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群的特征

文档属性

名称 1种群的特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5-02 16:0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学 习 目 标
1、掌握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各特征之 间的关系。
2、明确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什 么 是 种 群?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探究
一个池塘里所有的芦苇能不能称为一个种群 一个班级所有的同学呢?一箱蜜蜂呢?为什么?
种 群 的 特 征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性别比例
  取样
种群在    或    中的个体数量。
不同生物种群的种群密度  ;
同一种群在不同时期的种群密度  。
一、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合作探究)
1.定义:
2,特点:
3.调查方法:
单位面积 单位空间
不同
不同
随机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样方法
样方:面积有大有小,形状有方形、矩形、圆形等。
包括 取样法和 取样法。
五点 等距
样方(1m2) 1 2 3 4 5
株数(株)
密度
7株/m2
7
7
5
9
7
标记重捕法
种群数量∶首次捕获数=二次捕获数∶被标志数
注意事项:
前后两次的捕笼数量和放置地相同;
两次捕捉之间种群数量稳定(无迁移、出生死亡);
标志不会影响生物个体的生存能力等。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定义:
2.特点:
出生率:单位 内出生个体数占 比例。
死亡率:单位  内死亡个体数占    比例。
不同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
同一种群在不同时期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
时间   种群总数
时间 种群总数
不同
不同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定义:
迁入率:单位  内迁入的个体占    的比例。
迁出率:单位  内迁入的个体占    的比例。
时间 种群总数
时间 种群总数
(四) 年龄组成
定义:
类型与特点 :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占种群总数的比例。
类型 年龄段特点 出生和死亡特点 种群密度特点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种群密度减小
出生率<死亡率
成年、老年个体多
种群密度稳定
出生率=死亡率
各年龄期比例适中
种群密度增加
出生率>死亡率
幼年个体多
(五)性别比例
定义:
类型: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
性比大于1:雌  雄(鸡、海豹);
性比等于1:雌  雄(灵长类);
性比小于1:雄  雌(蜜蜂)。
多于
等于
多于
1、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2、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探究
二、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预测
决 定
影响
影 响
直接 影响
巩固练习
【练习1】在对某地麻雀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10只。请计算,该地约有麻雀
A.200只 B.300 C.350 D.400
【练习2】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练习3】农业上应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性个体交配,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A.明显下降 B.明显上升
C.保持稳定 D.越来越大
【练习3】试根据下图所示我国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回答:
(1)图形的左右两边大致对称,表明男女人数基本平衡,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Ⅰ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Ⅱ阶段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1)新生儿中男、女可能性均为50% (2)人口出生率迅速增高 (3)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实效
课外探究
用逐个计数法和样方法调查沧口公园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分析:1、两种调查有什么异同? 
    2、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讨论:比较各小组对同一种群密度的调查
    结 果,就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