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给动物分类》
教学理念
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将科学本质、科学方法等学习内容镶嵌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科学主题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增强课程的意义性和趣味性。如何创设贴近生活实际,增加儿童的社会生活体验,又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这是本课一直在突破的关键。
教材分析
《给动物分类》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单元第6课,是“生命科学世界”领域的内容之一。在一二年级动物内容的学习目标是: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动物》单元中前五课中认识了常见的动物和观察了蜗牛和鱼等常见动物的特征,本课是指向让孩子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主要是通过在对动物的分类活动中观察对比动物的共同特征。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有三部分:1.聚焦:给动物进行分类。2.探索: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给动物分类,加深对动物特征的了解。3.研讨:学生交流对动物分类不同的方法。
学情分析
【科学知识水平】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了很多有关动物的动画片,知道各种各样的动物,能够说出动物的一些特征,并且在前面5课的学习中比较深入地观察了蜗牛和金鱼,对于如何描述动物有一定的经验。
【科学探究水平】
一年级学生乐于观察,但是往往他们的观察缺乏目的性,因此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思维活动是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撑,课堂中相关的学 习探究活动要依托于具体的物品展开。
【科学态度水平】
一年级学生对于观察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到那时语言概况能力比较弱,仍需要一些语言规范和指导。同时在课堂上要注重课堂规则秩序的培养,创设富有趣味的环节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观看动物合集视频了解自然界中生活着各种不同的动物。
学生能够比较比较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能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学生在给动物分类的过程种,体会动物之间的异同。
学生能通过讨论确定多种分类标准,对比较熟悉的动物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学生在帮小猴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倾听他人的观点,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与社会目标】
学生意识到分类能更好地认识动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自己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把动物分成几类。 【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板贴 【学生材料】9种动物卡片(背面有磁贴),一张A4软磁贴,每小组一份记录单
动物卡片 软磁贴 记录单
【设计意图:动物卡片的背面的磁贴可以吸在A4软磁贴上,方便孩子们分类的时候摆一摆,记录单的设计根据情境中被烧毁的动物分类图册的样式设计,有利于孩子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聚焦课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一去儿童动物园看一看,好吗?
播放动物视频
播放天鹅、鹿、长颈鹿、猎豹、乌龟、狮子、老虎……动物合集视频。
问题情境
有一天,儿童动物园突然着火了,不过幸好动物们都很安全,可以是里面的管理室被
烧了,小猴子管理非常苦恼,因为管理室的动物分类图册也被烧毁了,你能帮帮他吗?
①【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动物分类图册吗?
②【出示】烧毁的动物分类图册的一页,上面有“分类标准”和一张老虎的照片
小猴子说这就是动物分类图册里面的一页,印象中被烧毁的动物动物还有蚂蚁、金鱼、狗,把这些动物中有相同特点的动物放在一起就是动物分类,你能试着分一分吗?
引入课题:给动物分类
③【分类】学生分类
引导1:分在一起的动物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引导2: 动物分好了就图册就完整了吗?(学生指出被分类标准被烧毁了,需要补充)
【设计意图:创设了儿童动物园的情境,激发低段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帮助小猴子解决问题孩子们有了充足的学习动机。给这四种动物分类降低了后面更多数量的动物分类的难度,帮助孩子建立动物分类的方法。】
添加动物 继续分类
真是一只糊涂猴,他记错啦!原来这一页的动物不只4种,还有5种呢!
确定动物
【出示】鹦鹉、鸭子、蜗牛、鸡、蝴蝶
我们要给这9种动物分类,为了方便大家记录,我们可以这些动物编号,记录的时候记录动物的序号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创设“糊涂猴”这一情境带领着孩子们进一步进行动物分类,活动难度层层递进,适合低段孩子地发展水平。】
探究活动
①观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确定分类标准。
②将动物卡片摆一摆,分成几类。
③将分成一类的动物序号记录在一个圆圈里。(圆圈不够,可以增加)
【指导】教师演示如何在磁贴上摆放动物卡片,根据动物卡片上序号进行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卡片的摆一摆能够帮助孩子们对卡片全部分类,不造成遗漏等情况,记录的时候有了实物卡片序号对照记录,降低了记录难度。】
学生活动
学生领取材料和记录单,开始科学探究。
交流研讨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最满意的分类方法摆在磁贴上上交,教师通过授课助手播放分类情况,学生代表表达分类情况。
【规范表达】为了让糊涂的小猴子听明白,我们这样说:我的分类标准是( ),一类是( ),一类是( ),大家同意吗?
学生交流,有不同的意见进行交流纠正。
【设计意图:低段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为了更好地促进生生交流,给出了规范的表达范式,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间不同想法的碰撞。】
总结分类 拓展提升
方法总结
同学们刚才根据自己的分类标准,把有相同特点的动物分成了一类,真是帮了小猴子
大忙!真棒!
拓展提升
课后作业:为了让动物分类图册更加完整,我们再帮小猴子管理员写一写动物们的介
绍卡片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不同的动物观察比较,再进行分类,对动物们的特征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因此设计动物介绍卡片这一作业时对学生课上获取的知识的拓展提升。】
板书设计
给动物分类 分类 分类标准(据汇报情况定)
教学反思
1、设计课堂组织,开展有序活动 低段的科学是以观察、动手操作为主,但是学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自控能力差,课堂很容易混乱,我采用了小组比赛,规范的科学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确保课堂学习的效果。
2、设计问题情境,维持学习动机
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对于动物有一些了解,我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上设计“帮助小猴子修复动物分类图册”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富有兴致地解决问题,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学习动机。
设计探究活动,促进思维发展
学生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给四种动物分类,掌握“确定动物种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这一分类方法,再提升难度让学生自主给九种动物分类,在思考分类中促进了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