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活的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细胞生活的环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5-01 22:5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60℃——70℃
-30℃ — -40℃
无论春夏秋冬,风云变幻,它却总是轻波微澜。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它让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生物必修3
请阅读教材第1-2页关于“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这一部分内容,思考:
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
请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来。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
(3)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能不能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双向渗透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细胞内液”=“细胞液”( )
(2)血液属于内环境 ( )
(4)血红蛋白是内环境成分。( )
×
×
(3)汗液、消化液都属于内环境( )
×
×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讨论:血浆的化学成分(P4讨论题)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血浆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气  体
调节物质
(90%水、 1%无机盐、 7%— 9%蛋白质、葡萄糖、脂质等)
(尿素等)
(O2、CO2等)
(胰岛素等)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资料分析讨论题1、2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
(770KPa)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溶液渗透压越低。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资料分析讨论题3
2.酸碱度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 , NaH2PO4/Na2HPO4。
( 7.35-7.45 )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
(770KPa)
资料分析讨论题4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1、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请完成第7页调查表,并做相应思考与分析。
2、预习:第9页实验,尝试对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课外预习与调查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生物必修3
2.酸碱度
( 7.35-7.45 )
1.渗透压
(770KPa)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3.温度
(1) 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的不同有微小差异。
(2)同一个人的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不超过1℃)。
(3)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思考与讨论(P5):
食物
O2
CO2 H2O
H2O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养料
O2
循环系统
O2,
养料
组织细胞
O2,养料
泌尿系统
皮肤
CO2,废物
CO2
废物
CO2 H2O
废物
废物
淋巴
血浆 组织液
内环境
外界环境
三、稳态
概念
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细胞
外液 不同点
相同点
存在部位 组织细胞 化学成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血浆中含较多的蛋白质,而
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
很少
血管中
组织间隙
淋巴管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的化学成分相同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HL + NaHCO3 NaL +H2CO3
H2CO3 H2O+CO2
过多的NaHCO3可由肾脏排出,从而缓冲了体内碱性变化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2CO3 2NaHCO3
缓冲对的作用(以H2CO3/NaHCO3为例)
CO2可呼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