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22:4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到哪里去了》科学实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明白水在加热状态下可以由液体变成气态的前提下,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本课要求学生不仅观察到蒸发的过程,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蒸发概念,还要引导学生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重点训练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能力,使学生再次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实验设计过程,通过实验最终获得科学结论。
二、学情分析:
学生研究了水在加热条件下的物态变化,知道水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例,学生对蒸发的快慢有一个模糊的了解,但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本课是上次物质三态变化的延续,同时又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三、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利用感觉器官感觉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
3、能通过实验探究常温下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情感目标: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清水(凉),一瓶热水、湿布、扇子、纸巾、量杯
四、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五、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激趣引导法,对比实验法。
学生们主要是小组讨论和探究实验。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夏天,教室里很热,我们会在教室里洒一些水,但是,过一段时间,水就没了,这些水都到哪里去了呢?(导入游戏)
一、写字游戏:
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水到哪里去了,现在老师用这块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一个水字,我们大家观察一下,看30秒后它有什么变化,1分钟后有什么变化。
(教师在黑板上写字,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师:下面请同学来说一说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生:。。。。。。
师:对,我们看到这个水字慢慢的消失了。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水蒸发掉了。
师:那接下来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帮老师再体验一个项目。
(用温水在学生手背上轻轻涂抹)
能告诉大家有什么感觉吗?
生:感觉凉凉的。
师: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是水在蒸发的过程中带走了我们皮肤表面的热量。
师: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在洗完澡之后因为身上有水,会感觉冷。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再来想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水会蒸发,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实例呢?
生:晒衣服。。。。。。
师:有同学说了,我们洗完衣服后晾衣服,衣服干了,这就是水的蒸发。那老师再问同学们,如果让你去晾衣服,你是选择有阳光的地方呢还是选择背阴的地方呢?
生:有阳光的地方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有阳光的地方水蒸发的快。
师: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衣服干的更快呢。
蒸发的快慢
师:要想让一件衣服干的更快我们可怎么做呢?
生:猜想,讨论交流。
师:我们总结一下:1、放在阳光下干的快,2、放在通风的地方干的快3、展开晾比团起来晾的快。
那这些因素影响了水的蒸发,今天我们一起用实验来验证下。
引导学生做实验:
强调实验要求:同等条件下
1、用量杯取同等量的水倒在纸巾上,一块纸巾放在热水瓶上,另一张纸巾放在凉水瓶上,比较水蒸发的快慢。
(实验结果:放在热水杯上的纸巾干的更快。)
2、用量杯取同等量的水倒在纸巾上,一块纸巾团成团,一块纸巾展开,比较水蒸发的快慢。
(实验结果:展开的纸巾水蒸发的更快。)
3、在实验台上选定两个一样大小的区域,用湿布涂满,一位同学用扇子扇,另一块区域自然晾。比较水蒸发的快慢。
(实验结果:用扇子扇的区域水蒸发的更快。)
指导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
板书设计:
8
水到哪里去了
蒸发:水----蒸发---水蒸气
猜想:水分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
1、与温度有关
2、与液体表面积有关
3、与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七、实验原理:同一种液体在同等条件下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
八、实验改进要点:主要在实验器材上改进,用抹布,纸巾和一杯热水,安全系数更高,用纸巾放在热水杯上观察实验效果更直观,同时大大缩短了试验时间。
九、实验效果评价:学生在本次实验中了解了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通过简单易懂的科学实验,使学生直观的观测到了实验现象,直接总结出了探究结果。实验简单易操作且现象明显,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