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水到哪里去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水到哪里去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1 20:1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利用感觉器官感觉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
3、能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带走一定的热量;
4、能通过实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科学、技术、环境目标: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水的蒸发现象及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水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
教学准备:一块湿布、一杯温水、酒精、玻璃片、温度计、玻璃棒、
教学过程:
一、水到哪里去了?(情景创设和启发谈话)
1、与学生交流,请同学做自我介绍.并请一位同学用湿毛巾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全班同学观察。并思考水到哪里去了?(出示课题)
3、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小组成员交流意见。
5、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小结:水慢慢干了,是因为液体的水变成气体的水蒸气飞散到空气里去了,水慢慢变成了水蒸气的现象叫蒸发。
6、解释我们洗过的衣服为什么会干?
7、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应用,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二、感受水蒸发要吸热
1、让学生用水抹一只手的手背有什么感觉,和另一只手进行比较,并简单记录。
2、互相交流感觉。(引导学生明白水的蒸发要吸收热量)
3、温度计对比实验
出示两只同样的温度计,分别记下当时所显示的温度;将其中一只在温水中蘸一下,取出并仔细观察两只温度计的变化。
这说明什么?
小结:这证明水变成水蒸气要吸热。
4
、解释为什么游泳时,刚从水里出来会感觉有些冷?淋雨后会感觉冷?地面洒水后会感觉凉爽.
5、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蒸发的例子?你还能说出其他液体跑到空气中的例子吗?生举例.
三、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不同
1、学生实验:在左手手背滴一滴水,在右手手背滴一滴酒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的
结论是什么?
2、学生交流:几分钟后,酒精先蒸发完,说明在同样的条件下,酒精蒸发快,水蒸发得慢.
小结: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不一样.
三、研究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学生猜想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同学们已经发现晾晒衣服在利用水的蒸发。那么影响衣物干的快慢的因素有那些?
学生讨论并交流。
2、设计实验方案.
首先让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因素,然后选择几种因素分别设计对比实验。讨论某一个实验是否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清楚对比实验需要控制的条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教师帮学生理清对比实验的思路。)小组成员利用老师给的器件开动脑筋制定方案.如:放在不同的地方;用不用扇子;加不加热;有没有阳光照射等等。
3、实验:酒精蒸发快慢对比小实验.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表格。
4、小组汇报展示.
5、教师总结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水的表面积,空气流动,温度有关。
6、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如:饭店的干手器.电吹风等.
四、发展与创新
农田灌溉时,传统灌溉法和节水新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