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
淋巴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吞噬细胞
:体液中的各种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1、皮肤、黏膜的保护作用
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
和吞噬细胞
3、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P36)
(生来就有的,对多数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专门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战斗的过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属哪种免疫?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属哪种免疫?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属哪种免疫?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属哪种免疫?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属哪种免疫?
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属哪种免疫?
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人体
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
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的物质。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特异性免疫反应
异物性
大分子性
特异性
2、抗体
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而成的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如:抗毒素、凝集素等
抗体的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
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所以新生儿在一定时间内可
由于获得母体乳汁内的抗体而获得免疫。
订正:思考讨论三的图解
体液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细胞
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
分泌淋巴因子
1)感应阶段:
(三)体液免疫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
T细胞
B细胞
(识别)
呈递抗原
呈递抗原
使抗原隐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露
刺激
分泌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2)反应阶段:
B细胞
增殖和分化
受抗原刺激
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3)效应阶段:
(三)体液免疫
+ 抗原
浆细胞
合成和分泌
抗体
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其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
抗体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抗原
吞噬细胞
(识别、摄取
处理、呈递)
T细胞
(识别、呈递)
B细胞
(识别)
呈递抗原
呈递抗原
直接刺激
增殖和分化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合成和 分泌
抗体
抗原+
增殖和分化
二次免疫
体液免疫: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分泌淋巴因子
免疫系统的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防卫:机体排斥外源性异物的能力
免疫清除: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死亡和残损 的组织细胞的能力。
免疫监控: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
①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②有几种细胞参与这个过程?
③B细胞受刺激后会分化成什么细胞?
④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起什么作用?
⑤抗体由什么细胞产生?涉及到那些细胞器?其分布、化学本质、作用?
6、有少数抗原可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为什么?
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
吞噬细胞、淋巴T细胞、淋巴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绝大部分分化成浆细胞(效应B细胞)少数分化成记忆B细胞
吞噬细胞:识别抗原并对其进行摄取和处理使之暴露抗原决定簇并呈递给T细胞;在效应阶段吞噬抗体和抗原结合后的沉淀或细胞集团。识别、呈递抗原并分泌淋巴因子。
浆细胞;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主要分布在血清、其次是组织液和外分泌液;球蛋白;
这些抗原的决定簇是暴露在外面的,B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与之表面的受体
直接结合
细胞名称 来 源 功 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识别、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T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来源及其功能
预习检测:1~7:CDBAABA
8、(1)B细胞或者记忆B细胞 T细胞把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抗原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抗原刺激记忆B细胞
(2)球蛋白 效应 血清
(3)4-5-3-2-1 一定的联系 (4)线粒体
1~5ADBDD 6~10DBBAD 11~13DBD
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