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9 10:0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诗五首
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夕阳西下,芳草萋()萎,我看见牧童赶着牛犊()回家了。
(3)飘飞的蓬()草飞过堤()坝,落在岸达的树上。
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徙倚欲何依(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芳草萋萋鹦鹉洲(

(4)征蓬出汉塞(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乱花渐欲迷人眼(

4.填空。
(1)《野望》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野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鹤楼》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黄鹤楼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3)《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有“诗佛”之称,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___________合称“王孟”。
(4)《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___________,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合称“李杜”。
(5)《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晚年称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5.钱塘湖春行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
(2)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
(4)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歌鉴赏。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把握诗歌内容后填空。
①“东皋薄暮望”点明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事件是________。
②“徙倚”的意思是________。“欲何依”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心情。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诗歌鉴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2)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出现了三次,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9.诗歌鉴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非常好,请找出来,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2)颈联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3)从尾联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所写?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10.诗歌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B项正确的朗读节奏为: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答案:(1)gāo;
bó;
xǐ;(2)qī

dú;
(3)péng;

3.答案:(1)徘徊;(2)分明的样子;
(3)草木茂盛的样子;(4)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5)向阳的树;(6)纷繁的花
4.答案:(1)王绩;
眺望原野;
(2)崔颢;
岳阳楼;
滕王阁;
(3)王维;
摩诘;
孟浩然;
(4)李白;
诗仙;
杜甫;
(5)白居易;
乐天;
香山居士;
元稹
5.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
(2)水面初平云脚低
(3)最爱湖东行不足
(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5)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6.答案:(1)①傍晚??
东皋??
伫望?
②徘徊??
孤独抑郁;
(2)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表达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7.答案:(1)“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2)不重复。?
由于气势贯通,自然天成,读来并不感到重复。
8.答案:(1)【答案示例】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
(2)【答案示例】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极目远眺,但见大漠深处有一缕笔直的孤烟在升腾,圆圆的落日低垂河面。
9.答案:(1)“随”“入”二字,能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2)明月映照下,流速缓慢的长江水好像从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仿佛构成了海市蜃楼。
(3)不是。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0.答案:(1)莺争暖树??
燕啄春泥;
(2)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