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第三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第三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6 19:5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三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
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2.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3.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 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邓小平(1904—1997年)的“三落三起”
1933年,由于毛泽东受排挤而被解除党内职务。后被王稼祥任命为政治局秘书,是为一落一起。
  文革爆发后被打倒。1973年,在周恩来推荐下复出,是为二落二起。
  1976年再次被打倒。1977年复出,是为三落三起。
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997年中共十五大
群众集会庆祝粉碎“四人帮”
1.提出的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人民的迫切期待
(2)“两个凡是”
(3)邓小平的指导——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
(4)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一、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
《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华国锋批准)
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
——邓小平《“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
A.坚持毛泽东思想
B.彻底批判“四人帮”
C.违背毛泽东思想
D.文革中左倾错误的继续
D
2.伟大宣言书的提出
(1)提出:
(2)内容:
(3)意义:
这是“文革”结束后,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978.1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邓小平手迹“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
1978年12月,北京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建国以来一次历史性转折
邓小平与陈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席台上
(3)意义:
实现了重要的历史性转折,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2)主要内容:
结合必修1和必修2内容
(2)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时间:
内容:
1987年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2年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致开幕词
4.提出
(1)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时间:
内容:
邓小平一九九二年初的“南方谈话”
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1.邓小平南巡讲话
(1)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中国人的头脑.
结合课本,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目标:共同富裕
“三个有利于”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内容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②三个有利于的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④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⑥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3)意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年广九:
创办“安徽芜湖傻子瓜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上世纪60年代,年广九被称为投机倒把的典型;
  80年代,年广九被称为发家致富的楷模;
  现在人们谈起年广九,他被称为中国私营业主的活标本。
  1981年至1984年,年广九的雇工由3人发展到103人,仅1984年就纳税30多万元。年广九又依靠灵活的经营手段,将产品迅速打进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很快年广九成为中国最早的百万富翁之一。
  这时,对于雇工超过80人的大户是否肯定其合法地位,上上下下争议很大。
  而“资本家复辟”、“剥削”等帽子也都戴到了年广九的头上,不少人提出要“办”年广九。
  1989年,中国的私营经济进入一个困难时期。
  这到底还是不是社会主义?
1992年,88高龄的邓小平在和广东官员座谈时,再次提到年广九:“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很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1992年3月,芜湖市检察院主动撤诉,年广九被宣告无罪释放。
有人认为,邓小平又一次拯救了年广九。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了年广九:“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
(1)内容:
(2)历史意义: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
会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3.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作报告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抓住了根本问题,提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
(1)国际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 竞争更为激烈。
(2)国内,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各方面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中国共产党内,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青年干 部走向领导岗位。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1.背景
2.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
它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沿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
3.三次巨变伴随着对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三位伟人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国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结果。
4.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 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和平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孙中山仿效欧美“走美国的路”,毛泽东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
邓小平
理论
毛泽东
思想
三个
代表












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独立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
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2.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是在(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D
C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三个代表”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三个代表的核心内容是( )
A.建设一个什么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B.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A
5.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强调,要着重学习和深刻领会 “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把它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夺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由此可见这是
由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①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②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③是检验人们思想和行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④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
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面对困难,微笑含着勇敢;面对挫折,微笑带着自信;面对误解,微笑露出宽容;面对冷漠,微笑洋溢热情;面对友情,微笑代表真心。金榜愿你微笑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