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的目标:
1.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动物具有多样性。
2.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知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体会动物的异同,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2.能与同学讨论并形成多种分类标准。
3.通过分类活动,不断完善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并分享他人的分类依据和结果。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分类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动物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
教学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聚焦新课
猜谜语: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打一动物)
猜谜语: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打一动物)
设计意图:以谜语的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也和动物有关。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动物进行了分类。(板书:给动物分类)
二、探索新知
(一)给动物分类
活动一:出示三种动物的图片(鸭子,公鸡,金鱼)
师:如果我们要把这三种小动物来分分类,就分成两类的话,你会怎么分?
生1:会游泳的分成一类,不会游泳的分成另一类
鸭子和金鱼一类;公鸡另一类;
师:按照学生说的将鸭子和鱼的图片粘贴在一个圈内,公鸡的图片粘贴在另一个圈内。
生2:长毛的分成一类,不长毛的分成另一类
鸭子和公鸡一类;金鱼另一类;
师:按照学生说的将鸭子和公鸡的图片粘贴在一个圈内,金鱼的图片粘贴在另一个圈内。
生3:有脚的分成一类,没脚的分成另一类
鸭子和公鸡一类;金鱼另一类;
师:按照学生说的将鸭子和公鸡的图片粘贴在一个圈内,金鱼的图片粘贴在另一个圈内。
生4:尖嘴的分成一类,扁嘴的分成一类
公鸡一类;鸭子和金鱼另一类。
师:按照学生说的将公鸡的图片粘贴在一个圈内,鸭子和金鱼的图片粘贴在另一个圈内。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知:用序号表示动物分类时更加方便。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已经可以给这几个动物分类了。并且我们发现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如果再来更多的动物你们还会分类吗?
学生齐答:会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给熟悉的三种动物进行分类,为后面给十种动物分类奠定基础。
活动二:出示十种动物的图片(狗,蝴蝶,鸡,蛞蝓,蚂蚁,金鱼,蜗牛,老虎,喜鹊,蛤)
师:这么多动物,为了分类方便,我们可以怎么做?
生:标上序号
师:为了便于分类和交流,我们统一给动物卡片编上号。
教师示范:在狗卡片上标上①号,蝴蝶卡片上标上②号,鸡卡片上标上③号,蛞蝓卡片上标上④号,蚂蚁卡片上标上⑤号,金鱼卡片上标上⑥号,蜗牛卡片上标上⑦号,老虎卡片上标上⑧号,喜鹊卡片上标上⑨号,蛤卡片上标上⑩号。(投影展示在屏幕上)
给学生分发卡片,学生参照屏幕统一给动物编号。
教师提问:你能给这些动物分类吗?怎么进行分类呢?引导学生做出如下回答:想要给动物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并且每次分类只有一个标准。
小组进行动物分类活动。教师给以指导,先商定分类标准,再进行分类。分好后及时记录在课堂活动记录表上,然后思考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鼓励各小组内记录两种或多种分类方法。
师:选几组同学的分类结果展示,并和学生讨论出更多不同的分类标准
(二)回顾提升
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学会了如何给动物分类
生2:我学会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的结果不同
师:学习了动物和植物,我们知道了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生1:会长大,会死亡,
生2:需要空气,需要水分,
小结:动物的特点:会长大,会死亡,需要空气,需要水分,生活在一定的环境
植物的特点:会长大,会死亡,需要空气,需要水分,生活在一定的环境
师:你知道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不同吗?
生1:动物可以移动,植物不行;
生2:动物需要吃东西,植物不需要;
小结:动物可以移动,植物不行;动物吃其他动物或植物长大;
植物靠空气,阳光,水,矿物元素长大
师:动物和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例如导盲犬可以给盲人指示道路的方向。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利于植物的生长。蜜蜂可以传粉,利于果实的形成等等,所以我们要爱护动植物。
三、板书设计:
给动物分类
我的分类标准是:有没有脚
会不会飞
有没有毛
是不是生活在水里
有没有触角
有没有壳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年级下册最后一节课,在第一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给物体分类,对分类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节课奠定基础。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猜谜语;以谜语的形式让学生知道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与动物有关,自然界有许许多多的动物,为了便于研究,我们要给动物分类,引出课题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两个谜语比较简单,所以谜底让学生齐声来说。不足之处:谜底中的两个动物鸭子和公鸡的特征是由我直接说了,让学生来说会更好一些。第二环节:给三种动物(鸭子,公鸡,金鱼)分类;该环节我将谜语中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动物作为分类的对象,再加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金鱼,让学生给自己熟悉的动物分类,降低了学生分类的难度,通过学生表达自己的分类方法,老师展示的形式,将分类的方法和思想渗透给学生,该环节效果较好。第三环节:给十种动物分类;请出每种动物的时候,对动物的特征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只有第一个动物请学生来说了,后面的动物由于担心时间不够用都由老师说了,此处处理的不太好。该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将十种动物进行分类,提前给学生准备好了动物卡片,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在运用卡片给动物分类时课堂纪律稍有些乱,但总体来说,学生对分类掌握的还不错。在展示学生分类结果这一环节本可以用投影仪,但由于对录播室不太了解没能用,使得展示这一环节存在很大的不足。或者这一环节也可以请几组同学自己上来展示,让学生自己来说会更好。第四环节:回顾提升;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在谈谈动植物油生命的特征及它们的不同,该环节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总之,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改进和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