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孟子》三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现象。
2.熟读课文,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获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获得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自主研习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主旨点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向背,而决定战争胜利的最根本的条件是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了“仁政”的重要性。
《富贵不能淫》一文通过孟子反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什么是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做事都要合乎礼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列举六个名人出身低微却能担大任的事例来阐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告诉我们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灭亡,激励人们要有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字音字形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ɡuàn)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ɡé) 空乏(kònɡ)百里奚(xī) 曾益(zēng)拂士(bì)
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1)往之女家 同“汝”,你
(2)曾益其所不能 同“增”,增加
(3)衡于虑 同“横”,梗塞、不顺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弼”,辅佐
(5)亲戚畔之 同“叛”,背叛
2.古今异义
(1)安居而天下熄
古义:太平 今义:熄灭
(2)无违夫子
古义:这里指丈夫
今义: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3)富贵不能淫
古义: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今义:放纵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这 今义:判断词
(5)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兴起,指被任用 今义:送出,交付
(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捣土用的杵 今义:建筑,修建
(7)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8)征于色
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出征
(9)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义:守法度的大臣
今义: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
(10)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今义:敌对的国家
(11)七里之郭
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12)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13)委而去之
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14)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或它的成员
3.一词多义
(1)戒
①戒之曰 告诫
②必敬必戒 谨慎
(2)得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助动词,能够
②得志 动词,实现
(3)国
①国恒亡 国家
②国破山河在 国都
(4)拂
①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②法家拂士 同“弼”,辅佐
(5)于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6)发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兴起,指被任用
②发于声 显露,流露
4.词类活用
(1)丈夫之冠也
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
(2)富贵不能淫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
(3)贫贱不能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动摇
(4)威武不能屈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5)必先苦其心志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痛苦
(6)劳其筋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7)饿其体肤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经受饥饿之苦
(8)空乏其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9)行拂乱其所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10)人恒过
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11)环而攻之
名词作状语,围
(12)域封疆之界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1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征服
5.重点实词与虚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是:这,这样焉:怎么,哪里
(3)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礼
(4)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5)往送之门 之:去,到
(6)与民由之 由:遵循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担子
(8)而后作 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9)征于色 征:征验、表现
6.句子翻译
(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居无事,天下就太平。”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4)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因而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才能。(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译: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7.名句默写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中与此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综合探究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文章第二层摆出了什么论据?从什么角度进行论证,有何作用?
答:事实论据。从攻、守两方面具体论证论点,进一步证明“人和”的重要性。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特点?
答:运用了排比和双重否定句式。从多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结果却弃城而逃,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人和”的重要性。句式整齐,使文章气势奔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富贵不能淫》
1.孟子是如何反驳景春的观点的?
答:孟子通过举“礼”的例子,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不能违背她的丈夫,得出以顺从为准则是“妾妇之道”的结论,以此来说明公孙衍、张仪并非大丈夫。
2. 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
示例:这句话出自《孟子》,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能迷惑乱心;在危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3.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答: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答:“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没有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1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答: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2.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环境,主观因素是个人自身的努力。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努力,它可以改变不利的客观因素。孟子列举六个历史名人,他们出身卑微却有才能担任大任,这与后天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说明了主观因素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
3.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答: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炼,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4.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6.孟子在第1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示例: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恒过,然后能 恒:常常
(2)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割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A.征于色 征:特征
B.而后喻 喻:了解、明白
C.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
D.人恒过 过:犯错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这样以后人们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译: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4.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答: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彻;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其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5.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示例: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这个故事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孟子年少的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纺织。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再背。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并问他说:“为什么要中间停下来?”孟子回答说:“有些忘记了,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来警告孟子,说:“这些丝断了,能再继续织吗?”从此以后,孟子不会再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