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群的数量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2种群的数量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5-02 16:0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学 习 目 标
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2、构建种群增长曲线
3、知道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及变动形势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复习提问:
1.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2.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的什么变化?
二、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预测
决 定
影响
影 响
直接 影响
问题探究
1个细菌分裂一次产生2个细菌
1个细菌分裂两次产生4个细菌
就此分裂下去。如果用N代表细菌的数量,n代表细菌的分裂次数。1个细菌分裂n次后,数量是多少?(用数学式表达)
Nn=2n
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
1、概念:
2、举例
用于描述一个系统或其性质的数学形式。
公式:
【思考1】在生物学研究中包括哪些模型?
物理模型、概念模型等
坐标图
扇形图
3、数学模型构建一般方法 (自学)
4、练习
下面请你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单位为min)的数量,并填入下表,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
时间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细菌数量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细菌的数量
时 间
(1)J型增长曲线
①条件:  条件
气候适宜
理想
食物空间条件充裕
没有敌害
5、应用: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②数学模型:
Nt=N0λt
N0:为种群的起始数量
t :为繁殖代数
Nt:为t代繁殖后种群数量
λ:为种群数量增长倍数
(2)S型增长曲线
①条件:  条件。
②环境容纳量(K值):
③环境阻力(f):
自然
在  不受破坏时,一定
空间中种群数量的  值。
环境
最大
环境阻力大小与    的程度有关。
生存斗争
1.影响因素:
出生

迁入

死亡

迁出

种群
数量
食物
传染病
天敌
地震
洪水
火灾
干旱等
增长 波动 稳定 下降
2、变化形式
1、探究目的
2、使用材料
3、探究步骤
4、计数方法
1、探究目的:
测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2、 使用材料:
酵母菌菌种,液体培养基(灭菌),无菌水,培
养箱,试管、血球计数板、滴管、显微镜等。
①取适量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少许酵母菌,并取少许混合液稀释10倍后进行计数。
②将酵母菌培养液放到培养箱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每个一定时间(如1d),从培养液中取出少许,稀释10倍后进行计数。
④连续测定一段时间(如10d)。
⑤将数据折算出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⑥以培养时间为横轴,以酵母菌数/mL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并绘制曲线。
⑦根据坐标曲线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3、实验步骤:
①中方格内从左上方顺时针计数;
②方格边线取右线和上线;
③酵母菌粘连都要计算;
④芽体超过菌体1/2时单独计数;
⑤总计数大于300。
4、计数方法:
思考题
1、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很可能属于什么类型?
2、你认为影响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形态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S型
接种量、培养基量、温度、pH等。
知识总结
种群数量的变动
建构生物模型的方法
种群增长曲线
种群数量变动
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J型增长曲线
S型增长曲线
变动方式
影响因素
1.下面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
A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 定、下降
B种群的增长一般遵循”J”型增长曲线
C种群的增长一般遵循” S”型增长曲线
D种群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潜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