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3.1物质运输的载体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3.1物质运输的载体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01 20:5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运输的载体
教学设计
课题
物质运输的载体
日期
节次
1
来源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课型
复习
授课对象
初二学生
教师
初二备课组
单位






学科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理性思维
科学探究
社会责任
修改区




课标
摘录
本节课是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的二级主题之一: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中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其活动建议是:1.观察血涂片;2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模拟血型鉴定,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学生学什么
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本课的重点。教材以分组实验引入观察血细胞,使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形态结构有了正确的认识。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得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与血红蛋白密切相关,血红蛋白的特性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1.通过观察血液的成分和人血的永久涂片,结合观察结果说出人体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2.对照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图,能说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
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4.说出ABO血型系统的四种血型,说出同型输血原则及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学生怎么学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紧扣教材重点、难点,通过分析或实践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节内容。通过教材认识ABO血型系统,并分析讨论四种血型之间的凝集关系,从而得出输血的原则。




前两章复习了人的生活需要营养和人的生活需要空气,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进入人体后,如何运送到全身组织细胞中被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又是如何运走的?
所以顺理成章地就要复习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进入循环系统的复习,又为后面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奠定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此时需要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的复习。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相互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热情,提醒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健康。
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1、血红蛋白的特性。2、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
教学突破:本节课的核心是血液,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积累,理解血液的组成和血红蛋白的特性,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认识贫血、化脓和伤口血液凝固的原因,加强关于血量、血型、输血的原则等知识,认同无偿献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八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渴望探索其中的奥秘。大多数学生有过流血、抽血或者验血的经历,这是复习本节课的有利因素,且通过初一的学习对血液的成分、各种成分的功能都有大致地了解,但详细的内容需重新复习巩固。
(2)通过本节知识的复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血液里到底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有什么功能。从而增强健康意识,合理饮食,预防贫血。
(3)针对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欠缺应通过记忆血红蛋白特性,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判断血型等方式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因此可以利用小组互助学习、跟踪训练、限时记忆等方式予以突破。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习
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的成分和人血的永久涂片,结合观察结果说出人体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2.对照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图,能说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
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4.说出ABO血型系统的四种血型,说出同型输血原则及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评估
任务
评价任务评价量规1、通过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和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图,填写相关题目。1、优秀:填写正确且速度快
2、良好:填写欠准确且速度快
3、合格:填写欠准确且速度较慢。
2、通过填写三种血细胞的比较表格,准确写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缺乏时的症状。1、优秀:填写正确且速度快
2、良好:填写欠准确且速度快
3、合格:填写欠准确且速度较慢。3、做一个模拟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输血的原则和模拟血型的鉴定,小组展示伤员输血所用的血型。理解输血的原则。1、优秀:模拟活动做的条理有序,准确判断出每个伤员所用的血型。
2、良好:模拟活动能做到位,正确说出每个伤员的血型。
3、合格:模拟活动通过纠错能做出并能判断出每个伤员的血型。




教学环节




评估要点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小调查:学生有没有验血的经历?出示血液化验单。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出示复习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的成分和人血的永久涂片,结合观察结果说出人体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2.对照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图,能说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
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4.说出ABO血型系统的四种血型,说出同型输血原则及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一)学习活动
演示实验: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结合课本P43--44页,准确填写下列内容,同桌互批,每对一空得一颗星。
(1)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止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什么现象?。
入抗凝剂的血液静止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什么现象?。
(2)血液的组成
2.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加抗凝剂的血液和未加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阅读课本44页相关链接,思考:血清和血浆最大的区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
(二)跟踪评价
检测目标1:独立完成学历案任务一,同桌互评。
(一)学习活动
1、对照课本3.3-2辨认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比较他们的形态特点和数量。小组内交流讨论问题。
(1)显微镜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哪一种?
(2)如何区分各种血细胞?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2.阅读课本45页并结合视频《红细胞历险记》,请同学描述视频内容,加深理解血细胞的功能。
检测目标2:填写表格,比较三种血细胞的特征。
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图形状双面凹的圆饼状细胞核有大小最小数量较少功能
题型
建模
参与“我来当医生”活动,“医生”为“患者”诊断疾病,评选“小神医”。
姓名李伟
性别男姓名张刚
性别男
正常参考值化验
项目测定值化验
项目测定值RBC(红细胞)4.8ⅹ1012
个/LRBC3.1ⅹ1012
个/L男;(4.0~5.5)
ⅹ1012
个/LWBC(白细胞)18ⅹ109个/LWBC8ⅹ109个/L男:(4~10)ⅹ109个/LHb(血红蛋白)142g/LHb110g/L男:(120~140)g/LPLT(血小板)210ⅹ109
个/LPLT235ⅹ109
个/L男:(100~300)ⅹ109
个/L
经医生诊断李伟同学患有急性腮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他的_____
数量过多。
张刚同学的RBC数目过少和Hb
含量过低,可能患有_____,除了吃医生开出的药物外,在饮食中应该多吃一些富含_____的食物。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本47页分析讨论、交流四种血液之间的凝集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思考:
1.为什么输血先鉴定血型?
2.结合下图各种血型的人输血时可接受哪几种血型的血液,总结输血的原则。
①以输
为主要原则。
②紧急情况下,
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
的病人可以接收所有血型的血。
3.小组四人分别假定是A型、B型、AB型、O型血,分别说说自己可以接受哪些类型的血液,不能接受哪些类型的血液?
题组
设计
1.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A.红细胞
B.血清
C.血小板
D.血浆
2.下列关于血液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运输功能
B.防御和保护功能
C.体温调节功能
D.吸收功能
3.如图是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物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含有细胞核,能将进入人体内的病菌包围、吞噬
B.
2的数量最多,能运输氧
C.
3无细胞核,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D.
当人体有炎症时,3的数量明显增多
4.某人从山东到青藏高原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体内数量明显超出正常值的细胞是(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5.一位贫血患者突患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常规化验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
?)
A.红细胞、血小板??B.红细胞、白细胞??C.血浆、白细胞?D.血小板、白细胞
6.一个A型血的人出现意外,急需输血,在医院无血源的情况下,医生抽取病人和献血者少量血液进行混合检测,结果未出现凝集现象,据此可知,献血者的血型是(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7.临床上,医生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尽行成分输血,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应首先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全血
B.血浆
C.血小板
D.红细胞
8.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次献血量应不少于400毫升
B.父母的血液都可以输给子女
C.献血不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D.输血时血型不符会造成红细胞凝集
9.夏利学习了输血与血型的知识,归纳了以下几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以输同型血为主
B.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
C.初中生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奉献爱心
D.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
10.下列关于血量和输血错误的是(

A.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B.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O型血
C.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D.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血输血原则
知识
体系
(

)
血液的组成
感悟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