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金华市优质课课件7(细胞呼吸)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金华市优质课课件7(细胞呼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4-14 23:5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细胞呼吸
2,4-二硝基苯酚抑制氧化磷酸化作用,使呼吸链传递电子释放出的能量很难用于ADP磷酸化成ATP。
2,4-二硝基苯酚(DNP)

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
第一阶段(糖酵解)
C6H12O6
2C3H4O3
+ 4[H]
+少量能量 (2ATP)

2C3H4O3
+ 6H2O
6CO2
+20[H]
+少量能量
(2ATP)
24[H]
+ 6O2
12H2O
+ 大量能量 (26ATP)

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
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
葡萄糖
2ml
细胞溶胶
葡萄糖2ml
产生了丙酮酸
仍为葡萄糖
结论:
1号
2号
设计实验,验证酵母菌糖酵解的场所
糖酵解的反应场所在细胞溶胶
线粒体
细胞溶胶
1号
2号
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思考两支试管的产物有何变化?
仍为葡萄糖
产生了酒精和CO2
葡萄糖
2ml
葡萄糖2ml
葡萄糖
丙酮酸
12H2O+6CO2+能量
2C2H5OH +2CO2+能量
2C3H6O3 +能量

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之间的联系:

有氧环境
无氧环境
相同阶段
不同阶段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
酵母菌培养液
酵母菌培养液
思考: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其结论。
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装置如图,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其结论。
酵母菌培养液
酵母菌培养液
现象
结论
甲装置 乙装置
液滴左移 液滴不动 只进行需氧呼吸
液滴不动 液滴右移 只进行厌氧呼吸
液滴左移 液滴右移 需氧、厌氧
思考:如果将酵母菌替换为乳酸菌,实验结果如何?
现象
结论
甲装置 乙装置
液滴左移 液滴不动 只进行需氧呼吸
液滴不动 液滴右移 只进行厌氧呼吸
液滴左移 液滴右移 需氧、厌氧
细胞吸收组织呼吸因子( Biodynes TRF)后,细胞对氧气的摄取能力明显提高,细胞分裂生长的速度也明显加快,细胞的活力得到空前增强 。
胀袋请勿食用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知识总结
1、如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①④途径提供
B、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③④将受到抑制
C、过程②产生的ATP最多,过程③需要水的参与
D、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C
巩固练习
2、发面时间长,面里含水量增加的原因是( )
A、长时间厌氧呼吸,产生大量水
B、需氧呼吸产生大量H2O
C、酵母菌能使面粉里的结合水变成自由水
D、酵母菌自身物质分解产生水
3、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 )
B
C
4、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厌氧呼吸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 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 A mol 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可形成 3A mol CO2
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