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测试题:专题5 水循环与洋流
一、选择题
(2011年北京西城区模拟) 2009年,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 083米)建成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下图为南极地区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南极地区水循环( )
A.比较活跃,气候湿润
B.地表径流环节缺失
C.①环节使陆地的淡水得到补充
D.⑤环节使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2.在昆仑站建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
①低温 ②缺氧 ③紫外线照射强 ④冰层厚度大
⑤物资补给困难 ⑥可施工时间短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解析:第1题,南极地区气温低,气候干燥,但在夏季温度在0度以上,也存在地表径流环节,①环节表示水汽输送环节,使陆地水得以补充,⑤表示大气降水环节,形成地表水。第2题,昆仑站位于南极冰盖的最高点,自然环境恶劣,干燥、烈风,海拔高、缺氧,建站物资运输补给,施工时间等都有限制。
答案:1.C 2.C
下图为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
B.亚洲高压最为强盛
C.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盛行东南风
D.该河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达一年内最大
4.沿ab线所作的河床剖面示意图是( )
解析:第3题,在潜水水位分布图中,潜水流动的方向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动,由垂直等潜水位线可以看出,此时河流水补给潜水;从纬度的分布来看,该地位于南纬30度至40度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区,河流水位较高,处于汛期,多雨的季节,为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水顺时针方向流动,亚洲低压强盛;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的影响,盛行东南风;由于河流淡水的稀释,河口附近盐度较低。第4题,从等潜水位线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动,河流弯曲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凹岸受河水冲刷,受侵蚀坡度较陡,凸岸较缓,可以判断河床的剖面形态。
答案:3.C 4.A
读大西洋表层与深层洋流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洋流最可能是( )
A.日本暖流 B.几内亚湾暖流
C.台湾暖流 D.墨西哥湾暖流
6.与图中甲洋流相遇形成的世界大渔场是( )
A.北海渔场 B.纽芬兰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秘鲁渔场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甲洋流位于北大西洋,并且从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应为墨西哥湾暖流,D项正确;几内亚湾暖流位于赤道附近,B项错;日本暖流、台湾暖流位于太平洋,A、C项错。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墨西哥湾暖流,位于北大西洋西岸,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故B项正确。北海渔场位于北大西洋的东海岸,故A项错;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位于太平洋,故C、D项错。
答案:5.D 6.B
(2011年北京西城区质检)读图,回答7~8题。
7.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8.A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第7题,图中等温线越向北数值越大,应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弯曲,说明有暖流经过。第8题,根据世界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大洋西岸为暖流,故D项正确。
答案:7.C 8.D
读下图,回答9~10题。
9.若此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则( )
A.乙为海洋,甲为陆地
B.我国的夏季风属环节②
C.环节④能给陆地补充淡水
D.环节①一定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10.若此图表示水平大洋环流,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上平分,则该环流中易形成规模较大的渔场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第9题,如果该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则甲为海洋、乙为陆地,环节①表示地表径流,它可能会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但并非一定;环节②表示蒸发,环节③表示水汽输送,我国的夏季风属于环节③;环节④表示降水,它能给陆地补充淡水。第10题,根据题意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平分,则甲、乙两地位于赤道附近,该洋流系统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丙地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易形成大渔场。
答案:9.C 10.C
(2011年青岛模拟)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补给水源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
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D.全流域航运价值大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至③河段径流量不断增大
B.蒸发旺盛导致①处径流量小
C.①至②河段的结冰期最长
D.②至③河段支流汇入少,下渗量大
解析:第11题,乌拉尔河是内流河,参与陆地内水循环;该河的径流量集中在春季,说明其补给水源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该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也会随着积雪量的多少有较大的变化;该河流水量较小,冰封期长,航运价值不大。第12题,由图中左上角的数据可知,①至③河段径流量先增大后减小;①处位于河流的源地,径流量小;该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段,应是纬度最高的河段;②至③河段支流较少,且流经较干旱的地区,下渗量大。
答案:11.B 12.D
二、综合题
13.(2012年预测题)下图为北太平洋周边区域图,图中AB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晨昏线AB是晨线还是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几点钟?
(2)图示时间内,R海域的大洋环流流向呈________(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3)P、Q两地纬度相当,但两地降水差异很大,试比较P、Q两地哪个降水多?并说明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图中旧金山的一月气温高于诺福克,但七月气温却低于诺福克,为什么?
解析:该题知识跨度大,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的时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第(1)题,因为图中等温线数值为10℃,可判断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因此晨昏线AB应为昏线;进而可推知B点时间为18时,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4时。 第(2)题,R海域为北印度洋,其洋流系统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运动。根据图形信息可计算出太阳直射(20°N,90°E)。第(3)题,P、Q两地纬度相当,但是两地地形存在差异,附近有不同性质的洋流经过,因此两地降水差异较大。第(4)题,旧金山和诺福克一月、七月气温的差异,也应从地形、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昏线。14点。
(2)顺时针方向 20°N,90°E
(3)Q地降水多,Q地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雨季长;位于高大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降水多。而P地夏季虽有东南季风带来降水,但冬季盛行干冷的西北季风,且沿岸有寒流经过,故降水少,雨季短。
(4)冬季:旧金山虽然受寒流影响,但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北部冷空气的侵入,故气温偏高;诺福克虽然受暖流影响,但冬季受北部冷空气影响明显,故气温较低。夏季:诺福克不仅受暖流影响,且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明显;而旧金山受寒流影响明显。故旧金山七月气温低于诺福克。
14.(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题,图中有三条表层海水等温线,从所标的温度数值不难看出,该海域的表层水温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规律。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可判断出图中的陆地是南美洲大陆,海域是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导致近岸水温较低;海域北部有赤道穿过,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水温高,南部纬度高,水温低。第(2)题,若M地表层水温升高,就会使沿岸气温升高,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导致降水增多;若M地表层水温降低,就会使沿岸气温降低,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导致降水减少,蒸发增加,气候更干旱。
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15.(2011年福州模拟) 图1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1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2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下表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问题。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0.2% 44.1% 6.2% 1.3% 8.2%
(1)根据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2)若M区域及其周围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N湖泊产生什么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的信息可得,耕地、荒地比例减小,林地、草地比例增大,可以得到生态变好的原因;生态变好有利于河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第(2)题,过度发展种植业势必减少林地和草地,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化肥、农药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土壤和水源污染。
答案:(1)原因:林地、草地比例增大,水土流失减轻。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小。
(2)①M区域水土流失加重导致湖泊泥沙淤塞,湖泊面积缩小,调蓄功能减弱;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污染(或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③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