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
考点聚焦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
2、领会烘托、对比、先抑后扬、象征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并灵活运用到课外阅读和写作中。
知识梳理
何为礼赞?
表示崇敬和赞美。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也是文章的线索。
知识梳理
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崇敬之情。
第二部分(2-8):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抒写白杨树的“不平凡”,点明其象征意义。
第三部分(9):对比楠木,再赞白杨,呼应开头。
技巧点睛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的?
生长环境
外形特征
干——笔直
枝——靠拢
叶——向上
皮——光滑
力争上游(形美)
内在气质
靠近团结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雄壮”“伟大”(景美)
有斗争精神(神美)
技巧点睛
象征
树(本体)
朴质、严肃
坚强不屈
傲然挺立
团结、力求上进
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人(象征体)
—北方农民
—哨兵
—精神和意志
技巧点睛
联系时代背景你领会到作者的意旨了吗?
领会到作者不只是赞美树,而是赞颂北方农民,赞颂组织领导革命群众的中国共产党。
技巧点睛
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不矛盾。“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而言,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不平凡”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
技巧点睛
写楠木一是以其“贵族化”与白杨“极普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二是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党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们,从而划清自己与顽固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拓展提升
请运用联想与想象,说说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格式:我由……想到了……它象征了……
我由蜡烛想到了老师,它象征了人们要有奉献精神,燃烧自己点亮别人。
白杨树
不平凡
内在
气质
生长
环境
外部
形象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