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
曹操
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我国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又是杰出的文学家,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拓者。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和“七子”,而以三曹为核心。可以说,他为“慷慨任气”的“建安风骨”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奠基作用。
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既有过胜利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痛苦。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基础。
写作背景
《龟虽寿》的体裁:
乐府诗,四言古风。
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字词:
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
不但:不仅仅,不只。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朗读诗歌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朗读诗歌
翻译品析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生命有限。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
人生哲理 :人生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这四句,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写此诗时已53岁,故以“老骥”自况,又称暮年,但他还要继续奋斗,所以又说“志在千里”“壮心不已”。他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他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需要的,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哲理: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又要积极进取。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
写下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这是配乐时加上去的。(每章结尾都有,一般与诗的内容联系不紧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写作手法: 先比喻后直抒胸臆。
艺术特色:语言质朴,气魄雄伟。
写法归纳
神龟、腾蛇
寿命有限
老骥、暮年
继续奋斗
性命在天
延年益寿
为喻
自况
否定
呼
应
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龟虽寿
全诗以形象的比喻、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种人定胜天的哲理,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昂扬进取的精神。
小结
课堂练习
一、理解性默写:
1.《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现出自己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表现作者对待生命的自然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态度的句子: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3.出自本文的成语:老骥伏枥
二、“烈士”是什么意思?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⑴ 烈士:指能建功立业的人;
⑵表达了作者不服老、不信天、奋发有为、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
三、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人以老骥自比,表现了自己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抒发了 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