98℃时,声音较大;当达到沸腾时
没有开妗(填“开始”或“没有开
声
变小
4.当水沸腾时,若在烧杯口套上一个被挤瘪的塑料袋,则
水蒸气时,体积会变大(选填“变小”“变
5.水在加热过程中
度
太
T
等方面会
料袋,则塑料袋会鼓起,因为水变成
小”“变大”或“不变”)。
等方面会发生变化。
四简答题。
比较水沸腾与水蒸发的异同
相同点:燕发与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热。
不同点
(1)发生地点不同: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
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共13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一单元水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知识[归纳
常见的物质」食盐、红糖、(白糖)、(味精)等会溶解在水中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溶解能力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实验
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18)克食盐
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5)克小苏打
能力训练
判断题。
1.汽水中有气体,而自来水中没有气体。
2.一桶水可以溶解更多的食盐,是因为食盐在一桶
3.(易错)物质溶解于水后就消失了。
4.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于水
5.加快搅拌,可以增加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食盐在一桶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易错)物质溶解于水后就消失了。
4.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于水
5.加快搅拌,可以增加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二选择题。
1.下列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C)。
A.味精
B.小苏打
2.我们冲奶粉,奶粉能溶于水,所以(A)。
A.奶粉在水中能均匀地分布B.奶粉会出现沉淀
C.面粉
C.奶粉可以过滤出来
3.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就是比较(B)。
A.哪种物质的溶解速度快
B.相同水量,哪种物质
4.(常考)一定温度下,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少量未溶解
的是(B)。
A.加入少量研碎的食盐
B.加入少量水并搅拌
解得多C.溶解速度和溶解的量
食盐,下列方法能使食盐继续溶解
C.把它放在冰箱里
三实验探究题。
同样多的水能溶解一样多的食盐和小苏打吗?让我们
让我们分小组展开研究,如图
下面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第5份「第6份「第7份「第8份
食盐是
否溶解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小苏打是
否溶解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1.此次实验中,50毫升的水中可以溶解(B)份食盐,可
B.7
2.50毫升的水中,食盐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比,(B)
A.都一样
B.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可以溶解(C)份小苏打。
C.2
C.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3.一份一份地加入食盐或小苏打,有利于(
A.加快溶解的速度
B.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C.比较准确地计算岀食盐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水的分量一样多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
B.水的分量一样多是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C.水的分量一样多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娱乐性
四下面哪些物质能溶解于水?哪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共14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一单元水
6加怏溶解
知识[归纳
影响溶解快慢的三个条件—(温度)、搅拌、(碾碎
加快溶解_实验要求
(水)、(盐)要一样多
实验要求二—食盐要(同时)倒入
能力训练
一判断题。
1.多种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2.溶解的快慢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
3.搅拌不仅可以提高溶解速度,还能帮
L+日
其他条件无关。
帮助面粉溶解在水中
(((
)))
1.把同样重量的粗盐(天然盐)和食用盐放入温度不同
A.粗盐
B.食用盐
2.生活中的感冒冲剂制成细小颗粒的原因是(C)。
A.美观
B.方便包装
3.在研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时,下列条件能形成对比
A.搅拌与不搅拌
B.搅拌与加热水
同的两杯水中,(C)溶解得快
C.不能确定谁
C.可以加快溶解
比的是(A)。
C.搅拌与小颗粒
三实验探究题。
1.下面是某组同学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的实验
(1)以下做法错误的是(C)。
A.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
B.分别把食盐加到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
C.摇晃实验中的杯子
请完成相关题目。
(2)六分钟后,冷水中的食盐大部分溶解,热水中的食盐完
速度(B
A.越慢
B.越快
完全溶解,说明水温越高,食盐的溶解
C.不变
2.下面是另一组同学探索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的实验
(1)以下做法错误的是(B)
A.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
B.同时倒入同样多、温度不同的水中
C.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请完成相关题目。
(2)四分钟后,不搅拌杯中的食盐一部分溶解,搅拌杯中
A.加速溶解
B.减慢溶解
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说明搅拌(A)
C.不能改变溶解速度
3.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记录,据此完成相关题目
溶解水果糖的方法
溶解所用的时间
含在嘴里不动
8分钟左右
用舌头翻动搅拌
5分钟左右
把水果糖咬碎
3分钟左右
咬碎并用舌头搅拌
1分钟左右
此次实验中,把糖咬碎改变了水果糖的(A)。
A.颗粒大小
B.温度
C.质量
四简答题。
1.生活中的哪些应用是为了加快溶解呢?
示例:感冒颗粒、粉状的速溶咖啡、用热水冲牛
冲牛奶等都是加快溶解的应用。
2.星期天,才才在家里想喝糖水,他倒了半杯开水,舀了
拌,杯底还是有溶解不了的糖粒。这是为什么?如果
样做?
定量的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当物质达到饱和状
粒完全溶化,常用的方法就是扣水稀释。因此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