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各课 习题课件9份(共28+42+18+20+16+25+17+17+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各课 习题课件9份(共28+42+18+20+16+25+17+17+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3 09:13:39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名著导读
《昆虫记》
科普作品的阅读
1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一、填空
18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9
20
21
22
二、名著阅读
一、填空
1.
《昆虫记》又名《________________》,全书分十卷,是______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惊世之作。《昆虫记》兼顾艺术与科学的双重性,既是一部优秀的_________,又是公认的__________。
2.
《昆虫记》是法布尔耗尽一生的光阴而创造的奇迹,被誉为“____________”。
昆虫的故事

科普著作
文学经典
昆虫的史诗
3.
本书不仅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____________,全书充满了对________的尊重,充满了对______________的赞美之情。
4.
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____________一样有名。
5.
蟋蟀之所以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__________,还有它出色的______________。
社会人生
生命
自然万物

住所
歌唱才华
6.
在寓言中,______不靠别人生活,反倒_____这个歌唱家为饥饿所趋乞求哀恳。事实与寓言相反,_____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_______。
7.
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_____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它是_____________。
8.
螳螂凶猛如______,
残忍如妖魔,专食____的动物。

蚂蚁
蚂蚁


螳螂
饿虎

9.
螳螂有______而优雅的姿态,_____的体色,__________的长翼,颈部柔软,____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10.
________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______像挂了一盏灯似的。
11.
萤火虫长着____条短短的腿,当雄萤火虫发育成熟,会生出____________,像真的甲虫一样。
12.
萤火虫有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纤细
淡绿
轻薄如纱

萤火虫
尾巴

翅盖
获取食物的方法独特
尾巴上
有灯
13.
孔雀蛾是一种____________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______,全身披着_______的绒毛,靠吃_______为生。
14.
会结网的蜘蛛是个____________能手。
15.
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______。
16.
条纹蜘蛛十分______。为了替它的卵造一个安乐窝,它可以孜孜不倦地工作。
长得很漂亮
欧洲
红棕色
杏叶
纺织
空气
勤快
17.
【江苏泰州中学期末】在作者笔下,__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_“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_________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杨柳天牛
小甲虫
小麻雀
二、名著阅读
18.
【江苏扬州邗江区期末改编】小明很喜欢读《昆虫记》,下面是他摘抄的语段,阅读并完成下列题目。
语段一:它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艰难万分地往上滚动那巨大的粪球。它一直是在倒退着推动。我在寻思,它是运用何种稳定神功把这么个庞然大物稳定在斜坡上的。啊!稍一协调不好,它便白忙活半天了:粪球滚落下去,把它也连带着摔下去了。然后,
它又开始往上爬,不一会儿又摔了下去。它随即又往上爬,这一次走得挺好,艰难路段总算通过了,原来是一个禾本植物的根在作怪,让它摔下去好几次……
语段二:地窖已挖好,是一个在松土地上挖的洞。它通常是在沙地上挖,洞不深,有拳头般大小,有一条细道与外界相通,细道大小正好够让粪球进入。粮食一入地窖,它便躲在家里,用藏于角落里的杂物把地窖入口堵住。大门一关,外面根本看不出这里下面
有个宴会厅。大功告成,它高兴万分;宴会厅里全都登峰造极!餐桌上摆满了奢华食物;天花板遮挡住当空烈日,只让一丝温馨湿润的热气透进来;心平气静,环境幽暗,外面的蟋蟀合唱声阵阵,这一切都有助于肠胃功能的发挥。
(1)上面的语段描写的昆虫是________________。
圣甲虫
(2)有人评价《昆虫记》能“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联系语段一,说说选段中的昆虫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我们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这样才能成功。
(3)《昆虫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联系语段二中画线句进行赏析。
示例: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幽默,情趣盎然;画线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19.
【江苏扬州期末改编】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完成读书卡片的制作。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读书卡片
书名:《____①____》 作者:____②____
该书介绍了昆虫的生活和习惯,它们特殊的本领令人惊叹。请写出以下两种昆虫的本领。
螳螂:________③________;
切叶蜂:________④________。
阅读后,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本书(注意说出书的特点)。
________⑤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昆虫记
法布尔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做巢穴的盖子
示例一:这本书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示例二:《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20.
【中考?甘肃兰州】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夫妻双双以同样高涨的热情,共同参与为儿子们准备面包的劳动,揉面团,运回家,入烤炉,样样都干。前爪上的小刀用力一划,一块大小正合适的粪食切下来,供它们加工用。这时候,做父亲的和做母亲的齐心协力,共同摆弄切下的小粪块,轻轻地拍打,加力按压,制作成大豌豆粒般的小丸子。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填书名)。
昆虫记
(2)戏剧家罗斯丹评论该书时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
示例:法布尔把对昆虫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熔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源泉。
2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1)在这本书中,____________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______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蜘蛛
螳螂
(2)因红蚂蚁善战、好战,所以人送外号“__________”。作者通过反复试验证明红蚂蚁不能靠________认出回家的路,而是靠________________来记路。
战争狂
嗅觉
准确的记忆力
(3)蝉产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这种危险来自于哪种昆虫?这种昆虫是怎么毁坏蝉的卵的?
蚋。蚋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
22.
阅读下面的《昆虫记》选段,回答问题。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
瘦弱的雄螳螂鼓起勇气,挺起胸,歪着脑袋,深情地凝望着未婚妻,久久不动。在得到默许的暗号后,它凑上前去,展开翅膀抖动起来,接下来是一个漫长而美好的婚礼。……
(1)第一段中螳螂“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指什么?请概括回答。
螳螂主要利用“心理战术”制服蝗虫:先以怪异的姿势、可怕的声音威胁对方,再用死死盯住的战术威慑对方,最后用它的武器制服对方。
(2)螳螂在经过美好的婚礼之后,紧接着发生了什么令人惊异的事?
雌螳螂吃掉雄螳螂。(共16张PPT)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
1
2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3
4
1.
刘爷爷患有高血压,近日收到儿子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选取必要信息,用自己的话简明、得体地向刘爷爷复述服用方法(不超过30个字)。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
【规格】5
mg/片。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
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可以长期连续用药。
刘爷爷,您每天早晨吃一次,每次吃两片就行,饭前饭后都可以。
2.
根据语言环境,对下面的书面材料进行转述。
书面材料:李吉林,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系我国儿童教育巨擘,尤以情境教育见长。从教六十余载,李吉林先后出版《情境教育的诗篇》《为儿童的学习》及《情境教育三部曲》(该书被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斯普林格购买英文版权)。
语境转述:王老师最近很推崇情境教育,他向好朋友介绍李吉林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本题要求对书面材料的内容进行修改并转述,要符合口语特点。“系”是书面语,改为“是”;“巨擘”是书面语,改为“大师(或:专家)”;“尤以……见长”是书面语,改为“在……方面尤有专长”一类句子;“从教六十余载”是书面语,改为“教书六十多年来”;括号中的内容也必须转换到句中表述。
李吉林,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大师,在情境教育方面尤有专长。教书六十多年来,她先后出版《情境教育的诗篇》《为儿童的学习》及《情境教育三部曲》等多部情境教育专著,其中《情境教育三部曲》被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斯普林格购买英文版权。
3.
【江苏南京考前最后一卷】学校组织“身边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探访小组首先想去考察美食项目,
先考察哪一种呢?大家发生了分歧,
于是,各自拟写一句话广告词,为
喜爱的美食做广告。(美食选择可参
考下图)
你喜爱的传统美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拟写的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盱眙龙虾
为了等你,盱眙龙虾都急红了!
(2)【请你转述】探访小组打算利用星期六去考察淮安区的千年古镇河下,约定明天上午八点在古镇北入口大牌坊下集合,然后一路考察,沿途要做好考察笔记。你的邻居小孙同学有事提前回家,请你把有关内容转述给小孙,让他准时参加。
你的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孙,带好考察笔记,明天上午八点在古镇北入口大牌坊下集合。
4.[江苏南京鼓楼期末]班级开展《昆虫记》的读书交流活动,班长准备邀请李老师给大家开设“法布尔与《昆虫记》”的讲座,但活动安排有变化。请你根据情境补全下面的对话。
班长:小文,明天请你帮我去找一下李老师。我原来邀请他后天下午两点来报告厅给大家做讲座的,现在时间改到后天下午四点了,地点也改到会议室了,麻烦你问问李老师行不行。
小文:好的,放心吧。
班长:谢谢你!
(第二天,小文见到李老师。)
小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老师:可以的。谢谢你!
示例李老师,您好!原本邀请您明天下午两点到学校报告厅给我们开设讲座的,非常抱歉的是,这次讲座改到明天下午四点了,地点也改在会议室了,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转述的方法
1.
把握信息要点。首先要弄清说话人所要强调的信息要点,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主题等要素。
2.
注意时间、地点以及人称的变化。“转告”重在“转”,即转变人称(称呼),转变时间和地点。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理清说话人、传话人、受话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要分清听话的时间、场合与传话的时间、场合有没有变化。
题型解读
3.
把握转述对象,表达要得体、简明。在表达时,必须注意说话双方的身份、说话的场合、用语的文明礼貌等因素。①就称呼来说,对同学,可以直呼其姓名;对长辈,则应称为“您”,或在姓氏后面加上“叔叔”“阿姨”“老师”等,以示尊敬。②就用语来说,一定要注意词义的轻重、褒贬以及语体色彩等。③就字数来说,有的转述题在字数方面有限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解答转述题时,抓住信息要点,简洁作答。(共20张PPT)
21
梦回繁华
1
2
3
4
(1)摄 rǒng 遒 biàn (2)记栽 记载 (3)D
(4)①庞大 ②清晰 ③严谨
A
示例:通过灯光变化,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1)列数字 
(2)打比方 
(3)举例子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5
示例: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就由我来向你描绘。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看那集市商贩,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大约九百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由我向你讲述。 点拨:内心独白需从《清明上河图》画卷的角度写,应结合课文中的相关描述,如画面内容、画面所蕴藏的社会历史内涵等作答。
8
语言建构·能力练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7
6
9
10
shè(  )取
长而不冗(  )
qiú(  )劲
汴(  )京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shè取对象。全图内容①________,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②_________,结构③_________。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它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qiú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栽基本一致。

?
rǒng
?

?
?
biàn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记栽
记载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shè取对象。全图内容①________,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②_________,结构③_________。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它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qiú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栽基本一致。
?
?
(3)下列词语中,与“形态各异”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B.络绎不绝
C.风度优雅
D.千姿百态
D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shè取对象。全图内容①________,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②_________,结构③_________。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它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qiú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栽基本一致。
?
?
(4)根据语境,将“严谨”“清晰”“庞大”填入文段的①②③处。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shè取对象。全图内容①________,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②_________,结构③_________。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它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qiú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栽基本一致。
?
?
庞大
清晰
严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宁市工商局一举查获了不良商贩沥尽心血苦心经营的制假窝点。
B.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C.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春寒料峭。我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仰慕已久的鲁迅故居。
D.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
?
?
?
?
?
?
?
?
?
?
?
?
?
?
【点拨】“沥尽心血”的意思是用尽了毕生的精力。这是褒义词,用于此处不符合语境。
【答案】A
3.
依据语段内容,将修改后的画线句写出来。
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朝永乐年间都城的繁盛景象。据悉,该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1699?桃花扇》剧组辗转得到了《南都繁会图》的图片使用权,从而得以把《南都繁会图》作为舞台背景。通过灯光变化,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精美绝伦。
示例:通过灯光变化,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    )
(2)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    )
(3)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    )
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5.
请你参照示例中的内心独白,根据课文的内容及图片,发挥想象,为文物——《清明上河图》画卷设计一段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80字左右)
示例:越王勾践剑
背景资料: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败。越王勾践屈身侍吴,归国后卧薪尝胆以图自强。经过漫长艰辛的准备,勾践最终实现复仇强国之梦。
内心独白:我是一把君王剑。我的王,勾践,曾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而我也曾是一把属于失败者的剑。我的王,你与越国子民同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与你同在,卧薪尝胆,一心雪耻。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
《清明上河图》内心独白:
示例: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就由我来向你描绘。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看那集市商贩,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大约九百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由我向你讲述。
【点拨】内心独白需从《清明上河图》画卷的角度写,应结合课文中的相关描述,如画面内容、画面所蕴藏的社会历史内涵等作答。
拓展阅读
6.
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7页第6-10题。
【安徽模拟改编】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A
7.
第⑥段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作诠释、列数字;对“盾构法”的具体操作,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进行解说,便于读者理解。列举“140多把刀片”“1.6米”“40厘米”“45厘米”“7米”等具体数字,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8.
选文④⑤⑥段从“南水北调工程”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说到解决的办法,再说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运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顺序。
重头戏(或:重
中之重)
“盾构法”(或:
穿黄隧洞)
逻辑
9.
请用平实的语言解释结尾段“江水不犯河水”的含义。
用“盾构法”打通穿黄隧洞,可以让“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江水,轻松地从隧洞中通过,不会影响到黄河。
10.
“穿黄工程”给你哪些启示?
从相类似的工程中得到启发;学习外国的先进做法;学会比较。(共17张PPT)
单元易错专训
1
2
3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4
5
6
7
A.河堤(tí)
池沼(zhǎo)
黏土(nián)
擅长(shàn)
B.拱桥(gǒng)
着眼(zhuó)
喧嚣(xiāo)
摄取(niè)
C.罅隙(xià)
汴梁(biàn)
钵声(bō)
舳舻(zhú)
D.地穴(xué)
遒劲(jìn)
考订(dìng)
握篙(ɡāo)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
·
·
·
·
·
·
·
·
·
【点拨】A项,“堤”应读“dī”;B项,“摄”应读“shè”;D项,“劲”应读“jìng”。
C
·
·
·
·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推祟 蔓延 嶙峋 络绎不绝
B.序幕 城郭 翰林 无暇一顾
C.车辙 轩射 踏青 春寒料峭
D.明艳 唯愿 隧道 长途拔涉
【点拨】A项,“祟”应为“崇”;C项,“射”应为“榭”;D项,“拔”应为“跋”。
B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bì,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bó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
·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者写汉字。
(2)
“不期而至”中“期”的意思是(  )
A.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
B.约定时日
C.盼望,希望
D.一周年,一整月
分泌(  )
腐蚀(  )
绝bì(  )
bó(  )斗
·
·

shí


B
(3)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请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
比喻
没有什么(别的)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4.
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搜察,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

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当雄性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金蜂是外貌漂亮而内心奸恶的虫子,它的身上穿着金青色的外衣,腹部缠着“青”和“黄金”织成的袍子,尾部系着一条蓝色的丝带;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文段中①②处的动物名称应为: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文段中加点词“精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长腹蜂
萤火虫
最精美、最好的部分
(3)仿照文段中写金蜂运用的修辞手法,用一句话描写蜜蜂这个有“个性”的小动物。
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能写出蜜蜂的特征即可。
示例:是不会迷失的精灵,在花丛中跳着迷人的舞姿。
5.
下面是某位同学为班级板报写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他修改。
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A】许多古建筑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B】那精美的图案,那美丽的彩绘,那圆润的线条,给人带来猛烈的震撼。流连其间,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1)【A】句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调换位置。
(2)【B】句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猛烈
强烈
6.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石拱桥》——茅以昇——桥梁专家、教育家——中国
B.《苏州园林》——叶圣陶——作家、编辑家、教育家——现代
C.《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画家——宋代
D.《蝉》——法布尔——昆虫学家——英国
【点拨】D项,法布尔是法国的。
【答案】D
7.
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石拱桥》中提到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B.《苏州园林》中,“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中“标本”的意思是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用的动物、植物等的样品。
C.《蝉》中蝉的幼虫掘地的方式是从里到外地挖掘。
D.《梦回繁华》中,《清明上河图》见证了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的状况,体现出作者高超的绘画技艺,极具历史价值。
【点拨】B项,“标本”一词形象地表明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地位重要、影响巨大,足以作为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这是一种打比方的说法。
【答案】B(共17张PPT)
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写作点拨
特征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事物特征,就是要把说明对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地方,通过不同的说明方法予以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形态、性质、结构、成因、功用、发展变化。
如何抓住特征进行说明呢?
1.同中求异。运用这种方法,要善于观察和比较,准确地发现事物之间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例如,同样是笔,硬笔(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和软笔(毛笔)是不同的;即使同是硬笔,钢笔和圆珠笔的构造、特点、使用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果能抓住这些不同点进行说明,事物的特征就能表现得比较清楚了。
2.
多面展示。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其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征。这个特征比较概括,也比较抽象,因此作者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方面进行逐一展现,使读者通过对各个局部的了解,整体认识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3.
恰当选用说明方法。为了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有时还可以运用一些恰当的说明方法,避免文章过于枯燥乏味。如《中国石拱桥》开篇便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虽不是严格的定义,却一下就把石拱桥最“显眼”的特征勾勒出来了。
4.
表里合一。有些事物,其内在的特征是可以通过外在的形式充分地表露出来的。因此,通过说明其外在的形式,同样可以说明其内在的特征。如法布尔的《蝉》中,“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作者主要是通过对动物外在表现的描绘来表现其内在特征的。
例文引路
现在电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我们与电脑的关系也日益密切。而我对电脑情有独钟,我的生活已经少不了它了。①
我的电脑是爸爸从广州带回来的,它有一个长方形的“头”,方正的“身子”。②
【旁批】
①开篇紧扣题目,点明写作对象。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②介绍电脑的来历,总写电脑的外观,给读者以整体印象。
电脑分为三大主件:显示器、主机和键盘。显示器就是一个大屏幕,像电视机一样。主机是必不可少的部件,有两只眼睛,一只是启动按钮,另一只是重新启动按钮。功劳最大的就是键盘了,它上面有26个英文字母、4个方向键、10个数字和F1—F12等。③它们各负其责,各有妙用。如:Ctrl+Alt+Delete能打开任务管理器,Alt+F4能关闭正在运行
③此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电脑键盘的构成。
中的程序。电脑还有一条小尾巴,就是鼠标,鼠标是用来发布指令的,一切操作都会听从它的指令。这就是电脑的神奇之处。
电脑的用处可大了,比如查资料、看新闻、传送邮件等。④就拿查资料来说,如果你想知道关于周总理的资料的话,只需在搜索网站上搜索“周总理”三个字,立刻就能查到关于周总理的诸
④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让读者明白本段是介绍电脑用途的。
多资料了;坐在家里点击新闻网站,你就可以知道国际国内最新发生的事情;还有电脑的计算能力,几乎是万无一失的,只要你发出指令,它就会告诉你结果。如果感到累了,你可以暂时放松一下,一边听歌,一边打纸牌、下象棋等。不仅如此,它还有更奇特的功能——传送邮件,无论你的朋友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你都可以及时向他传递你的信息。
你甚至可以通过视频见到你远在天边的朋友,互相对话、问好。⑤
每个周末,我会用它写作文。用电脑写作文可方便了,能及时修改错误而不留痕迹,写完后,打印出来就行了。每当遇到难题,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不了时,我就会求助于电脑,请它帮我,好像什么难题都难不倒它。
⑤此处举了查资料、看新闻、听歌曲、传送邮件等例子,有力地说明了电脑的用途之多。
我的电脑,就像一位良师益友,我的生活少不了它。⑥
⑥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名师点评:1.作者对电脑的外观,特别是三大主件——显示器、主机和键盘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介绍时能抓住特征,力求清楚明白。2.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条理清晰。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了电脑的构成和用途,而且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介绍,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写作实践
中国是个美食遍地的国度:北京的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不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①审题:本题要求介绍家乡的一种特色美食,我们应当从自己最熟悉的特色美食中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写得更加详细,更加真实。我们在介绍美食的同时,也应涉及相关的风俗人情、地域文化等,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如写山东特色美食“煎饼卷大葱”,可联想到山东人的性格特点。②立意:确立文章的中心。以前者为例,介绍“煎饼卷大葱”就是让读者真正了解它的特点,进而了解
山东、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③选材:仍以前者为例,可从煎饼的原料生产、加工制作,大葱的种植、管理,酱的加工制作等方面搜集材料,包括与之相关的一些谚语、儿歌,都在材料的搜集范围之内。④构思:首先要了解这一特色美食的原料,包括食材的种类、数量、质量等要求,其次要分步骤,详细介绍它的制作过程,语言力求朴实、简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略。(共16张PPT)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五)
1
2
3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4
5
6
7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9页第1-3题。
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1.
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长城的伟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示例:①长城体量长;②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③长城一直肩负着保护农耕的伟大使命;④长城存在的价值,在于解决人类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
2.
结合两则材料,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部分”是一部分、并非全部的意思,表范围限制。说明长城解决了不同文明之间一部分的冲突问题,而不是全部解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有了长城,战争的数量大幅减少,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问题部分得以解决。
·
·
“一般”,表示大多数的铜鼓都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不是所有的铜鼓都是由这四部分组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瑰宝,一般分鼓面、鼓腰、鼓胸和鼓足四个部分。
·
·
3.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材料一画线句子: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长城与埃及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的存在价值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在世界文化遗产中,能解决人类三大基本问题的只有长城,进而说明了长城的伟大。
材料二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壮族人民对铜鼓文化的重视程度之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80页第4-7题。
4.
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把“眼睛”比作“照相机”,生动地说明了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
B.为保护视力,中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参加足量的户外活动。
C.如果每天减少用眼负荷,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那么50%的人将不会发生近视。
D.室外光线强并含有多巴胺,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有利于预防和延缓近视。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文本,辨析各个选项,分析作答。结合原文“你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吗?打个比方,眼睛就像一台
精密的照相机”可知,把“眼睛”比作“照相机”,说明了眼睛是怎么工作的,A项错误;结合原文“减少用眼负荷、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能减少50%的近视发生风险”,C项错误;结合原文“室外光照还能够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能够延缓近视的加深。另外,户外活动时人常常会看向远方,也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D项断章取义,表述不准确。
【答案】B
5.
文中插入两个图表,有什么效果?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中插入图表作用的能力。文本中插入图表,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内容上,图表使要表达的内容更直观,便于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所解说的内容,说明的效果更突出。通过分析图表中的文字内容和数据可知,图表一通过具体的数据说明我国青少年各年龄段近视率高,而且年龄越大近视比例越高;
图表二通过对青少年用眼行为习惯各项数据的比较,说明我国青少年用眼行为习惯数据不达标。形式上,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有文有图,图文结合,使文本呈现方式显得灵活多变,能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内容上,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图表一显示我国青少年各年龄段近视率高并呈上升趋势,图表二显示我国青少年用眼行为习惯的各项数据均不达标。形式上,图文结合,使文本呈现方式有了变化,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6.
国外某眼科学会推荐保护视力的“20—20—20”法则,即每看20分钟电脑或手机,至少看20英尺(约6米)远的物体20秒。请结合上文知识解释该法则的合理性。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根据文中“眼睛近距离使用时间长、强度大,用眼角度不合理,加重了用眼负荷”可知,用眼时间过长会加重用眼负荷,造成眼疲劳,从而形成近视,因此法则明确了用眼时长
20分钟,到了这个时间就要休息;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减少用眼负荷、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能减少50%的近视发生风险”可知,有规律地休息、远眺能够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故法则规范了休息20秒的时长,远眺距离20英尺。综上分析,这项法则具有合理性。
文中介绍用眼时间长会增加用眼负荷,法则明确了用眼时长,到了20分钟就要休息;文中说明休息、远眺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法则规范了用眼后的休息时长(20秒)和远眺距离(20英尺)。该法则具有合理性。
7.
结合生活实际,为避免近视提几条可行的建议。
【点拨】只要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可行建议即可。
示例:1.注意保持良好的看书姿势。2.坚持每天做视力功能训练。3.注意合理饮食,多吃胡萝卜、水果等,少吃糖果及辛辣食品。(共42张PPT)
19
苏州园林
1
2
3
4
D
(1)“大约” 
(2)展现新鲜新意 做足京韵京味
D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zhì cái 榭 映 (2)一至 一致
(3)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4)排比
5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7
8
9
10
11
语言建构·能力练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2
6
13
1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综合实践·素养练
16
15
因地制(  )宜
自出心裁(  )
轩xiè(  )
yìng(  )衬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至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xiè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yìng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zhì

cái
?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一至
一致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至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xiè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yìng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
(3)文段中“败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至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xiè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yìng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
(4)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排比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至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xiè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yìng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
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长江三峡重峦叠嶂,隐天蔽日,景色好不壮观。
B.下岗工人们自出心裁,设计出的服装异彩纷呈,富有时代特色,受到顾客的一致好评。
C.要想摆脱教育困境,只有实行改革,因材施教,才是教育出具有个性的学生的根本手段。
D.校园里的松柏被修剪得俯仰生姿、整齐划一,像一排排士兵坚守着阵地。
?
?
?
?
?
?
?
?
?
?
?
?
?
?
?
?
【点拨】“俯仰生姿”在这里是形容高树与低树相间,互相映衬,富有情致。与句中的“整齐划一”相矛盾,不符合语境。
【答案】D
3.
下面的语段有两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A】位于琉璃厂的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至今已有大约400余年的历史。【B】厂甸庙会既突出传统技艺,又展现新鲜新意,还做足京韵京味。在这里,市民可以亲身体验戴月轩湖笔的制作过程,鉴赏荣宝斋木版水印;可以在专门售卖老北京物件的摊位前学习翻花的玩法,购买纸糊风筝、毛猴、兔儿爷等玩意儿;还可以买到厂甸庙会特许的印有风车和空竹图案的胶带、大小糖葫芦抱枕等“网红”文创作品。
(1)【A】句语义重复,应删去______________。
(2)【B】句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换位置。
【点拨】“既……又……”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根据短语“突出传统技艺”“做足京韵京味”“展现新鲜新意”的关系,以及后面的内容“亲身体验戴月轩湖笔的制作过程”“学习翻花的玩法”“印有风车和空竹图
案的胶带、大小糖葫芦抱枕等‘网红’文创作品”的对应关系,应是“既突出传统技艺,又做足京韵京味,还展现新鲜新意”。
(1)“大约” (2)展现新鲜新意 做足京韵京味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苏州地处水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
①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
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
③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④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匠心独运
⑤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
A.④①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
C.②⑤①④③
D.②⑤③①④
【答案】D
苏州各个园林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5.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和《中国石拱桥》(节选),回答下面小题。
【中考?黑龙江绥化】
一、精段品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1页第6-9题。
6.
下列语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选段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乙】选段的说明对象是卢沟桥,两个选段从说明顺序上看都属于逻辑顺序。
B.【甲】选段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的“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无法被人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方法,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C.【甲】选段“大多引用活水”中的“大多”意在说明池沼大部分使用活水,不是全部;【乙】选段“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则强调了桥面与河面不完全平行。“大多”和“几乎”都从程度方面进行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D.【乙】选段中“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一句,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点拨】C项“大多”是从数量方面限制,“几乎”是从程度方面限制。故选C。
【答案】C
7.
对【甲】选段中“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应怎样理解?
平时见多识广,所以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8.
【甲】选段中所说“又是入画的一景”指的是什么?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9.
★【甲】选段“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艺术”与“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因为调换之后,就变成了强调技术而把建筑艺术放在次要的位置,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
10.
以下关于“灰塑”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灰塑是一种建筑类别,大量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上。
B.岭南地区的灰塑能留存至今,主要原因是其更能耐受低温。
二、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1、72页第10-14题。
【中考?广东广州】
C.广府灰塑多应用在可受日光和风雨的部分,潮汕灰塑则相反。
D.灰塑不可预制,陶塑构件可预制,灰塑题材比陶塑的多一些。
【点拨】A项偷换概念,原文为“建筑装饰类别”,和“建筑类别”不同。B项因果混乱,岭南地区的灰塑能留存至今,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气温较高,材料不易开裂。D项无中生有,原文为“大部分的灰塑题材与陶塑题材一致”。
【答案】C
11.
关于灰塑工艺运用在广府建筑上的好处,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灰塑的材料能够防潮,可以降低建筑因风化倒塌的风险。
B.灰塑的材料能驱虫,可防止虫子对砖木结构建筑的破坏。
C.灰塑能增加房顶重量,稳固建筑结构,帮助建筑抵御台风。
D.灰塑能够提高防火墙密集度,辅助防火墙,阻断火势蔓延。
【点拨】原文未提及灰塑能够提高防火墙密集度。
【答案】D
12.
下列对广府灰塑题材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广府灰塑题材中的杨桃、荔枝等岭南特有的水果,体现出浓郁地方特色。
B.广府灰塑题材中的喜鹊、蝙蝠(福)、仙鹤等动物,蕴含着祈福的意味。
C.广府灰塑题材中的“刘关张”结义的故事,宣扬忠义思想,体现教化功能。
D.广府灰塑的各种题材最常用的表现技法是高浮雕,塑造动物图案难度最大。
【点拨】材料未提及广府灰塑“最常用”的表现技法是高浮雕,也没有将塑造动植物的难度进行对比。
【答案】D
13.
选文(含链接材料)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点列出并举例。
①下定义,举例:第一自然段第一句为“灰塑”下定义。②引资料,举例:第一自然段引用《广州市志?卷十六》文物志中记载的内容。③作比较,举例: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中,“潮汕灰塑”与“广府灰塑”进行对比。④分类别,举例:第五自然段中的
“共5种建筑装饰工艺”。⑤列图表,举例:链接材料二以图表的形式介绍广府灰塑的主要装饰题材。
14.
广州市为灰塑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获得通过。你认为通过的理由可能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点陈述。
①灰塑制作工艺复杂,结构精致。②灰塑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宋。③灰塑在广府和潮汕地区各有特色,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融。④灰塑题材体现了广府的民风民俗,独具地方特色。⑤灰塑这一传统工艺体现了岭南人民的智慧。
15.
校学生会开展“品味园林的建筑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提示修改“邀请函”。
邀请函
陈教授: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进一步“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相关知识,我校学生会开展“品味园林的建筑艺术”的综合
实践活动。特邀请您于11月3日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同学做“徽派建筑”专题讲座。请你必须按时参加!
××学校学生会
2021年11月1日
①邀请函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必须按时参加
我们期待您的到来
②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了解”和“进一步”调换位置
正文开头应该空两格
(2)【文化理解】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
①陈教授在介绍古代建筑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的名称。
王之涣攀登_________,遥望“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陈子昂驻足________,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白居易行过________________,欣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王勃凭栏滕王阁,激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鹳雀楼
幽州台
贾亭(或:贾公亭)
(2)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示例:苏州园林冠江南。
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课文中,作者通过列举苏州园林内一些具体的景点,让我们对苏州园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第四段中对假山和池沼的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请你也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针对某一现象或事物的特征写一个小片段。(200字左右)
片段练笔
例文: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让人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站。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在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
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共28张PPT)
18
中国石拱桥
1
2
3
4
C
(1)制造 打造 (2)所有 全国
(1)独拱 联拱
(2)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qì 联 堤 diāo (2)资态 姿态
(3)相似 (4)摹状貌
7
8
9
10
11
语言建构·能力练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2
13
6
5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综合实践·素养练
14
15
石砌(  )
lián(  )拱石桥
河dī(  )
雕(  )刻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lián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dī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资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
?

diāo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资态
姿态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lián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dī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资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
(3)文段中“惟妙惟肖”的“肖”意思是____________。
相似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lián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dī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资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
(4)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
摹状貌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lián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dī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资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
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这些画里的虾之所以惟妙惟肖,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D.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
?
?
?
?
?
?
?
?
?
?
?
?
?
?
?
C
3.
下面材料中有些表述错误,请你帮助修改。
【甲】上海一家名为“阅+”的共享书店不仅提供各种亲子读物,还制造了一个亲子互动新空间。“阅+”共享书店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很多书都是与新书同步上架的。【乙】所借图书可在所有全国“阅+”共享书店通借通还。
(1)【甲】处画线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
(2)【乙】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_____”和“_______”对调。
制造
打造
所有
全国
4.
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一 
 
      图二
(1)按种类分,图一属于_____石桥,图二属于_______石桥。
独拱
联拱
(2)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一、精段品读
阅读“石拱桥的桥洞成孤形……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回答问题。
5.
选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石拱桥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写“《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逻辑顺序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6.
选文中张嘉贞的话是什么意思?引用张的话有什么作用?
张嘉贞的话意思是:桥的结构很奇特,施工技术巧妙绝伦。
引用张的话意在说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
7.
★选文第5自然段主要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等。
8.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有何好处?
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9.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加点词“可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不能删去。如果去掉,就肯定了赵州桥的大拱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石拱,由于历史久远和很多未知因素,还无法确定它是不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加上“可算”,比较符合实际。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
10.
文章介绍了筷子的哪些特点?请概括回答。
①中国独创,历史悠久;②寄托美好愿望;③使用有讲究;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⑤花样繁多;⑥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二、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68、69页第10-13题。
【大连中山区期末改编】
11.
第①段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至少”表示时间的限定,说明筷子在中国使用时间超过3
000年,强调筷子的历史悠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
阅读第②—④段,填写空格,理清说明思路。
说明思路
“筷子”名称的演变
商纣时期称筷子为“箸”

说明顺序:②
说明顺序:③
明清时期“筷子”名称的由来
时间顺序
总说到分说(或:概括到具体)
13.
第⑧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分类别。条理清晰、具体地介绍了筷子有哪些类别,说明了筷子花样繁多的特点。
14.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蚌埠某校八年级(5)班以“探究文化遗产之古建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继承文化遗产,彰显人文价值
(2)小敏对古建筑情有独钟,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但她的妈妈担心参加活动影响学习。作为小敏的同桌,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来劝说小敏的妈妈。
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
示例:阿姨,您好,小敏非常热爱古建筑,参加主题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她的学习,而且还能调动她学习的积极性,是很有好处的。俗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3)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
①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A.根据所在地命名;B.根据形状命名;C.根据习俗命名;D.以抒情方式命名。请根据以上选项,判断下列各种桥的命名形式。
放生桥______  销魂桥______
赵州桥______  钥匙桥______
C
D
A
B
②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它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请你写出一位作者的带“桥”字的诗句。(要求写连续的两句)
作者: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温庭筠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杜牧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5.
进入中学一年多来,你对你们的教室一定已相当熟悉,并且对它怀着深厚的感情。现在请你以“我们的教室”为话题,写一个说明文片段,向大家介绍你们的教室,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少于100字)
片段练笔
例文:我们的教室在三楼的东面,推开教室的门,便看到长10米、宽6.5米的矩形教室。教室的南面是7米长的水磨石窗台,在窗台的上方是巨大的铝合金窗户。教室正西方的墙上是一块乌黑宽大的黑板。教室的西北角有一个崭新的橱柜,高2米。橱柜里面有一台32英寸的电视机,同学们通过它来看新闻,学习相关知识。东面墙上是板报,这里有激励我们的名人名言,还有班里优秀学生的照片。(共18张PPT)
20

1
2
3
4
(1)臃 洒 jiāng xià (2)砥御 抵御
(3)缝隙 
(4)A于是 B所以
(1)激发 提高(或:提升) 
(2)通过 使
C
C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7
8
语言建构·能力练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6
5
yōng(  )肿
喷sǎ(  )
泥浆(  
)
罅(  )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它yōng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砥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sǎ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A________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B________,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jiāng
?

?
?
?

xià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砥御
抵御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它yōng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砥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sǎ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A________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B________,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
?
(3)文段中“罅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缝隙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它yōng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砥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sǎ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A________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B________,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A、B两处。
所以   于是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它yōng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砥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sǎ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A________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B________,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
?
于是
所以
2.
下面是某同学在“走进蝉的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些感想,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A】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我校文学社举行了以“走进蝉的世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科普读物、小说、诗歌、散文等优秀书籍推荐,还有学生作品展览、话剧表演等。【B】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写好作文就要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1)【A】句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B】句缺少主语,应删除“______”或“________”。
激发
提高(或:提升)
通过
使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天气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来晒太阳的日子到了没有。
B.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D.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点拨】A项的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删掉顿号;D项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答案】C
4.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刻板,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生动传神、颇有情趣。
B.本文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蝉人格化,读来生动形象,使人倍感亲切。
C.从全文来看,作者是按照“幼虫—成虫—卵—成虫”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突出了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
D.本文的结尾段运用了抒情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总结蝉的一生,抒发了对蝉的由衷赞叹和同情。
【答案】C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考?湖北荆门】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5页第5-8题。
5.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其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鲸落
逻辑顺序
6.
选文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不能删。“大概”是“大致”的意思,因鲸鱼的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所需时间不能完全确定,使用“大概”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从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到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大概需要4-24个月的时间。
·
·
7.
选文第③段主要采用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其作用。(至少答出两种说明方法)
①下定义,如“鲸落不仅指死掉的鲸鱼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食、分解的漫长过程,还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
②列数字,如“至少有43个种类的13
490个生物体都是依靠鲸落而生”,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③打比方,如“成为海洋里最温暖的绿洲”,使语言形象生动。
④引用,如“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和权威性。
8.
请结合文本,说说“鲸落”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意义。
反哺海洋,给海底带来了长时间的繁荣,从而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