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归去来兮辞(课件+音频)-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五第二单元(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归去来兮辞(课件+音频)-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五第二单元(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7 06:34:03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归去来兮辞
学习目标
1、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的内容,能体悟作者的情感。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田园诗人的鼻祖。
作者简介
29岁: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归。
36岁:任桓玄(军阀)幕僚。
37岁:因母丧还家。居丧3年。
40岁:出任刘裕参军。
41岁:出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解印辞归,作《归去来兮辞》,终生不再出仕。
陶渊明的为官经历
公元405年8月的一天,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shòu)去职。
【绶:本义:丝绸。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
解题:归去来兮辞
归去:回去
来:助词,无义
兮:语气助词,“啊”、“吧”
辞:文体。
辞的特点:
1、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
2、两句为一组
3、以六字句为主,多用语气词“兮”
4、押韵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序言交代了哪些内容?
序言:就职经过、辞官原因
家贫、幼子多、无营生之计、会有职务
质性自然、违己交病、程氏妹丧
朗读《归去来兮辞》,了解大意,体会情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第一段·理解
1、作者为什么要归去?
田园将芜、心为形役
2、作者的情感?
自责、自恕自慰
情感:厌弃官场,向往田园生活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途之乐
抵家之乐
室内之乐
园中之乐
欣喜若狂
归心似箭
舒适安逸
留连忘返
自安自得
这段中写了几件事?
第二段·理解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第三段·理解
1、为什么作者要重申辞官归田之志?
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示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2、描写了怎样的田园生活?
(1)亲戚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琴书之乐:乐琴书以消忧。
(3)农耕之趣:将有事于西畴。
(4)出游之乐: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第四段·理解
1、本段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乐天安命
2、你怎么评价陶渊明的“乐天安命”?
保持本性,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地生活下去。
抒情线索:
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叙事线索:
辞官—归途—抵家—室内—涉园—纵情山水
小结:
中国文人的精神归宿之一——陶渊明
李白:“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白居易:“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
海子: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郁达夫:效陶渊明,到乡村去,……做个十足道地的老农,自耕自食。
朱光潜:在山明水秀的乡村……度“诗一般的人生”。
俞平伯:过独善其身,优游山林的高人逸士的生活。
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归隐”本质上是对“精神家园”的回归。“此中有真意”的“真意”,即是求得精神的纯净和人格的独立。
在几千年的文化因子里,……,多的是桃花源之梦,做一个公民,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对自己的国家有权利、也有义务的人,那么在不太遥远的将来,“梦”才有可能不再是梦。
——傅国涌《百年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