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教研组)
班级 姓名 学习组长
学习目标:
1、知识点掌握:
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知道气孔的分布
3)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
4)完整地描述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蒸腾作用与叶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气孔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叶通过 制造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 ,光合作用的“动力”是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2、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有根、茎、叶,其中根的基本功能是 和 ;茎的基本功能是 和 ;叶的基本功能是 、
和 等。
3、蒸腾作用主要在植物体的 里进行,它是将水分以 态的形式向大气中散发,根吸收的水分约有 用于蒸腾作用。
4、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可能有:
5、植物体蒸腾作用的意义是:
6、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主要起 。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 。这两个细胞之间的小孔是 。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叶中的水以 形式从 中散发出去。 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7、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过程是( )
A.土壤中的水分→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
B.土壤中的水分→导管→叶脉→气孔→大气
C.土壤中的水分→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
D.土壤中的水分→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
家长签名
二、预习·疑问(通过认真预习,请你写下疑惑摘要,在预习准备课上与组员交流)
星级评定 (由学习组长评定,对完成预习任务并积极讨论疑惑的组员给予一颗星)
三、学习·研讨
1、下列不属于水分散失的意义的是( )
A.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促进矿物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促进根对矿物质养料的吸收 D.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
2、气孔的开或闭是由什么决定的( )
A.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叶肉细胞 B.呼吸作用的强度和叶肉细胞
C.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表皮细胞 D.植物的含水量和保卫细胞
3、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从气孔中自由进出( )
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蛋白质 ④矿物质 ⑤水蒸气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不属于叶片上气孔功能的是( )
A.保护叶片内的叶肉细胞 B.二氧化碳出入叶片的门户
C.氧气出入叶片的门户 D.叶片蒸腾散水的门户
4、我们经常发现在城市绿化带上,园林工人摸黑剪去部分枝叶,根部用草绳捆扎,将带有较多泥土的移栽植物种植在花坛中,浇足水,罩上黑色的防晒网。阅读上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将短文中园林工人为提高植物成活率而采取的措施用线划出。
(2)上述措施中,为了使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的有:
5、下表为科研人员对几种常见植物叶的上、下表皮中气孔数(每平方毫米平均数)的统计情况,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名称 生长环境 上表皮气孔数 下表皮气孔数
苹果树 果园 0 294
豌豆 田地 101 216
玉米 田地 94 158
睡莲 池塘 625 3
(1)由上表可见,一般陆生植物叶的气孔分布特点是
,
这一特点对陆生植物有利吗? ,因为 。
(2)水生植物叶的气孔分布特点是 ,你对睡莲叶片中气孔分布特点的解释是 。
(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叶的上、下表皮气孔数 ,这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 。
星级评定 (由教师评定,上课态度认真的给予一颗星,认真完成学习稿中的学习任务的再给予一颗星)
四、巩固·延伸
[课堂评价练习]
1.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在干燥的沙漠;在海边种植的防风林,选择的植物叶片大都细小。主要原因是( )
A.减少风的阻力 B.减少水分的散失
C.促进光合作用 D.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2.北方果树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植物的生长 D.果实的形成
3.“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自然现象,而植物体内的水则自下而上往高出移动,植物体内的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4.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 )
A.气孔 B.叶片 C.茎 D.根毛
5. 下列有关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叶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
B.叶片的结构只包括叶肉和叶脉两部分
C.叶肉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D.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在探究“植物体水分散失”时,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A、B、C三只量筒,放在室内阴凉处。A中不放植物,B、C中各放一个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其中B去掉所有叶片,C保留所有叶片。每天上午8时,向量筒加水至100毫升,晚上8时记录液面的刻度,连续6天。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量筒 液面刻度(毫升)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A 99.5 99.5 99 99.7 99.3 99.8
B 94 96 90 97 92 97
C 60 62 50 64 60 68
(1)在六天当中,每个量筒每天散失水分的量是不一样的,由此推断气温最高的是第
天。
(2)探究天竺葵通过茎散失水分时,应选取的对照组是 。
(3)量筒C第六天通过茎散失的水分是 毫升,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是 毫升。
(4)如果要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应分别计算A、B、C三只量筒测量数据的
,然后进行比较。
(5)根据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星级评定 (由教师评定,态度端正并认真完成学习稿中的拓展练习并订正好的给予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