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白杨礼赞》课件(3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白杨礼赞》课件(3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2 21:4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白杨礼赞
第四单元·第15课
第1课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江南柳的风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东北松的雄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中原梅的倩影。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树,也是为文人墨客心中的一道风景。
情境导入
关于“白杨”你都能想起什么?
情境导入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干儿壮,
守望着北疆。
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
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
作者简介
新文化运动中曾主编《小说月报》,发起“文学研究会”;三十年代加入“左联”,抗战期间曾先后到新疆、延安、重庆等地讲学,开展革命文艺活动。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虹》《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茅盾临终前,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字数需在13万以上。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布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分别是:《人世间》(梁晓声)、《牵风记》(徐怀中)、《北上》(徐则臣)、《主角》(陈彦)和《应物兄》(李洱)。
文学常识
茅盾文学奖
1941年9月,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
写作背景
生字正音
无边无垠( ) 坦荡如砥( )
恹恹欲睡( ) 虬枝( )
婆娑( ) 秀颀( )
晕圈( ) 楠木( )
yín

yān
qiú
suō

yùn
nán
礼 赞: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恹 恹:
横斜逸出:
婆娑:
秀颀:
生词学习
理解并记忆重点词语的词义?
崇敬和赞美。
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困倦的样子。
(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树木的枝叶随风飘荡,像舞蹈一样的姿态。
美而高。颀,高大的意思。
1.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的情感。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整体感知
  2.找出文章的文眼。
  文章开门见山就抒发对白杨树崇敬、赞美,接下来却没有直接写白杨树,而是转而去描写黄土高原,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① 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为白杨树的不平凡做铺垫。
② 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反衬见到白杨树的惊奇之情。
精读思考
体会开篇的铺垫
文学常识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
铺垫的作用: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铺垫的原则: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铺垫的种类:①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有正铺、反铺。正铺是铺垫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做正面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反面铺垫。
铺 垫
第五段,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写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①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
精读思考
精读思考



正直

  力争上游的树
团结
进取
质朴
白杨树
②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
③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涵义十分深刻。
  第五段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①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时,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
精读思考
①“努力向上”:
②“对抗”:
精读思考
  这几组词刻画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突出其不平凡的精神内核,让人产生崇敬、赞美之情。
描绘了白杨树的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描写了白杨树的顽强斗争性格。
②刻画的词语有:
按照上面的思路,请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
精读思考
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不平凡。
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课文题目中的“礼赞”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
A.表示高度的赞扬 B.表示尊敬和赞美 C.表示某种礼貌风格
  明确:选B。标题开门见山,点明题意,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同时也为下文“为什么要对树赞美”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也启发读者的思考。
精读思考
探讨题目 
课堂小结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篇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神”是作者“礼赞”白杨树的根本,“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黄土高原。这篇散文能够广为传诵,与它的“神不散”有很大关系。结构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淋漓尽致的抒情,让白杨树的神韵风采活现于我们的面前。
布置作业
1.完成基础练习;
2.继续学习本文。
白杨树
板书设计
形美力争上游
神美坚强不屈
干——直—————正直
枝——直而紧靠——团结
叶——向上————进取
皮——淡青色———质朴
第四单元·第15课
白杨礼赞
第2课时
仙人掌,无论是夏日骄阳的淫威和沙漠般的枯竭,还是狂风暴雨的偷袭,就像在最平凡岗位辛勤劳作的人们,尽管它总是在不惹眼的地方,却象征着正义、勇敢和顽强;它不讲条件,不求虚荣;它不做作,不奉承,身上永远披奉献的绿装。它的美在于不同凡俗,独具一格,它的绿象征着奉献不息的生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味茅盾先生笔下白杨树的独特象征意义。
情境导入
1.作者写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后,又进一层以树比人。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再读领悟
  作者先运用比喻、对比的方法,并一连用了“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七个词语(与第5自然段呼应),有力地赞美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一个“难道”—— 总提,“白杨树”不只是树;  
  第二个“难道”——白杨树 “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象征北方的农民。
再读领悟
2.第8自然段一连用了四个“难道”,这四句的含义有什么变化?
  第三个“难道”——白杨树“傲然挺立”,象征守卫家乡的哨兵。
  第四个“难道”——白杨树“靠紧团结,力求上进”,象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①对比。以楠木的名贵突出白杨树的朴质、普通却又不平凡的精神。
  ②呼应篇首。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国民党反动派的“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无骨表现。
再读领悟
体会楠木的用意
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象征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文学常识
  比如在本文中,作者用白杨树象征了北方军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表现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品味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不平凡”,点明赞美白杨的原因。“实在”进一步强调“不平凡”。开篇语言简洁质朴却不失力度,直抒胸臆又自然真诚,毫不矫揉造作。?
再读领悟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极普通”和“不平凡”,看似矛盾,仔细想来又可以理解。白杨树“极常见”、“极易生长”,它当然“极普通”;但它的外在美、内在美又是不平凡的,特别是它所象征的广大抗战军民以及他们的精神和意志,是非常“不平凡”的。?
再读领悟
③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作者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从干、枝、叶三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突出其正直、向上、团结的特点。同时又用人格化的语言,写出了白杨树的精神美、内在美。
再读领悟
拓展延伸
  以梅、兰、竹、菊、松、蜡烛等物任选其一为题,写百字左右的片段文,以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
  没有牡丹富贵,没有没玫瑰妖娆,却也算花中的奇女子。看那风雪中傲人挺立的它,难道你丝毫没感受到它的美吗?在茫茫白雪中,有这么一株挺立的梅花,你就不被他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他与红军战士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很相似吗?难道你没有想到,这临雪笑傲的梅花象征着那些顽强不屈,勇敢拼搏的精神吗?
拓展延伸
  风雨来了,花、草都被风吹得伏地求饶,而你即便被雷电撕扯,都依然顽强地挺立着,不曾有丝毫的歪斜。根根钢针般的叶,让风雨都簌簌发抖。到了冬天,花草都凋零了没有一点绿意,寒冬大雪纷飞,对你而言不过是一层白色的棉被。
拓展延伸
白杨礼赞
课文小结
景美:广袤的西北高原上傲然挺立着白杨。
意美: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意志。
形美:笔直向上
紧密靠拢
神美:坚强不屈
团结向上
体味美文之美
课堂小结
  本文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Part.1
再 见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