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广泛应用的酸、碱、盐
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
学习目标
返回
1.学会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是否与盐溶液反应。
2.知道几种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
3.了解化学肥料的用法,学会铵盐的检验。
一、盐
新课讲解
1.盐的概念:
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
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新课讲解
2.盐的分类:
按金属离子分:
根据盐的组成分类
钾盐、钠盐、钙盐、铵盐等
按酸根离子分:
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等
根据现代酸碱理论分
正盐 如:NaCl、CaCO3、K2SO4等
碱式盐 如:Cu2(OH)2CO3
新课讲解
3.盐的命名:
酸根中含有氧 “某酸某” 如: Na2SO4 硫酸钠
酸根中不含氧 “某化某”如:Na2S 硫化钠
新课讲解
4.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都可溶,
硝酸盐遇水无影踪,
盐酸盐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钡和银,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新课讲解
5.盐的性质:
(1)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2)盐 + 碱 → 新盐 + 新碱
(4)盐 + 金属 → 新盐 + 新金属
(3)盐 + 盐 → 两种新盐
新课讲解
Na2CO3 + H2SO4 ===
CaCO3 + 2HCl ===
AgNO3 + HCl ===
BaCl2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CaCl2 +H2O + CO2↑
AgCl↓ + HNO3
BaSO4↓ + 2HCl
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水之一。
新课讲解
CuCl2 + 2NaOH ===
Na2CO3 + Ca(OH)2 ===
条件:反应物均可溶。
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水之一。
蓝色
Cu(OH)2 ↓ + 2NaCl
白色
CaCO3 ↓ + 2NaOH
新课讲解
NaCl +AgNO3 == AgCl↓ + NaNO3
白色
BaCl2 + Na2SO4 == BaSO4 ↓ + 2NaCl
白色
条件:反应物均可溶。
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水之一。
新课讲解
(2)有沉淀析出
(3)有气体生成
(1)有水生成
三个条件只要满足一个,反应就能进行。
生成物:
反应物:
当盐与碱、盐与盐反应时,反应物均要可溶。
二、复分解发生的条件
新课讲解
条件:盐必须可溶于水。在金属活动顺序表,前置后,后不能置前。
Fe + CuSO4 ==
Cu + Hg(NO3 )2 ==
Hg + Cu(NO3) 2
FeSO4 + Cu
新课讲解
氯化钠(NaCl)——俗名叫食盐。
1.工业用盐含有什么而有毒?
2.盐与食盐是否同一物质?什么是盐?
3.食盐有哪些重要用途?
用途:
(1)生理活动;(2)调味品;(3)医疗;(4)农业 (5)腌渍品;(6)消除积雪。
制法:
(1)直接开采法;(2)海水晒盐法;(3)盐井水煮盐法 (4)盐湖水煮盐法。
三、几种常见的盐
新课讲解
名称
主要用途
碳酸钠
[苏打、纯碱]
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
碳酸氢钠
[小苏打]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碳酸钙
可作补钙剂。石灰石、大理石作建筑材料、也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碳酸钙(CaCO3)。
新课讲解
化学性质
CaCO3+2HCl==CaCl2+H2CO3
CO2 ↑+H2O
CaCO3+2HCl==CaCl2+ CO2 ↑ +H2O
新课讲解
Na2CO3+2HCl==2NaCl+H2CO3
CO2 ↑ +H2O
Na2CO3+2HCl==2NaCl+ CO2 ↑ +H2O
新课讲解
NaHCO3+HCl==NaCl+H2CO3
CO2↑ +H2O
NaHCO3+HCl==NaCl+ CO2 ↑ +H2O
新课讲解
Na2CO3+Ca(OH)2==CaCO3 +2NaOH
实验
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现象
分析
出现白色沉淀
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
新课讲解
观察:图中两棵相同植株的叶片有什么不同呢?
左边那盆叶片枯黄,
右边那盆叶片较绿。
讨论:两盆同时种下的植株为什么生长情况不同呢?
1.左盆植株光照不充分
2.左盆植株不是在适宜温度下种植的
3.左盆植株施肥不适量
四、化学肥料
新课讲解
思考:化学肥料是属于酸、碱、盐中的哪一类的呢?
常用的化肥
氨气(NH3·H2O)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钾(K2SO4)、磷矿粉[主要成分磷酸钙Ca3(PO4)2]、硫酸铵[(NH4)2SO4]、尿素[CO(NH2)2]、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铵(NH4H2PO4)
分类
钾肥
氮肥
磷肥
复合
肥料
K2SO4
Ca3(PO4)2
氨气、NH4HCO3、 (NH4)2SO4、 CO(NH2)2
KNO3、 NH4H2PO4
新课讲解
植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
观察: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甚至早熟早衰。
原因:缺氮。
结论:促进茎叶生长,使枝叶长得茂盛。
思考:如果植物缺少了这几种元素生长情况会如何呢?
新课讲解
植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
观察:叶、茎呈现紫红色斑点,
生长缓慢。
原因:缺磷。
结论: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
多施磷肥能使果实、种子提早
成熟。
新课讲解
肥料
化学肥料:
农家肥料:
通过化学加工生产的肥料
牲畜的排泄物制成的肥料
讨论:施用化肥和农家肥哪个比较好?
化肥 优点:肥分含量高,见效快。
缺点:肥分单一,使用不恰当会破坏土壤结构,甚至因流失而污染讲河湖泊。
农家肥 优点:不污染环境,成本低。
缺点:肥分含量低,见效慢。
因此,要化肥与农家肥配合使用,促进农作物增产。
新课讲解
化肥的检验:
(NH4)2SO4+Ca(OH)2====
2NH4Cl+Ca(OH)2====
NH4HCO3+Ca(OH)2====
(NH4)2SO4+2NaOH ====
NH4Cl+NaOH ====
NH4HCO3+2NaOH ====
铵态氮肥(含铵根的氮肥)用碱(NaOH、 Ca(OH)2等)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CaSO4+2NH3↑+2H2O
CaCl2+2NH3↑+2H2O
CaCO3↓+NH3↑+2H2O
Na2SO4+2NH3↑+2H2O
NaCl+NH3↑+H2O
Na2CO3+NH3↑+2H2O
新课讲解
化肥的使用
不能滥用,要根据土壤特点和作物生长需要合理利用化肥。
对同一块土地不能长期用一种化肥,否则会破坏土壤结构,要将化肥与农家肥交替使用。
使用铵态氮肥时,避免与草木灰(K2CO3)、熟石灰(Ca(OH)2)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B
解析:A选项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K元素,属于钾肥;B选项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K、N元素,属于复合肥料;C选项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N元素,属于氮肥;D选项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P元素,属于磷肥。故选B
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硫酸钾 K2SO4 B.硝酸钾 KNO3
C.尿素 CO(NH2)2 D.磷酸二氢钙 Ca(H2PO4)2
课堂小结
返回
化肥的鉴别(氮肥、磷肥和钾肥)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种类
氮肥
钾肥
磷肥
看外观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末状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加熟石 灰研磨
铵态氮肥放出有刺 激性气味的氨气
无明显现象
化肥、农药的施用
合理施用:促进农作物增产
不合理施用
污染大气[产生氮化物和硫化物气体(N2O、NH3、H2S等)]
破坏土壤(使土壤酸化、板结)
污染水体(使水体含氮和磷增多,富营养化)
【注意】
①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同时施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②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以保护作物,提高产量,但使用不当会污染
环境,危 害人体健康
D
当堂小练
1.取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氯化钾 B.碳酸钾
C.硫酸铵 D.磷酸钙
2.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它属于(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3.化学肥料与农家肥料相比,其优点是( )
A.营养元素种类全 B.肥效快
C.不破坏土壤的结构 D.肥效长
A
C
B
D
当堂小练
4.铵态氮肥在贮存和使用时,不要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其原因是( )
A.混合后生成不溶性物质,降低肥效
B.混合后增加土壤碱性
C.混合后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D.混合后造成钾元素的损失,降低肥效
5.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铵盐不能与碱类物质混放或混用
B.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多施用
C.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
D.长期使用硫酸铵、硫酸钾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