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们周围存在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学生学会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这些特征。
学生初步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初步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
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对于物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器材准备:
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聚焦
导言:同学们,我们看看我们的铅笔盒,我们的铅笔盒里有很多文具,有铅笔、橡皮、尺子、转笔刀,谁能来描述一下它们,可以从颜色、形状、用途方面来讲述。
教师总结:每个物体都有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点,刚才同学们描述的某一个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就是物体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
还能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呢?我们来看看动画片中的科科和美美是怎样来描述物体特征的。(播放资源:发现物体的特征)
看了美美和科科对物体特征的描述,我们大概明白了一些,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而且还能把它们更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要在实践中观察和探究。
二、观察物体
(一)观察一个物体
1.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8种物体,让我们看看它们都是谁?
老师把物体一个一个拿出来给同学们认识。
2.教师:那么,同学们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物体好吗?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3.教师在学生观察的时候不断引导学生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等学习闻和摸的安全教育。
4.观察完毕,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教师总结一些描述物体特征的词语。
如:颜色有:黄、白等;大小:大、小;轻重:轻、重;粗糙程度:粗糙、光滑。
(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
1.过渡:刚才大家发现了一些物体的特征,你们还想发现更多物体的特征吗?
2.我们还能用对比的方法。比如:我们通过对比发现,乒乓球是球形的,而木块方形的。这样我们就能找出乒乓球的形状特征。我们来看看一个小视频,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把两个物体进行比较的。(播放资源:比较木头尺和塑料尺的性质)
3.提问:请同学来说一下,视频中的同学是怎么样比较木头尺和塑料尺的,用到了什么方法?
4.教师总结:还是通过眼睛看两个物体的颜色,通过鼻子闻气味的不同。通过摸一摸比较哪种物体粗糙,哪种物体更光滑,通过掂一掂,比较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5.四个人一组,通过合作,用到上述老师总结的方法,将物体进行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一个小组可以选择2个物体(每个小组要选不同的物体),然后通过和其他物体比较的方法来观察。比如:看一看,物体是什么颜色什么,什么形状。闻一闻这个物体的气味,和橡皮比,这个物体是有气味还是没气味。摸一摸,和玻璃珠比,这物体是粗糙还是光滑。掂一掂,和泡沫块比,这个物体是轻还是重?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同学们不会写的词语可以在《活动手册》最后一页上剪下来,粘贴上去)。
例如:
XXX小组
《发现物体的特征》班级记录表
特征
物体
木块
玻璃珠
颜色
气味
粗糙程度
轻重
形状
6.指导学生填写结果记录,强调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比较观察。
7.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
三、小结
1.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
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