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5-01 09:3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向光弯曲部位在 。
2、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尖端为 。从尖端向下部运输则为 ,即生长素只能从 运输到 ,而不能 ,也就是只能 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 进行 。
3、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相对集中在 。
胚芽鞘的尖端
胚芽鞘的尖端
尖端以下部分
横向运输
生长旺盛的部位
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反过来运输
单方向
主动运输
韧皮部
非极性运输
4、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产生生长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两侧生长不均匀
向光弯曲生长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问题探讨
0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L-1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A
B
C
D

B’’
C’’

B’
C’
问题探讨
1、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作用是一样的吗?
2、能使根、芽、茎生长得最好的生长素浓度(最适浓度)各是多少呢?
3、描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生长的影响?
4、浓度为10-6mol/L的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有何影响?
5、根据上述问题,试说说如何描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作用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
2、能使根、芽、茎生长得最好的生长素浓度(最适浓度)各是多少呢?
根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mol/L;芽最适浓度大约是10-8mol/L;茎最适浓度大约是10-4mol/L。
3、描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生长的影响?
低浓度促进生长
如:AB、BC段
C点生长素浓度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0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L-1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B
C
D
A
高浓度抑制生长
如:CD段
4、浓度为10-6mol/L的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有何影响?
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促进茎的生长,抑制根、芽的生长
5、根据上述问题,试说说如何描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不同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1.作用及特点: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低浓度促进发芽,高浓度抑制发芽。
低浓度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疏花疏果。
低浓度时促进生长,在高浓度则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幼嫩细胞>老细胞,根>芽>茎,侧芽>顶芽,双子叶>单子叶
2.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3、实例
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形成原因:
(1)顶端优势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顶芽
侧芽
极性运输
生长素合成中心
生长素浓度过高
侧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更敏感
高浓度抑制
侧芽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解除顶端优势
解除方法:去掉顶芽
解除顶端优势:
可以达到增产,调节植株形态。
如:年桔、龙眼、盆景
维持顶端优势:
可以达到增产
如:材用树木
案例:
顶端优势原理在园艺中的应用
顶端优势原理在园艺中的应用
顶端优势原理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2)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重力
根具向地性
茎具背地性
生长素
重力
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近地侧分布多,远地侧分布少)
两侧生长的不均匀
根对生长素敏感,茎不敏感
近地侧快于远地侧
茎背地性
远地侧快于近地侧
根向地性
问题思考:
生长素为什么不能大规模地应用?
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提取困难,且易分解,在生产上较少应用。
什么是生长素类似物?
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但不容易被降解,因此效果稳定,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如α-萘乙酸(NAA)、 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
先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枝的下端,可以使扦插的枝条容易生根。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器官与组织的分化)
2,4-D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促进生根作用)
二、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2.促进果实发育—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
胚珠
种子
生长素
子房
果实(有子)
发育
合成
促进
种子的形成是果实发育的必要条件,实质是种子形成过程中合成的生长素在促进果实的发育

不受精
人工涂抹生长素类似物

无子
培养无籽果实
花蕾期
去雄(不完成受精作用)
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3.防止叶片、花、果实的脱落
4、除草剂
如(2,4-D),适用于麦田、稻田,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用高浓度的除草剂能抑制双子叶植物(杂草)的生长。
10-8
10-2
单子叶
双子叶
c/mol.L-1
促进作用
抑制作用
10-10
10-6
10-4
100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四个原则
要使实验设计得科学,力求无懈可击,在设计实验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设置对照原则 (2)单因子变量原则
(3) 等量性原则 (4)平行重复原则
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变量分析
根据实验探究的问题,实验因素一般可分为实验变量(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1、实验变量:指实验中要研究的实验因素。
此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大小。
2、无关变量:除实验变量外的其他可控制因素都可称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不是要研究的问题,但其控制不当,可影响实验变量与实验现象的对应关系,影响正确实验结论的得出。
本实验中,取材、处理时间、光照、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取等量性的原则。
α-萘乙酸(NAA)、2、4—D、IPA、IBA、生根粉等
生长素类似物——
探究:
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扦插枝条——枸杞、垂叶榕、垂柳……
方法——浸泡法、沾蘸法。
先设计一组梯度较大的预实验进行摸索,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假设 适宜浓度的NAA可以使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材料用具 生物材料:月季。其他材料用具:天平、量筒、容器瓶、烧杯、试剂瓶、矿泉水瓶等
实验设计




步骤1 配制不同浓度的NAA溶液0.2、0.4、0.6、0.8、1、2、3、4、5mg/mL的溶液
步骤2 取9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9种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取27支相同的月季条(下端削成斜面,每一枝条留3~4个芽,每个枝条上的芽数相等),每个试管中插入3支月季条。
步骤3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
实验结
果预测 经过一段时间后(约3~5天)、用适宜浓度的NAA处理过的插条基部出现了白色根原体,此后逐渐长出了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较高浓度或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
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分析
1、不能生根。
①枝条带叶较多、蒸腾作用强,失水太多;
②枝条幼叶、幼芽保留较多,本生合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浸泡后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的抑制状态;
③配制的营养液元素缺乏或缺氧。
2、生根量多少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关系。
观察测量与记录各处理枝条的根生长量,并在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与生长量的关系。
实验结果
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垂柳
2 mg.l-1 3 mg.l-1 4 mg.l-1 5 mg.l-1 6 mg.l-1 7mg.l-1 8 mg.l-1
生长素的
生理作用
双重性
低浓度促进生长
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除: 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
原因:
现象:顶芽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
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应用: 农业、园艺
1、要得到番茄的无子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该花的子房上,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
A 花蕾期,不去雄蕊
B 花蕾期,去掉雄蕊
C 开花后,不去雄蕊
D 开花后,去掉雄蕊
2、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
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快
B 受重力影响,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快
C 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
速度快
D 受光线影响,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慢
3、市场上常见到发育不均匀(凹凸不平)的西瓜,若切开观察,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A 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来提供营养
B 果实的发育需要种子所合成的生长素
C 无种子的子房是不能发育成果实的
D 光照不均,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4、一只没有成熟的梨被虫蛀了,结果这个幼梨长不大了,分析该梨被蛀部分最可能是正在形成的
A 果皮 B 果柄
C 果肉 D 种子
5、剪去人行道悬铃木主干的顶芽,能更好地遮阴,其依据的原理是
A 破坏顶芽 B 控制侧芽
C 破坏顶端优势 D 抑制生长
离心力
生长素
茎:外>内
根: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