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考点聚焦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
2、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知识梳理
课文的两部分内容分别写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关于蝉的哪些知识?
一、“蝉的地穴”——主要写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蝉的洞口的形状、大小;
地穴的长度、构造以及蝉建筑地穴的智慧;
幼虫出洞后的活动。
二、“蝉的卵”——主要介绍了蝉从产卵到幼虫成长的过程。
蝉产卵的经过;
蝉卵遇到的危险;
蝉卵的孵化及幼虫的活动。
知识梳理
这两部分内容作者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第一部分作者是按照从地表到洞穴,再由洞穴到地上的顺序来写的。
第二部分是按照事件发生得先后顺序来写的。
知识梳理
作者不按蝉的生长过程先写蝉的卵,而是首先写蝉的地穴,从
蝉的幼虫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其一 幼虫建筑地穴,这比成虫产卵要生动、丰富、有趣得多,以此开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跟随作者去进一步探究蝉的世界的奥妙;
其二 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
其三 也是最重要的,是突出蝉“四年黑暗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的活动)。
技巧点睛
成虫产卵 → 蝉卵孵化、幼虫出壳 → 即刻脱皮 ,不久 → 幼虫落在地上→立刻寻觅藏身的地方 ,几分钟后 →幼虫钻进地里 ,四年后→ 幼虫从地穴爬出→ 徘徊一阵 爬上灌木枝或草叶 , 半点钟后 → 变为成虫 ,三个半钟头后→ 成虫是离枝飞去, 五个星期后→ 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据课文内容,列出蝉的生命简史。
下列语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金蜣的工作是在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但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
2.在一根枯枝上,常常被刺成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小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的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有三四百个。( )
3.大多数的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
4.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
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技巧点睛
技巧点睛
技巧点睛
“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住”
通过这些动词把蝉从壳中艰难脱出的过程具体写了出来,既生动又准确。
找出写蝉从壳中脱出的动词,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约”表估计、推测,说明小圆孔的口径大概是一寸,并不是确切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例如:
它身体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第4段)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第12段)
技巧点睛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能否去掉?为什么?你还能找到这样的词语吗?
拓展提升
从蝉的生命简史,你对生命有什么感想?
生命的意义无关长度,而是在于积极乐观地面对每一天。如果我们每天蹉跎岁月,那么再长的一辈子也不够我们挥霍;假如我们从此刻开始,像小小的蝉一样,用生命歌唱,那么,我们的一生就可以如夏花般绚烂!
蝉
感彩
科学性
思维导图
热爱昆虫
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