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语部编版八上 第13课 唐诗五首 微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语部编版八上 第13课 唐诗五首 微课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7 16: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诗五首
考点聚焦
1、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诗歌的意境,领略律诗的音律之美。
知识梳理
首联:遥望山野,徘徊犹豫;
颔联:对仗工整,萧瑟恬静;
颈联:牧猎悠闲,随愿而归;
尾联:巧用典故,孤独抑郁。
野望
知识梳理
①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②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
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
知识梳理
黄鹤楼
首联:神话传说,吊古伤今
颔联:世事变迁,惆怅慨叹
颈联:明丽景色,境界阔大
尾联:由景生情,乡思乡愁


知识梳理
前四句写仙人及仙鹤的传说,抒发世事茫茫的感慨 。
后四句抒发日暮思归的情思。
诗由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觉,表现人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气势苍莽。后四句转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并由此引起乡愁。尾联以烟波江上日暮思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长。全诗借景抒情,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技巧点睛
首联:轻车简从,出使边塞(叙事)
颔联:蓬雁自比,内心郁愤(抒情)
颈联:边塞风光,奇特壮丽(绘景)
尾联:战斗大捷,慷慨悲壮(叙事)
使至塞上
技巧点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自己一路跋涉,看到的沙漠中特有的景色。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①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
——空间阔大。
②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层次丰富。
③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
——鲜明优美。
技巧点睛
首联: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叙事)
颔联:游动视觉,景色壮阔(绘景)
颈联:水中映月,云霞飘飞(绘景)
尾联:由景及情,思恋故乡(抒情)
渡荆门送别
技巧点睛
赏析名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①山随着低平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自然贴切。
技巧点睛
首联:交代游踪,早春轮廓
颔联:禽鸟争春,生机勃勃
颈联:植物初萌,欣欣向荣
尾联:直抒胸臆,喜悦赞美
钱塘湖春行


拓展提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争”字用得巧妙,巧妙在哪里?
1.拟人修辞。
2.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
3.突出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4.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5.表达春光难得和宝贵。
律诗古韵
境界美好
自然明朗
格调清新
文化精髓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