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

文档属性

名称 种群的特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5-02 11: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以下描述是种群吗?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
3.海南岛上四季常青的红树林。
4.北京八一湖的野鸭。
5.此时此刻我们所在教室内的全 部学生和老师。
一、种群
1.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2、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种群研究的
核心问题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定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事例:每立方米水体内非洲鲫鱼的数量。
特点: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差异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取样调查法: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1、标志重捕法
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
第二次,捕获34只鼠,有标志鼠15只。
计算种群数量N=?
N:39=34:15
N=88只
动物
总数量调查
2、样方法----植物
(1)确定调查对象 蒲公英
(2)选取样方
(3)计数
(4)计算种群密度
样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2 14 12 10 13 17 11 15
N=
11+13+12+14+12+10+13+17+11+15
10
=12.8
N=13株/m2
(1m2)
定义:
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
例1、1983年,我国平均每千人生出18.62人,我国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是多少?
1.862%
例2、某个有200个个体的种群,在一年中有40个个体死亡,这个种群的年死亡率是多少?
20%
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 指在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出率 指在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发展时期
稳定时期
衰退时期
时间
种群数量
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年龄组成
德国人口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瑞典人口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种群的年龄结构提供了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例如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为急剧增长型,人口还得持续增长几十年,直到2052年人口达到15.39亿的时候才会停止增长,其年龄结构才能转化为稳定型。
资 料
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例: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
性别比例
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迁入
死亡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迁出
预测
影响
决定大小
决定大小
种群数量
种群的特征: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什么?
思考?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常常在一定时期出现“J”型增长
理想条件:
食物(养料)
空间条件充裕
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
Nt=N0 t
增长率= -1
保持不变
=
第二年的数量
第一年的数量
(1)“J”型增长曲线
环境条件有限
种群密度
种内斗争
捕食者
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率
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按一定的比例下降
增长率=0
(2)“S”型增长曲线
种群数量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
迁出
+
+
-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气候、食物、被捕食
传染病、人类活动
……
种群数量
出生
死亡
迁入
迁出
+
+
-
-
种群数量的变化
增长
波动
稳定
下降
5、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例、鱼类的捕捞
害虫的防治
例、蝗虫
二、生物群落
1、概念: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组成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主要是腐生的动物、细菌、真菌
自养生物
光合作用型
化能合成型
异养生物
以活着的动、植物为食
异养生物
以死亡的动、植物为食
3、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成群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例: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_______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______个体多,____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我们
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______政策。
增长
年轻的
年老的
不断增长
计划生育
例:试根据下列我国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
回答:
(1)图形的左右两
边大致对称,表明男
女人数基本平衡,出
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
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Ⅰ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Ⅱ阶段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
是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产生两种精子数目相等,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
出生率迅速增高
出生率不断下降
推行计划生育取得实效
例: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成群
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
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
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
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
同是_______关系。
(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的动物和植物
之外,还生活着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微生物主要
生活在_______里。
(3)下列哪项是一个种群
A.森林中的所有昆虫 B.森林中所有血雉
C.森林中所有苔藓 D.森林中所有树木
(4)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称为  
A.群落的垂直结构 B.种群的垂直结构
C.群落的海拔结构 D.种群的海拔结构
                      
答案:(1)捕食 竞争 (2)细菌 真菌 土壤 (3)B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