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当北京白昼时间最短日,再过10天以后,地球在地球公转轨道的 ( )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线速度最慢处 D、角速度最慢处
【答案解析】1.A
2.2010年12月以下14日,中国国家天文台观察到太阳表面有一个重要太阳活动区,预计可能会有通讯干扰事件发生。据此回答下题。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子出现在太阳色球层
B.耀斑是太阳活动激烈的表现形式
C.太阳活动可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
D.太阳活动可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
【答案解析】2.A
3.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答案解析】3.A
4.地球能固定住大气层,主要原因是( )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D.地球内部升温,通过火山爆发等形式,将地球内部的气体释放出来,自然形成大气层。
【答案解析】4.B
5.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答案解析】5.B
6.右图中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
A.0.11万 km2 B.1.1万 km2
C.11万 km2 D.110万 km2
【答案解析】6.答案:C 首先把该国轮廓近似地看成一个长方形,用刻度尺量出其长和宽,然后根据比例尺,换算出实际的长度和宽度,估算出其国土面积,由于四个选择项数值相差较大,容易区分选择。
7.2008年12月1日傍晚,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木星是月球的卫星
B.金星、木星是太阳的卫星
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D.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
【答案解析】7.答案 C
解析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大,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8.太平洋时间2005年7月3日22时52分(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NASA)重达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在距地球约1.3亿公里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读图回答11---12题
彗星由彗核和彗尾两部分组成,彗尾是冰物质升华而成的,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彗尾最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解析】8.C
9.人类太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八颗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答案解析】9.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火星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地球相似。
10. 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若①②两点同时位于晨线上,则此日②点的昼长时间约为
A、9小时20分 B、14小时40分
C、12小时20分 D、6小时40分
【答案解析】10.A
11.2008年6月2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批准将中山大学学生叶泉志发现的161 715号小行星命名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
“汶川星”应位于( )
A. 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 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⑤之间
【答案解析】11.答案 B
解析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12.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 444千米 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 D.1 823千米
【答案解析】12.答案:C 计算任意一条纬线长是L′=L·cosα(L是赤道长,α是该纬线的度数),那么M、N两点间的实际距离是L′= · 40 000千米·cos 60°≈22 224千米。
13.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处是山谷
B.B处是山地
C.CD处是山脊
D.EF处是山谷
【答案解析】13.答案:A 根据等高线分布判断A处为鞍部,B处是山峰,CD处为山脊,EF处为山谷。
14.冬至日,山东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
该日正午,M峰顶观云亭(高约5米)尖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答案解析】14.C
15.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答案解析】15.答案:D 道路①最长,且山区道路多为“之”字形,不一定是直线;②沿线最高海拔小于350米,而③沿线海拔有超过350米的路段。③线最短。可排除A、B、C。道路①与② 6 000~7 000 m的路段剖面线局部出现平行,部分路段可能重合,故D正确。
16.“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哪一颗
A、水星 B、木星 C、金星 D火星
【答案解析】16.B
二、填空题
17.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
A ;B ;
C ;D 。
(2)说出A、C两点所在的半球:A: 半球、半球;C: 半球、 半球。
(3)A点位于C点的 方向。D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与图中B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与D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答案解析】17.(1)(20°S,110°W ) (50°S,120°W )
(60°N,170°E) (70°N,170°W)
(2)南 西 北 西 (3)东南 西北
(4)(50°S,60°E) (70°S,10°E)
18.读下图甲(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假设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完成下列问题:(提示:先判断经线的经度)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点的日期是 月 日。
(3)A点的地方时应在 时 分至 时 分之间。
(4)图乙中A——E是这一天全球五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据图判断五个地点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图甲 图乙
【答案解析】18.(1)图A点的范围应在两条经线间范围的2/3 (2)7;1 (3)10;40;12;0
(4)纬度由高到低顺序为C、A、B、E、D
0
12
24
0
12
24
0
12
24(小时)
0
12
24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 444千米 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 D.1 823千米
【答案解析】1.答案:C 计算任意一条纬线长是L′=L·cosα(L是赤道长,α是该纬线的度数),那么M、N两点间的实际距离是L′= · 40 000千米·cos 60°≈22 224千米。
2.在晴朗的夜空,我们能看到的一闪即逝的天体和拖着长尾巴的天体是( )
A.月亮和流星 B.月亮和彗星 C.流星和彗星 D.流星和星云
【答案解析】2.C
3.下列选项列出的行星,属于巨行星的是( )
A.木星 B.金星 C.地球 D.天王星
【答案解析】3.解析:九大行星按其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分三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答案:A
4.行星与恒星的最大区别在于( )
A、质量大小
B、发光强度
C、密度大小
D、有无卫星
【答案解析】4.A
5.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其中虚线a、b分别为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两个极值湖泊水位。
关于湖泊所在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
B.地势高、气温低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特点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解析】5.D
6.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答案解析】6.C
7.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A、北回归线上 B、北极圈上 C、南回归线上 D、南极圈上
【答案解析】7.C
8.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答案解析】8.B
9.图中反映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总星系
【答案解析】9.A
10.2010年1月,美国发射的“勇气”号、“机遇”号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读下表相关资料,说明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表1-1-1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大气密度(地球为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时56分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时37分 1.9年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昼夜更替周期长
【答案解析】10.解析:火星和地球外部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火星距离太阳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地球少,因而表面温度较地球低得多。
答案:A
11.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
B、公转方向与其他七大行星不同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答案解析】11.D
12.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题。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解析】12.B
13.右图中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
A.0.11万 km2 B.1.1万 km2
C.11万 km2 D.110万 km2
【答案解析】13.答案:C 首先把该国轮廓近似地看成一个长方形,用刻度尺量出其长和宽,然后根据比例尺,换算出实际的长度和宽度,估算出其国土面积,由于四个选择项数值相差较大,容易区分选择。
14.元旦过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 )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答案解析】14.C
15.北京(北纬40度)某中学,要在楼高为H的楼房背面盖一座新教学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应考虑( )
A、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B、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C、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D、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答案解析】15.D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系里的行星本身不射可见光 B.太阳也只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
C.月球是质量和体积都远小于启明星的天体 D.月球是太阳系中最小的天体
【答案解析】16.D
二、填空题
17.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23分)
(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____,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
(2)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
A.100 m≤H<300 m B.100 m≤H<200 m
C.200 m≤H<300 m D.100 m<H≤300 m
(3)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____山顶。
(4)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支流。
(5)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顶海拔为100米,请你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6)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答案解析】17.【解析】 第(1)题,C位于两山峰之间,是鞍部;结合图中指向标,山脊线E走向大致为南北走向。第(2)题,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n=2,d=100米,求得100 m≤H<300 m。第(3)题,根据A、D之间与B、D之间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知,A、D之间为凸形坡,B、D之间为凹形坡,B处可看到D处的小船。第(4)题,乙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第(5)题,注意要求坝顶海拔100米应画在峡谷处100米等高线之间。第(6)题,结合①②位置,①处海拔高于疗养院应选择①,水可以自流。
【答案】 (1)鞍部 南北走向 (2)A (3)B (4)乙
(5)画图略 (6)① ①路线的水可以自流
18.人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自身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①地球磁场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水能经常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答案解析】18.①—d ②—a ③—c ④—b
解析 地球磁场能使宇宙射线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削弱宇宙射线对地球上生命的伤害。正是由于地球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具有足够的引力把地球上各种气体吸引住,否则,质量和体积太小,它的各种气体将会逃逸到太空,而不存在大气层了。地球与太阳距离适当,所以地球有介于0℃~100℃之间的温度,这是水能在液体状态下存在的温度范围。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伤害。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九大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A.金星 B.木星 C.水星 D.火星
【答案解析】1.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于九大行星有关物理性质比较的了解程度。在此关键是掌握九大行星物理性质的最值。距地球最近的是金星,最远的是冥王星。
答案:A
2.地球上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的地区是( )
A、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的地区 C、北回归线以南,赤道以北的地区
C、南回归线以南,南极圈以北的地区 D、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地区
【答案解析】2.A
3.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答案解析】3.C
4.火星探测器所在天体系统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解析】4.B
5.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解析】5.A
6.鸡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全国各地送来了17副春联,并以各地主持人之口将新春的祝福说了出来.请问送来下面一幅对联的地方是
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A.青海、甘肃 B.江苏、浙江 C.西藏、宁夏 D.四川、湖南
【答案解析】6.A
7.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答案解析】7.A
8.当一艘船舶自西向东越过1800经线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双项)
A、日期减一天,时间不变 B、日期加一天,时间不变
C、日期不变,时间加一小时 D、日期不变,时间也不变
【答案解析】8.AD
9.太阳的主要成分是( )
A.氢和氧 B.氢和氦 C.氧和氮 D.氢和氮
【答案解析】9.B
10.人类探测宇宙空间航行的第一站是( )
A. 火星 B. 木星 C. 月球 D. 金星
【答案解析】10.C
1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地球 ②河外星系 ③天空中飘动的云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陨星 ⑥流星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⑥
【答案解析】11.D
12.太阳活动是 ( )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答案解析】12.C
13.下列各组行星中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序正确的是 ( )
A、金星、木星、冥王星、天王星 B、天王星、土星、火星、地球
C、水星、小行星带、土星、海王星 D、地球、小行星带、火星、木星
【答案解析】13.B
14.2004年元月,“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先后在火星上登陆,读下表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与日平均距离/×106m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大气密度(地球为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02 22 23h56 min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l c02 -23 24h37min 1.9年
科学家们发现火星上的沙尘暴比地球表面强烈,其原因包括 ( )
①沙源丰富②风力更大③没有植被④气候干旱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14.D
15.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七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
A.金星、水星 B.火星、木星 C.金星、火星 D.土星、水星
【答案解析】15.B
16.地球处于一种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指的是( )
①太阳非常稳定 ②九大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九大行星的公转方向、绕日轨道一致 ④小行星的公转方向、绕日轨道与九大行星保持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解析】16.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有关地球之所以有生命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与地球所处的稳定的宇宙环境及地球本身的条件有关。稳定的宇宙环境,包括太阳提供的稳定的光照条件以及九大行星、小行星的公转方向、绕日轨道一致。
答案:C
二、填空题
17.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以下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
(2)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点。第二天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增大的是 点。
(3)该日B点的昼长约 。C、B两点中, 点先看到日出。
【答案解析】17.(1)800w,23026/s (2)B;ACD (3)14时40分左右;B
18.读“地球北极俯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为6月22日太阳光照图,请依据日照方向,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下列各地的地方时是:A_________点,B_______点,D_________点。
(4)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A、B、C三地昼长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5)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答案解析】18.(1)画图略(2分)(2)23°26′N,90°W (2分)(3)24(0) 6 12(3分)
(4)A<C<B A>B>C (2分) (5)B(1分)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条件中,不属于地球自身条件的是( )
A. 地球距日远近适中 B.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 地球上早期形成了海洋 D. 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安全
【答案解析】1.D
2.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5点,则该地的经度为( )
A、115°E B、130°W C、75°E D、165°E
【答案解析】2.C
3.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北方地形平坦工 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小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短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答案解析】3.B
4.在以下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
A.①所在方格 B.②所在方格
C.③所在方格 D.④所在方格
【答案解析】4.C
5.根据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潮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辐射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热量日总量变化图4,读图判断下题。
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小,其原因是
①太阳高度角最小②气温最低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④反射作用最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解析】5.B
6.新京报2009年10月1日报道,国家国防科工局昨日证实,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推迟发射,原因是要结伴去火星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推迟至2011年发射。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表,回答下题。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大气密度地球=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0 1.00 1.00 N2、O2 22 23小时56分钟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小时37分钟 1.9年
太阳系中地球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 )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答案解析】6.D
7.根据你对各类天体系统的认识,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
A.星云 B.月球 C.仙女座 D.太阳系
【答案解析】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定义。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等。而天体系统是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如地月系、太阳系等等。
答案:D
8. 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③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A、秘鲁寒流中上升流的影响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C、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寒流交汇
D、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答案解析】8.B
9.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下题。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答案解析】9.答案:C 对比①②两线,②线路较长,坡度较陡,但跨河流少,修建桥梁少,并且少占耕地;图中无居民点。
10.2010年12月以下14日,中国国家天文台观察到太阳表面有一个重要太阳活动区,预计可能会有通讯干扰事件发生。据此回答下题。
太阳辐射是( )
A.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B.地球内部能量的主要来源
C.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D.地球上产生极光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10.A
11.1986年,当时一个14岁的中学曾观测到哈雷彗星的回归,如果它再次观测到这颗彗星时年龄应该是( )
A.20岁 B.25岁 C.30岁 D.90岁
【答案解析】11.D
12.若下图中S表示太阳,则图示表示的天体系统有 ( )
A.地月系与太阳系 B.太阳系与银河系
C.地月系与银河系 D.太阳系与河外星系
【答案解析】12.A
13.我国三大极地科考站中
A、黄河站自转线速度最大 B、长城站自转角速度最大
C、中山站极夜天数少于极昼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中山站
【答案解析】13.D
14.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人类的家园——地球 B.天空中飘动的白云
C.轮廓模糊的星云 D.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答案解析】14.解析:该题是对天体概念的考查。A选项,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属于天体。B选项属于地球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天体。像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属于人造天体。
答案:B
15.太阳的主要成分是( )
A.氢和氧 B.氢和氦 C.氧和氮 D.氢和氮
【答案解析】15.B
16.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答案解析】16.B
二、填空题
17.太阳能是清洁的新能源,为了环保,我们要减少使用像煤炭这样的常规能源而大力开发新能源。划分下列能源的类别。把编号填入相应的表格。
①石油 ②地热能 ③核能 ④天然气 ⑤风能 ⑥潮汐能
类别 编号
新能源
常规能源
【答案解析】17.②③⑤⑥
①④
18.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图1-1-4),完成下列问题。
图1-1-4
(1)图中表示地球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相邻的两颗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星。
(2)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星。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级天体系统________________,其中较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 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_______,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8.解析:此题以“太阳系模式图”为切入点,考查有关天体系统的层次及九大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相关知识。由图不难分析出,太阳系中包括两种天体系统即地月系和太阳系。熟记九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及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分类可顺利解答第(1)(2)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有三个,此图反映的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产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
答案:(1)C 金星 火星 类地
(2)E F 巨
(3)两 太阳系 太阳 质量巨大
(4)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关系的是( )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上大气层对地面有保温效应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A. 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①③
4.在晴朗的夜空,我们能看到的一闪即逝的天体和拖着长尾巴的天体是( )
A.月亮和流星 B.月亮和彗星 C.流星和彗星 D.流星和星云
5.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二月,海南岛已进入春耕播种时节,而黑龙江仍是一片冰天雪地
B、北半球河流右岸受冲刷,左岸泥沙淤积
C、中国球迷在清晨观看美国当地晚间篮球赛的电视直播
D、一日内学校操场旗杆影子长度要变化
6.2004年元月,“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先后在火星上登陆,读下表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与日平均距离/×106m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大气密度(地球为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02 22 23h56 min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l c02 -23 24h37min 1.9年
科学家们发现火星上的沙尘暴比地球表面强烈,其原因包括 ( )
①沙源丰富②风力更大③没有植被④气候干旱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2008年6月2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批准将中山大学学生叶泉志发现的161 715号小行星命名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
“汶川星”应位于( )
A. 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 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⑤之间
8.下列条件中与地球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大气层
C、太阳日 D、恒星年
9.居住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华侨观看联欢晚会的时间始于当地时间
A.2月8日12时 B.2月7日13时 C.2月8日14时 D.2月9日15时
10.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N、经度为117.2°E、高程为96mm。完成下题。
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11.若下图中的箭头从外向内依次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低纬信风和中纬度盛行西风。其中表示正确的是(双项)
12.地球上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的地区是( )
A、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的地区 C、北回归线以南,赤道以北的地区
C、南回归线以南,南极圈以北的地区 D、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地区
13.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题。
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4. 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若①②两点同时位于晨线上,则此日②点的昼长时间约为
A、9小时20分 B、14小时40分
C、12小时20分 D、6小时40分
15.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
图中⑥点的经度约是
A、1200E B、800W
C、800E D、1800
16.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二、填空题
17.读“地球北极俯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为6月22日太阳光照图,请依据日照方向,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下列各地的地方时是:A_________点,B_______点,D_________点。
(4)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A、B、C三地昼长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5)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18.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23分)
(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____,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
(2)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
A.100 m≤H<300 m B.100 m≤H<200 m
C.200 m≤H<300 m D.100 m<H≤300 m
(3)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____山顶。
(4)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支流。
(5)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顶海拔为100米,请你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6)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1.1 宇宙中的地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D
解析 地球包含在太阳系之内,太阳系包含在银河系之内,而太阳系与河外星系不存在包含和被包含关系。
2.答案 B
解析 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与地球表面的温度高低有关。
3.答案 B
解析 天体系统共分为四级,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两千多亿颗。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而比地月系高两级。
4.C
5.A
6.D
7.答案 B
解析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8.D
9.C
10.B
11.AB
12.A
13.D
14.A
15.C
16.D
二、填空题
17.(1)画图略(2分)(2)23°26′N,90°W (2分)(3)24(0) 6 12(3分)
(4)A<C<B A>B>C (2分) (5)B(1分)
18.【解析】 第(1)题,C位于两山峰之间,是鞍部;结合图中指向标,山脊线E走向大致为南北走向。第(2)题,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n=2,d=100米,求得100 m≤H<300 m。第(3)题,根据A、D之间与B、D之间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知,A、D之间为凸形坡,B、D之间为凹形坡,B处可看到D处的小船。第(4)题,乙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第(5)题,注意要求坝顶海拔100米应画在峡谷处100米等高线之间。第(6)题,结合①②位置,①处海拔高于疗养院应选择①,水可以自流。
【答案】 (1)鞍部 南北走向 (2)A (3)B (4)乙
(5)画图略 (6)① ①路线的水可以自流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星光闪烁的是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是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是流星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答案解析】1.答案 A
解析 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可看到形态各异的天体;闪烁的是恒星,明亮的且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一闪即逝的是流星,轮廓模糊的应是星云。
2.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一定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B、该地位于热带范围
C、该地一定是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 D、此刻的地方时和区时都为12时
【答案解析】2.B
3.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太阳系属于宇宙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B.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
C.太阳系包含两级天体系统
D.地月系是包含在太阳系中的唯一天体系统
【答案解析】3.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有关太阳系的知识。对于选项A,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大致分为四个层次(见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地月系才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对于选项C,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系包含两级天体系统;对于选项B,在太阳系中质量占到如此比重的应该是太阳;对于选项D,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知道,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中,除金星和水星没有卫星之外,其他七大行星均与其卫星构成了同地月系属于同一级的天体系统。
答案:C
4.下列自然资源中只存在于宇宙中而地球上没有的是 ( )
A、太阳能资源 B、空间资源 C、2He D、3He
【答案解析】4.D
5.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题。
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答案解析】5.A
6.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答案解析】6.B
7.对地球影响最激烈的太阳活动是 ( )
A、太阳辐射 B、黑子 C、耀斑 D、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答案解析】7.C
8.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人类的家园——地球 B.天空中飘动的白云
C.轮廓模糊的星云 D.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答案解析】8.解析:该题是对天体概念的考查。A选项,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属于天体。B选项属于地球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天体。像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属于人造天体。
答案:B
9.2004年元月,“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先后在火星上登陆,读下表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与日平均距离/×106m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大气密度(地球为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02 22 23h56 min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l c02 -23 24h37min 1.9年
科学家们发现火星上的沙尘暴比地球表面强烈,其原因包括 ( )
①沙源丰富②风力更大③没有植被④气候干旱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9.D
10.读“中心天体为太阳的天体运行略图”(图1-1-1),完成下题。
图1-1-1
图中共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解析】10.解析:此题通过读图考查太阳系的有关知识。在图中最高一级的中心天体为太阳,所以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地球运转的为月球,地球与月球共同构成了最低一级别的天体系统——地月系。所以此图主要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
答案:B
11.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答案解析】11.B
12.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星光闪烁的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流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解析】12.解析: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可看到形态各异的天体,闪烁的是恒星,明亮的且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一闪即逝的是流星,轮廓模糊的应是星云。
答案:A
13.假若目前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那么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
A、 200多亿个天文单位 B、200多亿千米
C、200多亿光年 D、200多亿年
【答案解析】13.C
14.新京报2009年10月1日报道,国家国防科工局昨日证实,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推迟发射,原因是要结伴去火星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推迟至2011年发射。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表,回答下题。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大气密度地球=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0 1.00 1.00 N2、O2 22 23小时56分钟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小时37分钟 1.9年
太阳系中地球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 )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答案解析】14.D
15.下列选项列出的行星,属于巨行星的是( )
A.木星 B.金星 C.地球 D.天王星
【答案解析】15.解析:九大行星按其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分三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答案:A
16.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题。
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答案解析】16.D
二、填空题
17.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
A ;B ;
C ;D 。
(2)说出A、C两点所在的半球:A: 半球、半球;C: 半球、 半球。
(3)A点位于C点的 方向。D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与图中B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与D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答案解析】17.(1)(20°S,110°W ) (50°S,120°W )
(60°N,170°E) (70°N,170°W)
(2)南 西 北 西 (3)东南 西北
(4)(50°S,60°E) (70°S,10°E)
18.根据下表中地理事物的特征,填出相应地理事物的名称。
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名称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往返移动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答案解析】18.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转偏向力 太阳高度(角)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2010年12月以下14日,中国国家天文台观察到太阳表面有一个重要太阳活动区,预计可能会有通讯干扰事件发生。据此回答下题。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子出现在太阳色球层
B.耀斑是太阳活动激烈的表现形式
C.太阳活动可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
D.太阳活动可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
2.用肉眼可以看到的行星有( )
A.水星、金星、火星 B.木星、土星、火星
C.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D.金星、太阳、月球
3.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下题。
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4.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5.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 )
A.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 B.长江口河道右偏
C.恒星日与太阳日不等长 D.中纬度四季更替
6.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 )
A.埃及 B.德国 C.中国 D.印度
7.若下图中的箭头从外向内依次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低纬信风和中纬度盛行西风。其中表示正确的是(双项)
8.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题。
按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9.下列各组行星分属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的是( )
A.木星和地球 B.木星和天王星 C.金星和海王星 D.火星和土星
10.太阳活动是 ( )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11. 当地时间2005年1月12日下午1时50分左右,一颗名为“深度撞击号”的太空探测器从卡拉维尔角空军航空站发射升空。读“卡拉维尔角位置示意图”。
“深度撞击号”太空探测器发射升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2日14时50分 B、13日2时50分
C、12日0时50分 D、11日12时50分
12.人类探索宇宙的目的是( )
A、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规律 B、研究、认识、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环境
C、地球人口太多,向宇宙转移 D、保护地外文明
13.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14.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七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
A.金星、水星 B.火星、木星 C.金星、火星 D.土星、水星
15.元旦过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 )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1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关系的是( )
二、填空题
17.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
A ;B ;
C ;D 。
(2)说出A、C两点所在的半球:A: 半球、半球;C: 半球、 半球。
(3)A点位于C点的 方向。D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与图中B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与D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18.读下图甲(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假设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完成下列问题:(提示:先判断经线的经度)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点的日期是 月 日。
(3)A点的地方时应在 时 分至 时 分之间。
(4)图乙中A——E是这一天全球五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据图判断五个地点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图甲 图乙
1.1 宇宙中的地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A
2.解析:此题考查知识点一方面是明确所列选项中哪些是行星,另一方面要熟悉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用肉眼可以看到的只能是距离地球比较近的类地行星。选项B中木星和土星尽管体积较大,但为距离地球较远的巨行星,选项C中均为远日行星,选项D中月球虽然我们肉眼可见,但它属于卫星而非行星,太阳是恒星,所以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3.答案:A 结合图中经纬线及等高线的分布判断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
4.D
5.D
6.【解析】B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零时,人口总量达最大值。德国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似,目前呈负增长状态。
7.AB
8.【解析】B,由图甲可知该省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不变,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因此人口仍呈增长趋势。第9题,读图乙可知,1990年未进入老龄化社会(5.59%<7%),到了2000年,该省65岁以上人口比重是7.47%,已超过7%,说明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应在1990~2000年之间。
9.C
10.C
11.B
12.B
13.C
14.B
15.C
16.答案 D
解析 地球包含在太阳系之内,太阳系包含在银河系之内,而太阳系与河外星系不存在包含和被包含关系。
二、填空题
17.(1)(20°S,110°W ) (50°S,120°W )
(60°N,170°E) (70°N,170°W)
(2)南 西 北 西 (3)东南 西北
(4)(50°S,60°E) (70°S,10°E)
18.(1)图A点的范围应在两条经线间范围的2/3 (2)7;1 (3)10;40;12;0
(4)纬度由高到低顺序为C、A、B、E、D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地球上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的地区是( )
A、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的地区 C、北回归线以南,赤道以北的地区
C、南回归线以南,南极圈以北的地区 D、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地区
【答案解析】1.A
2.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图中数字所在地,气候类型相似的是
A、①④ B、④⑤
C、⑤⑦ D、⑥⑦
【答案解析】2.B
3.右图中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
A.0.11万 km2 B.1.1万 km2
C.11万 km2 D.110万 km2
【答案解析】3.答案:C 首先把该国轮廓近似地看成一个长方形,用刻度尺量出其长和宽,然后根据比例尺,换算出实际的长度和宽度,估算出其国土面积,由于四个选择项数值相差较大,容易区分选择。
4.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答案解析】4.B
5.下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解析】5.A
6. 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若①②两点同时位于晨线上,则此日②点的昼长时间约为
A、9小时20分 B、14小时40分
C、12小时20分 D、6小时40分
【答案解析】6.A
7.2010年1月,美国发射的“勇气”号、“机遇”号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读下表相关资料,说明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表1-1-1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大气密度(地球为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时56分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时37分 1.9年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昼夜更替周期长
【答案解析】7.解析:火星和地球外部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火星距离太阳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地球少,因而表面温度较地球低得多。
答案:A
8.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地球 ②河外星系 ③天空中飘动的云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陨星 ⑥流星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⑥
【答案解析】8.D
9.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题。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解析】9.B
10.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答案解析】10.B
11.以下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
A、 星云-----一闪即逝 B、行星-----圆缺多变
C、彗星------拖着长尾 D、月亮-----轮廓模糊
【答案解析】11.C
12.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答案解析】12.A
13.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解析】13.A
14. 图中a、b、c三点表示P点二分二至某时刻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P地位置在圆心处,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
P点的纬度大致是
A、23.50N B、00 C、66.50N D、400N
【答案解析】14.D
15.北京分别位于黄河站、长城站的
A、东南、西北 B、东南、东北
C、西北、东南 D、西南、东北
【答案解析】15.B
16.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
A、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 B、每年都要重合一次
C、两平面夹角最大为66°34′ 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
【答案解析】16.D
二、填空题
17.下图是芬兰1785~1976年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示意图,图中A是1785~1790年数据,B是1825~1830年数据,C是1910~1915年数据,D是1970~1976年数据,请回答问题。
(1)根据A、B、C、D各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的特征判断应属于下列哪种人口增长模式,请把对应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
(2)影响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根本的因素是( )
A.社会福利 B.国家政策
C.生产力水平 D.自然环境
(3)分析示意图中人口死亡率下降后,出生率也在不断下降的原因。
【答案解析】17.(1)原始型(A)、传统型(BC)、现代型(D)
(2)C
(3)伴随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芬兰妇女地位得到提高,传统的生育观念得到较大改变,加之社会福利提高,避孕节育措施的日益普及,使得生育率大大下降。
18.按下列各题的要求,排列地理事物的数码代号。
(1)下列天体与地球的距离,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
①月球 ②太阳 ③人造卫星 ④北极星
(2)下列天体系统,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①太阳系 ②银河系 ③地月系 ④总星系
(3)下列月相在一个农历月(初一至三十)出现的时间,按由早到晚顺序排列
①满月 ②新月 ③下弦月 ④上弦月
(4)下列地点冬至日的昼长,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①长城站 ②漠河 ③曾母暗沙 ④好望角
【答案解析】18.(1)③①②④ (2)④②①③ (3)②④①③ (4)②③④①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24日18时o5分(北京时问),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准确进入探月轨道,ll月8日至10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经受“日凌”干扰的考验。
材料二2010年8月17日凌晨3时“嫦娥一号”遭遇了今年第二次月食,在北京地面控制中心的严密监视下,其顺利通过月食考验。
有关“嫦娥一号”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在奔月征途中,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B.其在奔月征途中,可能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奔月途中其属于天体
D.其将在月球上探寻到存在生命的证据
【答案解析】1.D
2.根据你对各类天体系统的认识,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
A.星云 B.月球 C.仙女座 D.太阳系
【答案解析】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定义。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等。而天体系统是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如地月系、太阳系等等。
答案:D
3.人类探测宇宙空间航行的第一站是( )
A. 火星 B. 木星 C. 月球 D. 金星
【答案解析】3.C
4.“双星计划”中的“双星”包括两颗小卫星——探测一号、二号卫星。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扰动触发磁层空间暴和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进而建立磁层空间暴的物理模型,监测地球空间环境动态,为空间活动安全及维护人类自下而上的环境提供数据和相应对策。实施“双星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研究太阳活动规律
B、了解磁层空间暴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
C、减少空间暴及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对地球表面人类活动的影响
D、保护人类空间活动安全及维护人类生存环境
【答案解析】4.D
5.2003年8月27日“火星冲日”时,下图中能反映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
【答案解析】5.A
6.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N、经度为117.2°E、高程为96mm。完成下题。
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答案解析】6.B
7.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上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③地球上的气温适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A.①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解析】7.解析:本题从一个侧面考查地球上有生命的条件。地球上有生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的条件有关。地球在太阳系中处于“恰当”的位置,这种位置使地球表面保持适宜的温度,再加上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所以才能有了水的“三态”。
答案:B
8.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答案解析】8.C
9.鸡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全国各地送来了17副春联,并以各地主持人之口将新春的祝福说了出来.请问送来下面一幅对联的地方是
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A.青海、甘肃 B.江苏、浙江 C.西藏、宁夏 D.四川、湖南
【答案解析】9.A
10.在下列的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答案解析】10.D
1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上大气层对地面有保温效应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解析】11.答案 B
解析 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与地球表面的温度高低有关。
12.用肉眼可以看到的行星有( )
A.水星、金星、火星 B.木星、土星、火星
C.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D.金星、太阳、月球
【答案解析】12.解析:此题考查知识点一方面是明确所列选项中哪些是行星,另一方面要熟悉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用肉眼可以看到的只能是距离地球比较近的类地行星。选项B中木星和土星尽管体积较大,但为距离地球较远的巨行星,选项C中均为远日行星,选项D中月球虽然我们肉眼可见,但它属于卫星而非行星,太阳是恒星,所以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13. 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③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A、秘鲁寒流中上升流的影响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C、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寒流交汇
D、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答案解析】13.B
14.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答案解析】14.【解析】C 为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
15.下列自然资源中只存在于宇宙中而地球上没有的是 ( )
A、太阳能资源 B、空间资源 C、2He D、3He
【答案解析】15.D
16.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题。
材料一: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太阳、月亮及太阳系除地球外的八大行星相对于地球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状。
图1-1-3 “十字连星”示意图?
材料二:“恐怖大十字”邪说创始人日本的五岛勉宣布:大十字图案是最凶的预兆,届时“恐怖大十字”将从天而降,地球将发生大地震、火山大爆发、海水被煮沸、大气中充满有毒烟雾,等等,人们将遭受一场毁灭性的劫难。
图中天体D、F分别是( )
A.火星、土星 B.土星、天王星
C.天王星、冥王星 D.冥王星、海王星
【答案解析】16.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九大行星及与太阳相对位置的掌握程度。可据九大行星距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来确定D为冥王星,F为海王星。
答案:D
二、填空题
17.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图1-1-4),完成下列问题。
图1-1-4
(1)图中表示地球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相邻的两颗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星。
(2)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星。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级天体系统________________,其中较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 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_______,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7.解析:此题以“太阳系模式图”为切入点,考查有关天体系统的层次及九大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相关知识。由图不难分析出,太阳系中包括两种天体系统即地月系和太阳系。熟记九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及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分类可顺利解答第(1)(2)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有三个,此图反映的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产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
答案:(1)C 金星 火星 类地
(2)E F 巨
(3)两 太阳系 太阳 质量巨大
(4)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B ,D 。
(2)写出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代表字母: 、 。
(3)小行星带位于 和 (字母)轨道之间。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 向 .而且轨道面几乎在 .公转周期最长的是 (字母)。
【答案解析】18.(1)金星 火星 (2)B D (3)D E (4)西 东 同一平面上 H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下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答案解析】1.答案:C 根据陡崖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此处n=2,d=200米)求得200米≤H<600米,故选C。
2.冬至日,山东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
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解析】2.B
3.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答案解析】3.A
4.2010年1月,美国发射的“勇气”号、“机遇”号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读下表相关资料,说明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表1-1-1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大气密度(地球为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时56分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时37分 1.9年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昼夜更替周期长
【答案解析】4.解析:火星和地球外部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火星距离太阳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地球少,因而表面温度较地球低得多。
答案:A
5.2010年12月以下14日,中国国家天文台观察到太阳表面有一个重要太阳活动区,预计可能会有通讯干扰事件发生。据此回答下题。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子出现在太阳色球层
B.耀斑是太阳活动激烈的表现形式
C.太阳活动可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
D.太阳活动可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
【答案解析】5.A
6.图中a、b、c三点表示P点二分二至某时刻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P地位置在圆心处,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
当太阳位于c点时
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 B、长江下游进入汛期
C、华北平原收割小麦 D、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解析】6.D
7.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题。
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答案解析】7.B
8.2010年12月以下14日,中国国家天文台观察到太阳表面有一个重要太阳活动区,预计可能会有通讯干扰事件发生。据此回答下题。
太阳辐射是( )
A.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B.地球内部能量的主要来源
C.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D.地球上产生极光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8.A
9.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太阳系属于宇宙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B.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
C.太阳系包含两级天体系统
D.地月系是包含在太阳系中的唯一天体系统
【答案解析】9.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有关太阳系的知识。对于选项A,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大致分为四个层次(见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地月系才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对于选项C,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系包含两级天体系统;对于选项B,在太阳系中质量占到如此比重的应该是太阳;对于选项D,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知道,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中,除金星和水星没有卫星之外,其他七大行星均与其卫星构成了同地月系属于同一级的天体系统。
答案:C
10.居住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华侨观看联欢晚会的时间始于当地时间
A.2月8日12时 B.2月7日13时 C.2月8日14时 D.2月9日15时
【答案解析】10.C
11.太平洋时间2005年7月3日22时52分(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NASA)重达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在距地球约1.3亿公里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读图回答11---12题
彗星由彗核和彗尾两部分组成,彗尾是冰物质升华而成的,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彗尾最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解析】11.C
12.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一定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B、该地位于热带范围
C、该地一定是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 D、此刻的地方时和区时都为12时
【答案解析】12.B
13.地球能固定住大气层,主要原因是( )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D.地球内部升温,通过火山爆发等形式,将地球内部的气体释放出来,自然形成大气层。
【答案解析】13.B
14. 当地时间2005年1月12日下午1时50分左右,一颗名为“深度撞击号”的太空探测器从卡拉维尔角空军航空站发射升空。读“卡拉维尔角位置示意图”。
“深度撞击号”太空探测器发射升空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B、图中E河流正值一年中的丰水期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地球公转速度接近一年中的最大值
【答案解析】14.D
15.读“中心天体为太阳的天体运行略图”(图1-1-1),完成下题。
图1-1-1
图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恒星
【答案解析】15.解析:此题考查天体系统,以及有关中心天体的知识。图中包括两级天体系统,较高一级为太阳系,较低一级天体系统为地月系,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为地球。
答案:B
16.最近国际天文学界投票决定不再把太阳系中的哪颗星列为行星 ( )
A.天王星 B.冥王星 C.海王星 D.土星
【答案解析】16.B
二、填空题
17.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数字填在适当的方格中。
(1)原始海洋形成 (2)日地距离适中 (3)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4)水
(5)太阳日照时间不长(6)地球所处太阳系有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
(7 )适宜的温度 (8)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9)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答案解析】17.自上而下、自左向右依次为(7)(8)(4);(6)(9);(2)(5)(3)(1)
18.按下列各题的要求,排列地理事物的数码代号。
(1)下列天体与地球的距离,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
①月球 ②太阳 ③人造卫星 ④北极星
(2)下列天体系统,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①太阳系 ②银河系 ③地月系 ④总星系
(3)下列月相在一个农历月(初一至三十)出现的时间,按由早到晚顺序排列
①满月 ②新月 ③下弦月 ④上弦月
(4)下列地点冬至日的昼长,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①长城站 ②漠河 ③曾母暗沙 ④好望角
【答案解析】18.(1)③①②④ (2)④②①③ (3)②④①③ (4)②③④①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成员9月23日正午(地方时)在A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55030/,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下列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有凌汛现象
B、此时该河流处于汛期
C、该河段水流自西向东
D、该河段水流自东向西
【答案解析】1.D
2.图中a、b、c三点表示P点二分二至某时刻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P地位置在圆心处,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
当太阳位于c点时
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 B、长江下游进入汛期
C、华北平原收割小麦 D、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解析】2.D
3.地球能固定住大气层,主要原因是( )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D.地球内部升温,通过火山爆发等形式,将地球内部的气体释放出来,自然形成大气层。
【答案解析】3.B
4.北京(北纬40度)某中学,要在楼高为H的楼房背面盖一座新教学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应考虑( )
A、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B、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C、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D、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答案解析】4.D
5.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题。
材料一: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太阳、月亮及太阳系除地球外的八大行星相对于地球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状。
图1-1-3 “十字连星”示意图?
材料二:“恐怖大十字”邪说创始人日本的五岛勉宣布:大十字图案是最凶的预兆,届时“恐怖大十字”将从天而降,地球将发生大地震、火山大爆发、海水被煮沸、大气中充满有毒烟雾,等等,人们将遭受一场毁灭性的劫难。
图中天体D、F分别是( )
A.火星、土星 B.土星、天王星
C.天王星、冥王星 D.冥王星、海王星
【答案解析】5.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九大行星及与太阳相对位置的掌握程度。可据九大行星距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来确定D为冥王星,F为海王星。
答案:D
下图是北纬400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6.图中a、b、c、d分别代表地平圈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解析】6.A
下图是北纬400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7.有关K、L、M所对应的日期说法正确的是
A、K——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
B、L——江苏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C、M——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L——长江口外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答案解析】7.A
8.行星与恒星的最大区别在于( )
A、质量大小
B、发光强度
C、密度大小
D、有无卫星
【答案解析】8.A
9. 图中a、b、c三点表示P点二分二至某时刻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P地位置在圆心处,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
依据上题结论可以判断出P地气候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解析】9.B
10.冬至日,山东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读图回答下题。
该日正午,M峰顶观云亭(高约5米)尖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答案解析】10.C
11.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人类的家园——地球 B.天空中飘动的白云
C.轮廓模糊的星云 D.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答案解析】11.解析:该题是对天体概念的考查。A选项,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属于天体。B选项属于地球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天体。像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属于人造天体。
答案:B
12.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下题。
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答案解析】12.答案:A 结合图中经纬线及等高线的分布判断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
13.目前人类已经到达的天体是;
A 、火星 B、月球 C、太阳 D、金星
【答案解析】13.B
14.下列选项列出的行星,属于巨行星的是( )
A.木星 B.金星 C.地球 D.天王星
【答案解析】14.解析:九大行星按其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分三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答案:A
15.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答案解析】15.【解析】C 为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
16.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题。
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答案解析】16.B
二、填空题
17.读“地球北极俯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为6月22日太阳光照图,请依据日照方向,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下列各地的地方时是:A_________点,B_______点,D_________点。
(4)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A、B、C三地昼长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5)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答案解析】17.(1)画图略(2分)(2)23°26′N,90°W (2分)(3)24(0) 6 12(3分)
(4)A<C<B A>B>C (2分) (5)B(1分)
18.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
A ;B ;
C ;D 。
(2)说出A、C两点所在的半球:A: 半球、半球;C: 半球、 半球。
(3)A点位于C点的 方向。D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与图中B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与D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答案解析】18.(1)(20°S,110°W ) (50°S,120°W )
(60°N,170°E) (70°N,170°W)
(2)南 西 北 西 (3)东南 西北
(4)(50°S,60°E) (70°S,10°E)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
C.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D.金星属于巨行星
【答案解析】1.答案 C
解析 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左邻右舍是水星和地球,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2.2004年元月,“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先后在火星上登陆,读下表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与日平均距离/×106m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大气密度(地球为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02 22 23h56 min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l c02 -23 24h37min 1.9年
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昼夜更替周期长
【答案解析】2.A
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24日18时o5分(北京时问),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准确进入探月轨道,ll月8日至10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经受“日凌”干扰的考验。
材料二2010年8月17日凌晨3时“嫦娥一号”遭遇了今年第二次月食,在北京地面控制中心的严密监视下,其顺利通过月食考验。
有关“嫦娥一号”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在奔月征途中,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B.其在奔月征途中,可能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奔月途中其属于天体
D.其将在月球上探寻到存在生命的证据
【答案解析】3.D
4.冬至日,山东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
该日正午,M峰顶观云亭(高约5米)尖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答案解析】4.C
5.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答案解析】5.C
6.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二月,海南岛已进入春耕播种时节,而黑龙江仍是一片冰天雪地
B、北半球河流右岸受冲刷,左岸泥沙淤积
C、中国球迷在清晨观看美国当地晚间篮球赛的电视直播
D、一日内学校操场旗杆影子长度要变化
【答案解析】6.A
下图是北纬400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7.图中a、b、c、d分别代表地平圈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解析】7.A
8.2008年12月1日傍晚,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组成“笑脸”的天体的是( )
A.总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解析】8.答案 D
解析 河外星系不包含地球。
9.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解析】9.D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24日18时o5分(北京时问),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准确进入探月轨道,ll月8日至10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经受“日凌”干扰的考验。
材料二2010年8月17日凌晨3时“嫦娥一号”遭遇了今年第二次月食,在北京地面控制中心的严密监视下,其顺利通过月食考验。
有关材料中所呈现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是地球的惟一卫星
B.包含三级天体系统
C.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嫦娥一号”奔月途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答案解析】10.C
11.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四季变化
【答案解析】11.B
12.若下图中的箭头从外向内依次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低纬信风和中纬度盛行西风。其中表示正确的是(双项)
【答案解析】12.AB
13.若热带较现在的范围扩大2个纬度,则黄赤交角为
A、23026′ B.24026′ C.25026′ D.21026′
【答案解析】13.B
14.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图1),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
A.6时 B.4时30分
C.7时 D.5时30分
【答案解析】14.B
15.九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 )
A.地球 B.水星 C.木星 D.土星
【答案解析】15.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于九大行星有关物理性质比较的知识,在此关键是掌握九大行星物理性质的最值即可,九大行星中地球只有一颗卫星即月球,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火星两颗,木星最多有61颗,再其次为土星31颗,天王星21颗,海王星11颗,冥王星也是只有一颗。所以正解答案为选项C。
答案:C
16.地球表面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大小是由( )
A、人为规定的 B、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的
C、地球的球体形状大小造成的 D、地球自转造成的
【答案解析】16.B
二、填空题
17.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以下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
(2)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点。第二天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增大的是 点。
(3)该日B点的昼长约 。C、B两点中, 点先看到日出。
【答案解析】17.(1)800w,23026/s (2)B;ACD (3)14时40分左右;B
18.根据下表中地理事物的特征,填出相应地理事物的名称。
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名称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往返移动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答案解析】18.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转偏向力 太阳高度(角)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新华社巴黎2009年1月20日电: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存在的大量水冰纯度很高,这说明了( )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
B.火星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
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
2.人类探索宇宙的目的是( )
A、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规律 B、研究、认识、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环境
C、地球人口太多,向宇宙转移 D、保护地外文明
3.若在东经160°、南纬28°沿东经160°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300千米,落弹点将可能在( )
A.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B.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北半球热带地区
4.若热带较现在的范围扩大2个纬度,则黄赤交角为
A、23026′ B.24026′ C.25026′ D.21026′
5.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6.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24日18时o5分(北京时问),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准确进入探月轨道,ll月8日至10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经受“日凌”干扰的考验。
材料二2010年8月17日凌晨3时“嫦娥一号”遭遇了今年第二次月食,在北京地面控制中心的严密监视下,其顺利通过月食考验。
“日凌”时,太阳、探测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巧在一条直线上;月食时,月球及卫星将处在地球的阴影中。“日凌”、月食对“嫦娥一号”卫星的主要影响,正确的是
① 日凌时,太阳产生的强大电磁波干扰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可能造成通讯中断
② ②日凌时,太阳色球层的耀斑可能会击穿卫星通讯设备
③ ③月食时,卫星外温度会急剧下降,导致卫星温度很低
④ ④月食时,卫星会因缺少阳光而能源不足
⑤ ⑤日凌时,卫星温度会很高,月食时月球对卫星的引力会减小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7.对地球影响最激烈的太阳活动是 ( )
A、太阳辐射 B、黑子 C、耀斑 D、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8.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
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9.冬至日,山东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
A、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 B、每年都要重合一次
C、两平面夹角最大为66°34′ 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
11.新京报2009年10月1日报道,国家国防科工局昨日证实,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推迟发射,原因是要结伴去火星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推迟至2011年发射。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表,回答下题。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大气密度地球=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0 1.00 1.00 N2、O2 22 23小时56分钟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小时37分钟 1.9年
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12.假若目前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那么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
A、 200多亿个天文单位 B、200多亿千米
C、200多亿光年 D、200多亿年
1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
A、水星与木星之间 B、木星与水星轨道星之间
C、火星与木星之间 D、木星与火星轨道星之间
14.右图中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
A.0.11万 km2 B.1.1万 km2
C.11万 km2 D.110万 km2
15. 图中a、b、c三点表示P点二分二至某时刻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P地位置在圆心处,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
P点的纬度大致是
A、23.50N B、00 C、66.50N D、400N
16.下列哪一类天体与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有着密切的关系( )
A.小行星 B.星际物质 C.彗星 D.九大行星
二、填空题
17.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
A ;B ;
C ;D 。
(2)说出A、C两点所在的半球:A: 半球、半球;C: 半球、 半球。
(3)A点位于C点的 方向。D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与图中B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与D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B ,D 。
(2)写出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代表字母: 、 。
(3)小行星带位于 和 (字母)轨道之间。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 向 .而且轨道面几乎在 .公转周期最长的是 (字母)。
1.1 宇宙中的地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 生命是否存在主要考虑以下条件:①是否有液态水;②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③有适宜的温度。火星上有水冰存在,只能说明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2.B
3.A
4.B
5.B
6.D
7.C
8.D
9.B
10.D
11.A
12.C
13.D
14.答案:C 首先把该国轮廓近似地看成一个长方形,用刻度尺量出其长和宽,然后根据比例尺,换算出实际的长度和宽度,估算出其国土面积,由于四个选择项数值相差较大,容易区分选择。
15.D
16.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于社会时事问题和地理知识关系的思考,当狮子座流星雨的母体彗星—坦普尔—塔特尔彗星飞临近日点时,由于太阳光的照射,使得彗星母体上冰物质升华,迸射出无数彗星尘粒或碎片。在坦普尔—塔特尔彗星回归时,这些尘粒与地球大气层发生摩擦、燃烧,形成人们常见的狮子座流星雨。
答案:C
二、填空题
17.(1)(20°S,110°W ) (50°S,120°W )
(60°N,170°E) (70°N,170°W)
(2)南 西 北 西 (3)东南 西北
(4)(50°S,60°E) (70°S,10°E)
18.(1)金星 火星 (2)B D (3)D E (4)西 东 同一平面上 H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 )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
【答案解析】1.B
2.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图中数字所在地,气候类型相似的是
A、①④ B、④⑤
C、⑤⑦ D、⑥⑦
【答案解析】2.B
3.根据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潮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辐射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热量日总量变化图4,读图判断下题。
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小,其原因是
①太阳高度角最小②气温最低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④反射作用最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解析】3.B
4.2010年12月以下14日,中国国家天文台观察到太阳表面有一个重要太阳活动区,预计可能会有通讯干扰事件发生。据此回答下题。
太阳辐射是( )
A.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B.地球内部能量的主要来源
C.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D.地球上产生极光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4.A
5.若下图中的箭头从外向内依次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低纬信风和中纬度盛行西风。其中表示正确的是(双项)
【答案解析】5.AB
6.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
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答案解析】6.D
7.下列自然资源中只存在于宇宙中而地球上没有的是 ( )
A、太阳能资源 B、空间资源 C、2He D、3He
【答案解析】7.D
8.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答案解析】8.D
9.2008年6月2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批准将中山大学学生叶泉志发现的161 715号小行星命名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
“汶川星”应位于( )
A. 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 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⑤之间
【答案解析】9.答案 B
解析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10.下列各组行星分属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的是( )
A.木星和地球 B.木星和天王星 C.金星和海王星 D.火星和土星
【答案解析】10.C
11.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题。
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答案解析】11.A
12.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答案解析】12.B
13.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观察照片(下图)
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A. 正北 0:00 B. 正北 12:00
C. 正南 0:00 D. 正南 12:00
【答案解析】13.A
14.若在东经160°、南纬28°沿东经160°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300千米,落弹点将可能在( )
A.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B.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北半球热带地区
【答案解析】14.A
15.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答案解析】15.C
16.2010年1月,美国发射的“勇气”号、“机遇”号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读下表相关资料,说明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表1-1-1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大气密度(地球为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时56分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时37分 1.9年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昼夜更替周期长
【答案解析】16.解析:火星和地球外部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火星距离太阳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地球少,因而表面温度较地球低得多。
答案:A
二、填空题
17.人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自身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①地球磁场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水能经常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答案解析】17.①—d ②—a ③—c ④—b
解析 地球磁场能使宇宙射线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削弱宇宙射线对地球上生命的伤害。正是由于地球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具有足够的引力把地球上各种气体吸引住,否则,质量和体积太小,它的各种气体将会逃逸到太空,而不存在大气层了。地球与太阳距离适当,所以地球有介于0℃~100℃之间的温度,这是水能在液体状态下存在的温度范围。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伤害。
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 。
(2)从结构特征看,与地球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天体是 、 、 (数字)。
(3)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要从原来的九大行星中清除的是 (数字)。
【答案解析】18.(1)太阳系 (2)⑥ ⑦ ⑧ (3)①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 )
A.埃及 B.德国 C.中国 D.印度
2.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3.当北京白昼时间最短日,再过10天以后,地球在地球公转轨道的 ( )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线速度最慢处 D、角速度最慢处
4.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题。
材料一: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太阳、月亮及太阳系除地球外的八大行星相对于地球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状。
图1-1-3 “十字连星”示意图?
材料二:“恐怖大十字”邪说创始人日本的五岛勉宣布:大十字图案是最凶的预兆,届时“恐怖大十字”将从天而降,地球将发生大地震、火山大爆发、海水被煮沸、大气中充满有毒烟雾,等等,人们将遭受一场毁灭性的劫难。
2010年1月14日,由欧、美、意三大航天机构共同研制的“惠更斯”号探测器成功对图中某颗行星的卫星进行了探测,这颗行星是( )
A.C行星 B.D行星 C.E行星 D.F行星
5.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6.地球能固定住大气层,主要原因是( )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D.地球内部升温,通过火山爆发等形式,将地球内部的气体释放出来,自然形成大气层。
7.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8.2003年8月27日“火星冲日”时,下图中能反映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
9.图中反映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总星系
10.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四季变化
11.下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12.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5月1日 B、 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13.用肉眼可以看到的行星有( )
A.水星、金星、火星 B.木星、土星、火星
C.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D.金星、太阳、月球
14.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
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15.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
A.1.2 ℃ B.1.2 ℃~2.4 ℃
C.2.4 ℃~4.8 ℃ D.0 ℃~2.4 ℃
16. 当地时间2005年1月12日下午1时50分左右,一颗名为“深度撞击号”的太空探测器从卡拉维尔角空军航空站发射升空。读“卡拉维尔角位置示意图”。
“深度撞击号”太空探测器发射升空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B、图中E河流正值一年中的丰水期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地球公转速度接近一年中的最大值
二、填空题
17.将下列事物的代号,根据其内在因果联系,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A.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处在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
D.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E.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F.积和质量适中
G.适宜的温度
H.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太大
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B ,D 。
(2)写出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代表字母: 、 。
(3)小行星带位于 和 (字母)轨道之间。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 向 .而且轨道面几乎在 .公转周期最长的是 (字母)。
1.1 宇宙中的地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B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零时,人口总量达最大值。德国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似,目前呈负增长状态。
2.D
3.A
4.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社会热点问题——人类对于宇宙空间探索,特别是对于宇宙生命探索的关注和了解情况。“惠更斯”号探测器对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进行成功探测。
答案:C
5.答案:B 使用大型运输车运输重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选择坡度小的道路,以保证运输安全。读图可知①在三条道路中是起伏最小的。
6.B
7.答案:D 道路①最长,且山区道路多为“之”字形,不一定是直线;②沿线最高海拔小于350米,而③沿线海拔有超过350米的路段。③线最短。可排除A、B、C。道路①与② 6 000~7 000 m的路段剖面线局部出现平行,部分路段可能重合,故D正确。
8.A
9.A
10.B
11.答案:C 根据陡崖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此处n=2,d=200米)求得200米≤H<600米,故选C。
12.B
13.解析:此题考查知识点一方面是明确所列选项中哪些是行星,另一方面要熟悉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用肉眼可以看到的只能是距离地球比较近的类地行星。选项B中木星和土星尽管体积较大,但为距离地球较远的巨行星,选项C中均为远日行星,选项D中月球虽然我们肉眼可见,但它属于卫星而非行星,太阳是恒星,所以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14.D
15.答案:D 结合图中等高距判断图中左侧山峰海拔高度大于1 200米,小于1 400米,B山峰海拔大于1 000米,小于1 200米,故两山峰高度差大于0米,小于400米,故温差为0 ℃~2.4 ℃。
16.D
二、填空题
1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地球在宇宙中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较稳定和安全的,地球自身又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有利条件,也就使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物质。
答案:见下图所示。
18.(1)金星 火星 (2)B D (3)D E (4)西 东 同一平面上 H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距日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
B.没有液态水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昼夜交替周期长
【答案解析】1.答案 A
解析 火星与地球相比距日较远,获得太阳辐射比地球少。
2.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答案解析】2.A
3.读“中心天体为太阳的天体运行略图”(图1-1-1),完成下题。
图1-1-1
图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恒星
【答案解析】3.解析:此题考查天体系统,以及有关中心天体的知识。图中包括两级天体系统,较高一级为太阳系,较低一级天体系统为地月系,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为地球。
答案:B
4.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
A.赤道以南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答案解析】4.D
5.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
图中⑥点的经度约是
A、1200E B、800W
C、800E D、1800
【答案解析】5.C
6.下列有关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条件中,不属于地球自身条件的是( )
A. 地球距日远近适中 B.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 地球上早期形成了海洋 D. 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安全
【答案解析】6.D
7.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两颗行星的轨道之间( )
A.金星和地球 B.水星和金星 C.地球和火星 D.木星和火星
【答案解析】7.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于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和其他类型天体位置关系的有关知识。可从“火”“木”不容,以小行星带相隔来形象记忆。
答案:D
8.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题。
按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答案解析】8.【解析】B,由图甲可知该省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不变,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因此人口仍呈增长趋势。第9题,读图乙可知,1990年未进入老龄化社会(5.59%<7%),到了2000年,该省65岁以上人口比重是7.47%,已超过7%,说明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应在1990~2000年之间。
9.下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比②地海拔高,坡度大
B.①地比②地海拔低,坡度小
C.③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D.③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
【答案解析】9.答案:C ①地位于②地西面,由乙图知沿EF自西向东地势降低,且OE的坡度小于OF的坡度,故①地比②地海拔高,坡度小;③位于O的东面,④位于O的南面,故③位于④的东北方向。
10.若下图中S表示太阳,则图示表示的天体系统有 ( )
A.地月系与太阳系 B.太阳系与银河系
C.地月系与银河系 D.太阳系与河外星系
【答案解析】10.A
11.我国三大极地科考站中
A、黄河站自转线速度最大 B、长城站自转角速度最大
C、中山站极夜天数少于极昼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中山站
【答案解析】11.D
12.下列关于天体与天体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吴刚折桂”的传说反映的最小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
B、“牛郎织女”的传说反映牛郎星与织女星在同一天体系统中
C、人们所能观测到的恒星都属于银河系
D、“扫帚星”是太阳系中的一种天体
【答案解析】12.C
13. 图中a、b、c三点表示P点二分二至某时刻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P地位置在圆心处,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
P点的纬度大致是
A、23.50N B、00 C、66.50N D、400N
【答案解析】13.D
下图是北纬400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14.有关K、L、M所对应的日期说法正确的是
A、K——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
B、L——江苏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C、M——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L——长江口外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答案解析】14.A
15.当北京白昼时间最短日,再过10天以后,地球在地球公转轨道的 ( )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线速度最慢处 D、角速度最慢处
【答案解析】15.A
16.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答案解析】16.B
二、填空题
17.下为半球图,图示时刻全球两天日期范围各占一半。读图回答:
(1)图中M点在 洋,其昼长为 时;N在 洲。
(2)由图可知,如果M点是22日,则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
(3)此后的几天中,地球公转速度将逐渐 (加快、减慢)。
(4)图中M点在N点的 方向。
A处是 线(晨、昏),它是 走向。
(5)图示时间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
(6)在图中用斜线画出西半球属于夜晚的部分。
【答案解析】17.(1)大西洋;14;北美 (2)12;23;8 (3)变慢 (4)东南方向;晨;西北东南 (5)23026/N,1800 (6)在图上找到200W和1600E
18.读“天体系统图”(图1-1-2),完成下列问题。
图1-1-2
(1)A为系__________________,小行星所属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图,“水的行星”,所在的最低一级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图。其中心天体__________________是。
(2)B为__________________系,其直径约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天体系统的层次。
【答案解析】18.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天体系统的名称、分类及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天体系统共分四个层次,级别越高,其范围越广,天体的数目越多。其中A为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依次B为银河系,C为太阳系,D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答案:(1)总星 C D 地球
(2)银河 8万光年
(3)如下图所示: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太阳系属于宇宙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B.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
C.太阳系包含两级天体系统
D.地月系是包含在太阳系中的唯一天体系统
2.最近国际天文学界投票决定不再把太阳系中的哪颗星列为行星 ( )
A.天王星 B.冥王星 C.海王星 D.土星
3.人类探测宇宙空间航行的第一站是( )
A. 火星 B. 木星 C. 月球 D. 金星
4.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5点,则该地的经度为( )
A、115°E B、130°W C、75°E D、165°E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火星也会出现“凌日”现象
B、可以直接用裸眼观测到“凌日”现象
C、金星凌日”比“水星凌日”更便于观测
D、八大行星均可发生“凌日”现象
6.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一定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B、该地位于热带范围
C、该地一定是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 D、此刻的地方时和区时都为12时
7.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8.2月8日这一天,南京(320N)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
A.580 B.700 C.81.50 D.450
9.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 444千米 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 D.1 823千米
10. 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③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A、秘鲁寒流中上升流的影响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C、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寒流交汇
D、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11.下列关于天体与天体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吴刚折桂”的传说反映的最小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
B、“牛郎织女”的传说反映牛郎星与织女星在同一天体系统中
C、人们所能观测到的恒星都属于银河系
D、“扫帚星”是太阳系中的一种天体
12.太阳活动是 ( )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13.地球上具有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主要有( )
①适当的地球自转周期 ②适当的体积和质量 ③适当的日地距离 ④适当的公转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15.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A. 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①③
16.下列哪一类天体与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有着密切的关系( )
A.小行星 B.星际物质 C.彗星 D.九大行星
二、填空题
17.下为半球图,图示时刻全球两天日期范围各占一半。读图回答:
(1)图中M点在 洋,其昼长为 时;N在 洲。
(2)由图可知,如果M点是22日,则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
(3)此后的几天中,地球公转速度将逐渐 (加快、减慢)。
(4)图中M点在N点的 方向。
A处是 线(晨、昏),它是 走向。
(5)图示时间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
(6)在图中用斜线画出西半球属于夜晚的部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以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 ℃;更远的三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 ℃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上文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不适当,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1.1 宇宙中的地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有关太阳系的知识。对于选项A,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大致分为四个层次(见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地月系才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对于选项C,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系包含两级天体系统;对于选项B,在太阳系中质量占到如此比重的应该是太阳;对于选项D,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知道,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中,除金星和水星没有卫星之外,其他七大行星均与其卫星构成了同地月系属于同一级的天体系统。
答案:C
2.B
3.C
4.C
5.C
6.B
7.B
8.D
9.答案:C 计算任意一条纬线长是L′=L·cosα(L是赤道长,α是该纬线的度数),那么M、N两点间的实际距离是L′= · 40 000千米·cos 60°≈22 224千米。
10.B
11.C
12.C
13.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 ℃,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近或太远,则生物也就无法生存。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其引力可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并逐渐形成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主要原因是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与其自转与公转速度关系不大。
答案:B
14.B
15.答案 B
解析 天体系统共分为四级,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两千多亿颗。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而比地月系高两级。
16.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于社会时事问题和地理知识关系的思考,当狮子座流星雨的母体彗星—坦普尔—塔特尔彗星飞临近日点时,由于太阳光的照射,使得彗星母体上冰物质升华,迸射出无数彗星尘粒或碎片。在坦普尔—塔特尔彗星回归时,这些尘粒与地球大气层发生摩擦、燃烧,形成人们常见的狮子座流星雨。
答案:C
二、填空题
17.(1)大西洋;14;北美 (2)12;23;8 (3)变慢 (4)东南方向;晨;西北东南 (5)23026/N,1800 (6)在图上找到200W和1600E
1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由于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温度平均为15 ℃,同时也为有液态水提供了条件,同时自转和公转周期不长,也会使地球的年较差和日较差不太大,这样才有利于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答案:(1)0 100
(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3)具有适宜的温度
(4)自转或公转周期若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天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活动的形成和发展。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北方地形平坦工 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小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短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2.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3.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其中虚线a、b分别为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两个极值湖泊水位。
图中a、b水位差可能是 ( )
A.0.8 m B.1.2 m C.1.4 m D.1.6 m
4.下列各组行星分属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的是( )
A.木星和地球 B.木星和天王星 C.金星和海王星 D.火星和土星
5.若热带较现在的范围扩大2个纬度,则黄赤交角为
A、23026′ B.24026′ C.25026′ D.21026′
6. 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若①②两点同时位于晨线上,则此日②点的昼长时间约为
A、9小时20分 B、14小时40分
C、12小时20分 D、6小时40分
7.在地球上有两个划分日期的界线,他们是(双项)
A、00经线 B、1200E经线
C、国际日期变更线 D、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
8.居住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华侨观看联欢晚会的时间始于当地时间
A.2月8日12时 B.2月7日13时 C.2月8日14时 D.2月9日15时
9.地球表面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大小是由( )
A、人为规定的 B、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的
C、地球的球体形状大小造成的 D、地球自转造成的
10.假若目前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那么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
A、 200多亿个天文单位 B、200多亿千米
C、200多亿光年 D、200多亿年
11.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
C.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D.金星属于巨行星
12.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题。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处是山谷
B.B处是山地
C.CD处是山脊
D.EF处是山谷
14.冬至日,山东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16.以下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
A、 星云-----一闪即逝 B、行星-----圆缺多变
C、彗星------拖着长尾 D、月亮-----轮廓模糊
二、填空题
17.读下图甲(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假设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完成下列问题:(提示:先判断经线的经度)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点的日期是 月 日。
(3)A点的地方时应在 时 分至 时 分之间。
(4)图乙中A——E是这一天全球五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据图判断五个地点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图甲 图乙
18.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行星带位于 与 轨道之间
(2)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 、 、 。
(3)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是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4)图中地球因 ,使地球上的温度适中;因 ,使地球外部聚集大气层;同时由于地球具备一种比较安全的 ,从而使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
1.1 宇宙中的地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B
2.【解析】C 为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
3.A
4.C
5.B
6.A
7.CD
8.C
9.B
10.C
11.答案 C
解析 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左邻右舍是水星和地球,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12.B
13.答案:A 根据等高线分布判断A处为鞍部,B处是山峰,CD处为山脊,EF处为山谷。
14.B
15.B
16.C
二、填空题
17.(1)图A点的范围应在两条经线间范围的2/3 (2)7;1 (3)10;40;12;0
(4)纬度由高到低顺序为C、A、B、E、D
18.(1)火星轨道 木星 (2)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太阳 地球 (5)日地距离适中,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宇宙环境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在以下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
A.①所在方格 B.②所在方格
C.③所在方格 D.④所在方格
【答案解析】1.C
2.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 444千米 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 D.1 823千米
【答案解析】2.答案:C 计算任意一条纬线长是L′=L·cosα(L是赤道长,α是该纬线的度数),那么M、N两点间的实际距离是L′= · 40 000千米·cos 60°≈22 224千米。
3.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
A、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 B、每年都要重合一次
C、两平面夹角最大为66°34′ 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
【答案解析】3.D
4.2月8日这一天,南京(320N)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
A.580 B.700 C.81.50 D.450
【答案解析】4.D
5.下列哪一类天体与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有着密切的关系( )
A.小行星 B.星际物质 C.彗星 D.九大行星
【答案解析】5.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于社会时事问题和地理知识关系的思考,当狮子座流星雨的母体彗星—坦普尔—塔特尔彗星飞临近日点时,由于太阳光的照射,使得彗星母体上冰物质升华,迸射出无数彗星尘粒或碎片。在坦普尔—塔特尔彗星回归时,这些尘粒与地球大气层发生摩擦、燃烧,形成人们常见的狮子座流星雨。
答案:C
6.图中反映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总星系
【答案解析】6.A
7.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A. 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①③
【答案解析】7.答案 B
解析 天体系统共分为四级,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两千多亿颗。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而比地月系高两级。
8.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答案解析】8.A
9.北京分别位于黄河站、长城站的
A、东南、西北 B、东南、东北
C、西北、东南 D、西南、东北
【答案解析】9.B
10.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答案解析】10.A
11.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
A.80 m B.110 m C.170 m D.220 m
【答案解析】11.答案:B 由题目表述可知甲、乙两地有三条道路相连,故三条道路的起止点应该是甲、乙两地。读图可知三条道路的起止点海拔甲、乙分别为150 m和260 m,两地相对高度差为110米。
12.太阳的主要成分是( )
A.氢和氧 B.氢和氦 C.氧和氮 D.氢和氮
【答案解析】12.B
13.根据你对各类天体系统的认识,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
A.星云 B.月球 C.仙女座 D.太阳系
【答案解析】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定义。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等。而天体系统是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如地月系、太阳系等等。
答案:D
14.人类探索宇宙的目的是( )
A、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规律 B、研究、认识、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环境
C、地球人口太多,向宇宙转移 D、保护地外文明
【答案解析】14.B
15.若下图中S表示太阳,则图示表示的天体系统有 ( )
A.地月系与太阳系 B.太阳系与银河系
C.地月系与银河系 D.太阳系与河外星系
【答案解析】15.A
16.下列各组行星分属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的是( )
A.木星和地球 B.木星和天王星 C.金星和海王星 D.火星和土星
【答案解析】16.C
二、填空题
17.太阳能是清洁的新能源,为了环保,我们要减少使用像煤炭这样的常规能源而大力开发新能源。划分下列能源的类别。把编号填入相应的表格。
①石油 ②地热能 ③核能 ④天然气 ⑤风能 ⑥潮汐能
类别 编号
新能源
常规能源
【答案解析】17.②③⑤⑥
①④
18.太阳是地面能量的源泉。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4.2焦/厘米2·日),右图是我国与全球总辐射量对比图。分析图和表,回答问题。
节气太阳辐射日总量 纬度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小计
90°N O O 783 1093 777 O O O 2653
60°N 147 453 821 994 814 445 148 51 3873
40°N 438 696 924 1007 915 685 435 325 5 425
20°N 701 855 938 950 929 842 695 615 6525
0° 891 910 85l 802 842 897 883 856 6932
20°S 984 856 671 576 663 844 973 1014 658l
40°S 970 698 421 304 424 690 958 1074 5539
60°S 863 457 143 48 132 452 851 1061 4007
90°S 827 O 0 0 O O 813 1166 2806
小计 5821 4925 5552 5774 5496 4855 5756 6162
(1)在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2)北纬90°在夏至日较南纬90°在冬至日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73×4.2焦/厘米2·日,为什么
【答案解析】18.(1)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高度
(2)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近日点时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多;反之,远日点则较少。冬至日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南半球;夏至日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北半球。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上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③地球上的气温适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A.①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3.有关同一纬线上的各地叙述错误的是( )
A、季节变化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4.地球表面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大小是由( )
A、人为规定的 B、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的
C、地球的球体形状大小造成的 D、地球自转造成的
5.火星探测器所在天体系统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6.图中a、b、c三点表示P点二分二至某时刻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P地位置在圆心处,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
当太阳位于c点时
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 B、长江下游进入汛期
C、华北平原收割小麦 D、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7.太平洋时间2005年7月3日22时52分(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NASA)重达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在距地球约1.3亿公里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读图回答11---12题
彗星由彗核和彗尾两部分组成,彗尾是冰物质升华而成的,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彗尾最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以下不是八颗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共同特点的是( )
A.共面性 B.同向性 C.近圆性 D.类地性
9.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成员9月23日正午(地方时)在A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55030/,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该地地理纬度可能是
A、55030/N B、55030/S
C、34030/N D、34030/S
10.北京(北纬40度)某中学,要在楼高为H的楼房背面盖一座新教学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应考虑( )
A、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B、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C、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D、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11.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5月1日 B、 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12.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太阳系属于宇宙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B.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
C.太阳系包含两级天体系统
D.地月系是包含在太阳系中的唯一天体系统
13.居住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华侨观看联欢晚会的时间始于当地时间
A.2月8日12时 B.2月7日13时 C.2月8日14时 D.2月9日15时
14.下列选项列出的行星,属于巨行星的是( )
A.木星 B.金星 C.地球 D.天王星
15.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6. 根据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潮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辐射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热量日总量变化图4,读图判断下题。
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日总量小于4186千焦/平方米·日的墙面
A.分别朝北、朝东 B.分别朝南、朝西
C.分别朝西、朝南 D.均朝北
二、填空题
17.将下列事物的代号,根据其内在因果联系,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A.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处在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
D.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E.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F.积和质量适中
G.适宜的温度
H.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太大
18.2005年3月,有两颗小行星分别被国际天文组织命名为“杨利伟星”和“神舟星”,以表彰中国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中所作出的贡献。下图是“神舟星小行星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的行星还有 星和 星。
(2)“神舟星”轨道内外侧相邻的行星A是 星,B是 星。
(3)此图包含 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 。
1.1 宇宙中的地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天体系统共分为四级,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银河系是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两千多颗。它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而比地月系高两级。
答案:B
2.解析:本题从一个侧面考查地球上有生命的条件。地球上有生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的条件有关。地球在太阳系中处于“恰当”的位置,这种位置使地球表面保持适宜的温度,再加上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所以才能有了水的“三态”。
答案:B
3.B
4.B
5.B
6.D
7.C
8.答案 D
解析 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是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
9.D
10.D
11.B
12.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有关太阳系的知识。对于选项A,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大致分为四个层次(见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地月系才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对于选项C,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系包含两级天体系统;对于选项B,在太阳系中质量占到如此比重的应该是太阳;对于选项D,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知道,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中,除金星和水星没有卫星之外,其他七大行星均与其卫星构成了同地月系属于同一级的天体系统。
答案:C
13.C
14.解析:九大行星按其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分三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答案:A
15.A
16.D
二、填空题
1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地球在宇宙中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较稳定和安全的,地球自身又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有利条件,也就使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物质。
答案:见下图所示。
18.(1)水星 金星
(2)火星 木星
(3)二 太阳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有岩石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2.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3.下列关于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可能原因的相关论述,不合理的是( )
A.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
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恰好吸引了足够厚和适宜的空气组分
C.地球本身特别是地球表面地貌形态、水文条件等较为稳定,近几千万年以来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够保证有相对稳定的温度
4.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5.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成员9月23日正午(地方时)在A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55030/,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下列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有凌汛现象
B、此时该河流处于汛期
C、该河段水流自西向东
D、该河段水流自东向西
6.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
A.1.2 ℃ B.1.2 ℃~2.4 ℃
C.2.4 ℃~4.8 ℃ D.0 ℃~2.4 ℃
7.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上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③地球上的气温适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A.①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8.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地球 ②河外星系 ③天空中飘动的云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陨星 ⑥流星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⑥
9.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60°N,80°E) B.(60°S,100°E)
C.(30°S,100°E) D.(60°S,80°W)
10.新京报2009年10月1日报道,国家国防科工局昨日证实,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推迟发射,原因是要结伴去火星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推迟至2011年发射。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表,回答下题。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大气密度地球=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0 1.00 1.00 N2、O2 22 23小时56分钟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小时37分钟 1.9年
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11.下列条件中与地球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大气层
C、太阳日 D、恒星年
12.“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属于类地行星的是哪几颗
A、水星、火星、木星 B、水星、金星、火星
C、金星、木星、土星 D、金星、火星、土星
13.在晴朗的夜空,我们能看到的一闪即逝的天体和拖着长尾巴的天体是( )
A.月亮和流星 B.月亮和彗星 C.流星和彗星 D.流星和星云
14.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下图含义的是( )
A.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地月系 B.①地月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太阳系
C.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河外星系④银河系 D.①地月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太阳系
15.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下题。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16.2008年6月2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批准将中山大学学生叶泉志发现的161 715号小行星命名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
“汶川星”应位于( )
A. 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 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⑤之间
二、填空题
17.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学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_____国家,B国属于________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属于________模式,B国家人口增长属于________模式。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的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完成下表内容:
人口问题的影响 A国 B国
人口增长
社会发展
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B ,D 。
(2)写出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代表字母: 、 。
(3)小行星带位于 和 (字母)轨道之间。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 向 .而且轨道面几乎在 .公转周期最长的是 (字母)。
1.1 宇宙中的地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 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的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2.A
3.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地球上为什么能出现生命”这一问题及其原因的思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可以分为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其外部条件主要是指地球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包括适中的日地距离,使温度适宜从而使水呈液态存在。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以及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使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
答案:C
4.B
5.D
6.答案:D 结合图中等高距判断图中左侧山峰海拔高度大于1 200米,小于1 400米,B山峰海拔大于1 000米,小于1 200米,故两山峰高度差大于0米,小于400米,故温差为0 ℃~2.4 ℃。
7.解析:本题从一个侧面考查地球上有生命的条件。地球上有生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的条件有关。地球在太阳系中处于“恰当”的位置,这种位置使地球表面保持适宜的温度,再加上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所以才能有了水的“三态”。
答案:B
8.D
9.答案:B 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
10.A
11.D
12.B
13.C
14.D
15.答案:C 对比①②两线,②线路较长,坡度较陡,但跨河流少,修建桥梁少,并且少占耕地;图中无居民点。
16.答案 B
解析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二、填空题
17.(1)发达 发展中 现代型 传统型
(2)人口老龄化严重 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3)
人口问题的影响 A国 B国
人口增长 人口的老龄化导致死亡率上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 人口增长迅速
社会发展 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重、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因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18.(1)金星 火星 (2)B D (3)D E (4)西 东 同一平面上 H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
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答案解析】1.D
2.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答案解析】2.B
3.下列条件中与地球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大气层
C、太阳日 D、恒星年
【答案解析】3.D
4.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四季变化
【答案解析】4.B
5.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二月,海南岛已进入春耕播种时节,而黑龙江仍是一片冰天雪地
B、北半球河流右岸受冲刷,左岸泥沙淤积
C、中国球迷在清晨观看美国当地晚间篮球赛的电视直播
D、一日内学校操场旗杆影子长度要变化
【答案解析】5.A
6.九大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A.金星 B.木星 C.水星 D.火星
【答案解析】6.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于九大行星有关物理性质比较的了解程度。在此关键是掌握九大行星物理性质的最值。距地球最近的是金星,最远的是冥王星。
答案:A
7.“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温度最高的是哪一颗
A、木星 B、水星 C、金星 D火星
【答案解析】7.B
8.下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答案解析】8.答案:C 根据陡崖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此处n=2,d=200米)求得200米≤H<600米,故选C。
9.行星与恒星的最大区别在于( )
A、质量大小
B、发光强度
C、密度大小
D、有无卫星
【答案解析】9.A
10.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成员9月23日正午(地方时)在A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55030/,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该地地理纬度可能是
A、55030/N B、55030/S
C、34030/N D、34030/S
【答案解析】10.D
11.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
A.先向北,再向东北 B.先向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答案解析】11.D
12.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
图中⑥点的经度约是
A、1200E B、800W
C、800E D、1800
【答案解析】12.C
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24日18时o5分(北京时问),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准确进入探月轨道,ll月8日至10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经受“日凌”干扰的考验。
材料二2010年8月17日凌晨3时“嫦娥一号”遭遇了今年第二次月食,在北京地面控制中心的严密监视下,其顺利通过月食考验。
有关“嫦娥一号”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在奔月征途中,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B.其在奔月征途中,可能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奔月途中其属于天体
D.其将在月球上探寻到存在生命的证据
【答案解析】13.D
14.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其中虚线a、b分别为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两个极值湖泊水位。
关于湖泊所在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
B.地势高、气温低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特点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解析】14.D
15.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
B、公转方向与其他七大行星不同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答案解析】15.D
16.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有岩石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答案解析】16.答案 B
解析 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的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17.下图是芬兰1785~1976年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示意图,图中A是1785~1790年数据,B是1825~1830年数据,C是1910~1915年数据,D是1970~1976年数据,请回答问题。
(1)根据A、B、C、D各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的特征判断应属于下列哪种人口增长模式,请把对应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
(2)影响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根本的因素是( )
A.社会福利 B.国家政策
C.生产力水平 D.自然环境
(3)分析示意图中人口死亡率下降后,出生率也在不断下降的原因。
【答案解析】17.(1)原始型(A)、传统型(BC)、现代型(D)
(2)C
(3)伴随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芬兰妇女地位得到提高,传统的生育观念得到较大改变,加之社会福利提高,避孕节育措施的日益普及,使得生育率大大下降。
18.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是 ,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 ,
除 外 ,各地角速度相等。
(2)自转线速度与纬度的关系是 。
原 因是 。
(3)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0的地点是 。
(4)当A地时间为6点时,F地 时间为 点,
C地 时间为 点,可见同一经线上 相同。
【答案解析】18.(1)23时56分4秒 15°∕时 南北极点 (3分)
(2)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纬度越高纬线圈的周长越短 (2分)
(3)南北极点 (1分) (4) 7点 7 点 地方时 (3分)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新京报2009年10月1日报道,国家国防科工局昨日证实,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推迟发射,原因是要结伴去火星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推迟至2011年发射。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表,回答下题。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大气密度地球=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0 1.00 1.00 N2、O2 22 23小时56分钟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小时37分钟 1.9年
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答案解析】1.A
2.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
A、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 B、每年都要重合一次
C、两平面夹角最大为66°34′ 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
【答案解析】2.D
3. 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若①②两点同时位于晨线上,则此日②点的昼长时间约为
A、9小时20分 B、14小时40分
C、12小时20分 D、6小时40分
【答案解析】3.A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原因是( )
① 地球上有水,其他行星上没有水②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解析】4.D
5. 图中a、b、c三点表示P点二分二至某时刻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P地位置在圆心处,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
P点的纬度大致是
A、23.50N B、00 C、66.50N D、400N
【答案解析】5.D
6.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上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③地球上的气温适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A.①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解析】6.解析:本题从一个侧面考查地球上有生命的条件。地球上有生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的条件有关。地球在太阳系中处于“恰当”的位置,这种位置使地球表面保持适宜的温度,再加上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所以才能有了水的“三态”。
答案:B
7.2008年12月1日傍晚,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木星是月球的卫星
B.金星、木星是太阳的卫星
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D.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
【答案解析】7.答案 C
解析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大,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8.根据你对各类天体系统的认识,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
A.星云 B.月球 C.仙女座 D.太阳系
【答案解析】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定义。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等。而天体系统是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如地月系、太阳系等等。
答案:D
9.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星光闪烁的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流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解析】9.解析: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可看到形态各异的天体,闪烁的是恒星,明亮的且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一闪即逝的是流星,轮廓模糊的应是星云。
答案:A
10.新华社巴黎2009年1月20日电: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存在的大量水冰纯度很高,这说明了( )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
B.火星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
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
【答案解析】10.答案 B
解析 生命是否存在主要考虑以下条件:①是否有液态水;②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③有适宜的温度。火星上有水冰存在,只能说明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11.假若目前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那么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
A、 200多亿个天文单位 B、200多亿千米
C、200多亿光年 D、200多亿年
【答案解析】11.C
12.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四季变化
【答案解析】12.B
13.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二月,海南岛已进入春耕播种时节,而黑龙江仍是一片冰天雪地
B、北半球河流右岸受冲刷,左岸泥沙淤积
C、中国球迷在清晨观看美国当地晚间篮球赛的电视直播
D、一日内学校操场旗杆影子长度要变化
【答案解析】13.A
14.以下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
A、 星云-----一闪即逝 B、行星-----圆缺多变
C、彗星------拖着长尾 D、月亮-----轮廓模糊
【答案解析】14.C
15.地球上具有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主要有( )
①适当的地球自转周期 ②适当的体积和质量 ③适当的日地距离 ④适当的公转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解析】15.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 ℃,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近或太远,则生物也就无法生存。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其引力可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并逐渐形成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主要原因是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与其自转与公转速度关系不大。
答案:B
16.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答案解析】16.B
二、填空题
17.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图1-1-4),完成下列问题。
图1-1-4
(1)图中表示地球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相邻的两颗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星。
(2)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星。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级天体系统________________,其中较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 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_______,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7.解析:此题以“太阳系模式图”为切入点,考查有关天体系统的层次及九大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相关知识。由图不难分析出,太阳系中包括两种天体系统即地月系和太阳系。熟记九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及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分类可顺利解答第(1)(2)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有三个,此图反映的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产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
答案:(1)C 金星 火星 类地
(2)E F 巨
(3)两 太阳系 太阳 质量巨大
(4)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g ,h 。
(2)写出代表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字母: 、 。
(3)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 向 ,而且轨道面几乎在 ,它们 ,使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4)行星f与地球相比,不能产生生命物质条件最主要的原因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8.(1)天王星 海王星 (2)b d (3)西 东
同一平面上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4)距日太远,温度太低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题。
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2.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
C.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D.金星属于巨行星
3.“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哪一颗
A、水星 B、木星 C、金星 D火星
4.地球上具有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主要有( )
①适当的地球自转周期 ②适当的体积和质量 ③适当的日地距离 ④适当的公转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 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若①②两点同时位于晨线上,则此日②点的昼长时间约为
A、9小时20分 B、14小时40分
C、12小时20分 D、6小时40分
6.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星光闪烁的是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是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是流星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7.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8.若下图中的箭头从外向内依次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低纬信风和中纬度盛行西风。其中表示正确的是(双项)
9.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10.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图中数字所在地,气候类型相似的是
A、①④ B、④⑤
C、⑤⑦ D、⑥⑦
11.右图为部分经纬网图,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在赤道上,相邻两经线间的最短距离均是2220km。
图中⑥点的经度约是
A、1200E B、800W
C、800E D、1800
12.下列有关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条件中,不属于地球自身条件的是( )
A. 地球距日远近适中 B.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 地球上早期形成了海洋 D. 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安全
13.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北方地形平坦工 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小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短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14. 当地时间2005年1月12日下午1时50分左右,一颗名为“深度撞击号”的太空探测器从卡拉维尔角空军航空站发射升空。读“卡拉维尔角位置示意图”。
“深度撞击号”太空探测器发射升空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B、图中E河流正值一年中的丰水期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地球公转速度接近一年中的最大值
15.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16.北京(北纬40度)某中学,要在楼高为H的楼房背面盖一座新教学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应考虑( )
A、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B、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C、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D、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二、填空题
17.根据下表中地理事物的特征,填出相应地理事物的名称。
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名称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往返移动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18.人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自身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①地球磁场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水能经常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1.1 宇宙中的地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D
2.答案 C
解析 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左邻右舍是水星和地球,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3.B
4.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 ℃,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近或太远,则生物也就无法生存。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其引力可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并逐渐形成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主要原因是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与其自转与公转速度关系不大。
答案:B
5.A
6.答案 A
解析 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可看到形态各异的天体;闪烁的是恒星,明亮的且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一闪即逝的是流星,轮廓模糊的应是星云。
7.B
8.AB
9.答案:D 道路①最长,且山区道路多为“之”字形,不一定是直线;②沿线最高海拔小于350米,而③沿线海拔有超过350米的路段。③线最短。可排除A、B、C。道路①与② 6 000~7 000 m的路段剖面线局部出现平行,部分路段可能重合,故D正确。
10.B
11.C
12.D
13.B
14.D
15.A
16.D
二、填空题
17.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转偏向力 太阳高度(角)
18.①—d ②—a ③—c ④—b
解析 地球磁场能使宇宙射线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削弱宇宙射线对地球上生命的伤害。正是由于地球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具有足够的引力把地球上各种气体吸引住,否则,质量和体积太小,它的各种气体将会逃逸到太空,而不存在大气层了。地球与太阳距离适当,所以地球有介于0℃~100℃之间的温度,这是水能在液体状态下存在的温度范围。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伤害。
0
12
24
0
12
24
0
12
24(小时)
0
1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