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7 10:5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使至塞上
王维
1、了解诗人的文学常识及时代背景。
2、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把握并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理解诗中个别词、句的特殊含义和意境。
4、领会诗词的美。
王维(701-761),字_________,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_____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____________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精通佛学,人称__________。曾学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
山水田园诗
“诗
佛”
边塞诗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犒赏三军,并留作军队判官。
(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朗读诗歌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塞sài上
单dān车
居延yán
征蓬péng
候骑jì
都dū护
燕yān然
补充字词解释
1.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2.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3.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4.燕然:燕然山,这里代指前线。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走到萧关碰到了骑马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道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呢!
(我作为使者)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经过辽远的边塞地区。
山高路远,感觉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飘出了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在那浩瀚无边的沙漠中,一缕白烟直冲云霄,在那无尽的黄河上落日浑圆。
整体感知
全诗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组成了一幅塞外风光图)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开头交代了出使边塞的目的和经过、到达的地点。轻车前往,出使随从不多,一个“单”字暗含孤寂之意。同时,为下文具体写景做铺垫。
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抒发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而漂泊天涯的孤寂之情!
蓬,草名,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又称“飞蓬”、“孤蓬”。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李白《送友人》)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直,





品一品
1、诗中有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构图美
线条美
色彩美
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
长河奔流
——苍茫辽阔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层次丰富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
——鲜明浑厚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说一说
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炼字
答题技巧:
1、解释该词在句中的含义;
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还原内容;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给“孤烟”加个“直”字,没有一丝风,也没有风声,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并不是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落日”挂在地平线上,才更显“圆”。圆圆的“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背后,这是多么静寂的世界!
——叶圣陶
2.炼字精妙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该句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里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直”有挺拔、笔直之意,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
“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苍茫之感。
“孤烟”表示在天边的荒漠里,只有一柱烽烟直上云天,写出了烽烟的笔直挺拔,直上云霄,景象奇特壮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描绘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这两句形象地状写了大沙漠中孤烟垂直,落日浑圆的奇异壮观的景象,并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3.诗的留白
诗贵含蓄,请注意诗中的省略,让我们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为我们留下的审美空白!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到达边塞后得知将领还在前线督战,这样结束全诗是否显得突兀?
结尾二句写将官还在燕然前线,可见战事之急,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是诗歌却在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3.诗的留白
此诗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①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之情;

表现了诗人对祖国边塞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孤寂郁之情。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1.《使至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2.《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3.《使至塞上》诗中的颈联,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
2、《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
3、《使至塞上》一诗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的句子是: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这是壮年的王维,生活在盛唐的他,虽然抑郁不得志,但是并未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对政治的希望,所以才能为我们呈现如此绮丽壮美的画面。然而,被称为“诗佛”的他,诗中更多的是这些充满“空”“静”“虚无”的人生妙悟。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