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依靠太阳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
生物为维持生命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为什么这些物质亿万年来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
想象一下:呼一口气,许多二氧化碳分子就离开你的身体,进入大气中,想象二氧化碳的去向?
再想象一下:你呼出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是怎样来到你体内的?
感悟: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不断循环的。
生物 群落
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
无机 环境
反复循环
物质循环的概念
这里的物质是指?
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指?
在哪两者之间循环?
1 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一 碳循环
生态系统:
物 质:
循环发生在:
2 物质循环的特点:①全球性
生物圈
化学元素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②往返循环
碳以________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碳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代谢反应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光合作用
CO2
一 碳循环
化能合成作用
碳在无机环境大气中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
CO2
1、
2、
3、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_________形式传递,通过_________、
_________渠道进行传递
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到无机环境
有机物
食物网
一 碳循环
食物链
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化石原料的燃烧
4、
5、
碳以________形式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
CO2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CO2
一 碳循环
6、
7、
一 碳循环
任务一:建立一个碳循环简图
大气中的CO 2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生产者
大气中的CO 2
分解者
消费者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学案P80预习探究 3)
联系
范围
特点
物质形式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项目
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以无机物形式循环
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往复循环、全球性
生物群落各营养级之间
生物圈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
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2)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的动力
(3)图中D 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C 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B D过程是通过______ 作用实现的。碳循环始终与 结合在一起。 (4)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_______________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形式存在。
C
D
B
A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_____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传递是以 _______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 ,B为 。
例、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C、D是生态系统的成分,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
C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光合
呼吸
分解
能量
石油、煤炭等
CO2
CO2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 CO2的方式。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___________和大气之间的循环。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微生物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燃烧
CO2
绿色植物
联系生活
某农户有如下经营模式:
肥料(买) 水稻 猪
肥料(买) 桑 蚕
饲料(买) 鱼
请你根据所学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知识,建立新的经营模式,使农户减少投入,从而增加收入 。 (画出该生态系的结构模型)
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关系:
粪
叶
粪尿
茎叶加工物
粪
塘泥
粪尿
粪尿
鱼粉
蚕
水稻
猪
鱼
桑
提示:将废料变原料,能量多级利用,
物质循环利用。
如果滥伐森林、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破坏碳循环的平衡
大气中CO2含量增加
温室效应
关注社会
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
2、CO2增多的原因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3、温室效应的危害
4.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开发新能源
增大绿化面积
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沿海城市被淹没
农田减少,粮食减产
1、讨论燃烧秸杆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说说你对美国退出京都议书的看法和我国参与签署的意义?
表达你的观点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阅读课本P102,完成学案P80预习探究1、2。(8min完成)
实验假设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落叶是之腐烂
实验组 对土壤高温处理
对照组 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
自变量 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
实验现象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
结论分析 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实验假设
微生物能分解淀粉生成还原糖
实验组 A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
对照组 B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
自变量 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
实验现象 A1 不变蓝
A2 产生砖红色沉淀
B1 变蓝
B2 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结论分析 土壤浸出液中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生成还原糖
课后题答案
一、基础题
1、√ × 2、A 3、B
4、提示:是。因为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的总和,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
5、提示: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使能量更多的流向人类,满足人类的需要为目的的。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这与物质循环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