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四课 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简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一、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康德(德)
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追求思想的自由
要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智!
1.启蒙的宗旨
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获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2.思想自由
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3.标准
是否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4.主张
⑴人是自由、平等的。
⑵国家应该代表公民的公意。
⑶反对暴力革命。
⑷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5.意义
对理性做了哲学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了启蒙的真谛。
国家学说
材料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孟子“革命论”——笔者注)
——《社会契约论》
浪漫主义的先锋
材料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中认为人性本善,理性并不可靠,(老子)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罗素《西方哲学史》
资料:所谓浪漫主义,是在工业革命中,世界在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中向前发展,使人们觉得启蒙思想家预言的合乎理性的社会失去了实现的可能性,诞生的一种对现状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寻找理想世界的思潮。
伏尔泰回应卢梭的观点
材料 1755年8月30日,伏尔泰写道 “先生,我收到了您的反人类的新著,谨表感谢。” “从来没有人用这么多的才智来让我们变得愚蠢;读您的大作让人想爬在地上四足行走。不过,由于我丢掉这个习惯已有六十多年,我遗憾地意识到要重操旧习我是不可能的了……”
你如何看待卢梭与伏尔泰对于知识的观点?
二、卢梭对“理性”的质疑
2.创始人:浪漫主义之父卢梭
⑴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
⑶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⑵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
1.产生时间:
18中期至19中叶。
⑴内涵:
⑵特点:
3.浪漫主义的内涵及特点
是指宣扬人的感情至上的一种倾向和态度。
①非理性的、人文的、个性的、想像的、情感的。
②以历史、民族奋斗和壮美的自然为其素材和背景,描写讴歌人的情感和业绩。
4.积极意义
⑴指出理性的局限性,揭示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凸显人的情感和个性。
⑵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①增加人的情感、个性,让人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②重新确立尊重自然的态度。
③对不同文明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
5.消极影响
⑴个人主义膨胀,造成混乱和无序。
⑵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
浪漫主义虽出自对理性主义的反对,但事实上是启蒙运动的继续,是对理性主义的补充,是人文主义的发展,而最终目的同样是为实现人的自由。
但自由啊,你的旗帜虽破而仍然飘扬天空,招展着,就像雷雨似的迎接狂风; 你的号角虽已中断,余音渐渐低沉,依然是暴风雨后最嘹亮的声音。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拜伦
雪莱的《西风颂》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节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三、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1.发展表现:
⑴是文艺复兴以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理性
①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新高潮和新阶段。
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政权
⑵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人的解放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⑶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使人文精神得到圆满体现。
2.评价
(1)性质
是17、18世纪在欧洲知识界获得广泛拥护的思想解放运动。
(2)意义
西方的人文精神不断地发展、丰富和成熟,对后来欧洲和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1.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的发展
(1)在批判对象上: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3)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惟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
2.14~18世纪西欧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根本原因、特点及共同影响
名称 兴起的
根本原因 主要特点 共同影响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冲破了宗教神
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有利于
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为资产
阶级革命做了
思想上的动员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阶段: 古代希腊
人文主义的内涵: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二阶段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的内涵:人性解放
第三阶段:启蒙运动
人文主义的内涵:人权、反封建制度
1.图一被称为“住在科尼斯堡的中国人”与图二人物的相似之处在于( )
A.都希望恢复旧的社会公德和秩序
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主张人要克己自律
C.都主张社会改革,建立新的社会公德
D.都将理性认识作为宣传思想的核心
B
2.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
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
越。其超越主要表现在( )
①以“理性”为核心
②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③抨击教会的腐朽
④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的社会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C
3.启蒙思想对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反对天主教会权威和迷信
B.提倡天赋人权
C.主张建立规范的法治社会
D.追求自由平等
C
4.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
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
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
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
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
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B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更是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