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语部编版八上 第16课 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 微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语部编版八上 第16课 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 微课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7 16: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为什么而活着
考点聚焦
1、理解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结构;
2、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作者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鉴赏精巧的构思,隽永的语言。
知识梳理
《我为什么而活着》
概括了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
解说渴望爱情的原因;
解说渴求什么样的知识;
具体解说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总结,这样的人生,作者觉得活着值得,表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知识梳理
作者一生有三种追求:
一是渴望爱情,
二是追求知识,
三是同情苦难。
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么?
技巧点睛
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①爱情可以带来狂喜;
②爱情可以摆脱孤独;
③爱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梦想的天堂的缩影。
作者寻求知识体现在对哪些领域的追求?
技巧点睛
①了解人类心灵;
②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
③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
技巧点睛
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作者同情那些遭受苦难的人们: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技巧点睛
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
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可以说,这篇文章,是罗素生活的宣言书,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生活的共同准则,它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赏析“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拓展提升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
赏析“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形象而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孤寂中的情感体验。“冰冷死寂”“深不可测”揭示了孤寂的恐怖可怕。然而,作者越是描述孤寂的可怕,越是反衬出爱情的可贵美好,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
技巧点睛
拓展提升
学习了本文,你有何感受?
示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活着的意义,若整天胸无大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这种生活有何意义?
我为什么而活着
总结全文,表明态度
开篇点题,概括追求
具体展开,阐述情感
寻求爱情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思维导图
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对人生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