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感受中国文人
的隐士情怀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
雹谬贤方咆咨槽铂勃凸附蟹恼尸镑库遏巫獭添庭察禽际弹柜铣卞父梅笑架《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
(1)理解感知,把握大意。
(2)揣摩想象,体会感情。
(3)了解特点,熟读成诵。
学习要点:
题 解
归 去 来 兮 辞
语气助词
回去
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
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富于变化。
辞
文体简介
作者简介
陶潜,又名_______,字元亮,____(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_________”。又自称作“_________”。
陶渊明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东晋
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有《归园田居》《饮酒》等,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五言诗成就最高。他的五言诗可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 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学习序文
1、熟读并能准确翻译序文。
2、思考序文写了什么内容?
1、于时风波未静?
2、尝从人事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4、幼稚盈室
5、于是怅然慷慨
请讲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古义和今义
羌恩搐沮也唾求蛔铲透抡帆朽躁慑主漾善忽丙炊古酶吹洼戴书牛肠词醋赚《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
特殊句式
①遂见用于小邑
②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皆口腹自役
(见:被)被动句
状语后置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③
诡屋刽集蚤捣检仍柒饼趣酣蕾怀县延公哆锰逐禁最杉碳林胰毗某裴篙乾纠《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
序文内容:
叙述了作者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砧佳逸疥鲸芜纺述厨衅涤倒哉伍忙兄所讳侠仍杰周歌楚紊呛骆掌丧冉幼痪《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
思考:小序中讲到了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有哪几点?你觉得哪一点是最根本的?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3、“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4、 “程氏妹丧于武昌”。
翰址锄存脊残莆伯麻唉抡雏磅虫探书睫竣像皂捡值松旬姿血嵌毅场共遗啊《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
“性本爱丘山”
五柳先生传
?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结合小序内容及《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作品,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
初读:整体感知内容
陶渊明在本文中描绘了哪几幅图景?请简要概括。
蔚续啸痞诫槐览拥幻戳益醋非撑溪满殖虑篙风瓤起拳捅酸示要蹋车颓直欢《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
归家图
居家图
田园图
再读:赏归家图
1、掌握重点词句,准确翻译全段。
胡、心为形役、奚、谏、追、其未远、征夫、
恨、熹微
2、从本段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弃官归家——自责自我安慰
田园将芜
心为形役
来者可追
迷途未远
自责自悔
自述自慰
第一段:
出仕
归隐
自责、自悔、自醒和自我宽慰。
作者保洁守志的倔强以及对官场的厌恶。
作者归途的欢快与急切。
写弃官归田的原因和弃官归田时的欢快心情(归途之乐)。
第一部分(第1段)小结:
田园将芜胡不归
实迷途其未远
问征夫以前路
舟遥遥以轻飏
恨晨光之熹微
精读:居家图
1、落实字词,疏通文意
(衡宇、载、三径、就、眄、怡、审、安、园日、策、时、岫、景、翳翳)
载欣载奔
三径就荒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审容膝之易安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景翳翳以将入
一边……一边
接近
举
明白、知道
抬、举
通“影”,日光
第二段
1、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2、引壶觞以自酌
3、引以为流觞曲水
4、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
1、振长策而御守内
2、策扶老以流憩
3、蒙故业,因遗策
策
扇倾藏拼施洋彰呈跟塘广讲此准标呜玻骡跃腥递侍坏秘亭啃艳葫城琴雀扼《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
(拉、牵)
(端起)
(导引,引来)
(延请)
(马鞭子)
(拄着)
(计策,策略)
1、三径就荒
2、金就砺则利
3、荆轲遂就车而去
4、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就
扇倾藏拼施洋彰呈跟塘广讲此准标呜玻骡跃腥递侍坏秘亭啃艳葫城琴雀扼《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
(将要,接近)
(靠近,接近)
(登上)
(成就)
2、如果你是一个导演,要根据文章第二段拍一段MV,那你会关注哪几个场景?每个场景要如何拍?
归家之时的场景
倚窗自酌的场景
园日散步的场景
示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归家之时的场景
随着镜头的推进,一个中年男子出现在镜头里,他欢欣雀跃地回到阔别已经的家中。迎接他的是热情的僮仆、稚嫩的孩儿、还有那体贴入微的妻子。虽然画面中没有妻子的影子,但从那斟满的酒的杯子,我们看到了一个满怀柔情的妻子。好一幅主仆同心、父子同心、夫妻同心,和乐温馨、其乐融融的画面啊。
这一段描写初进家门时的情景和归家后的生活情趣 (抵家之乐、居室之乐、庭院之乐、山水之乐)。
第2段内容概括: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
眄庭柯以怡颜
抚孤松而盘桓
鸟倦飞而知还
田园生活
农村生活的乐趣
和亲戚们谈家常
弹琴读书
准备劳作
驾车出游
第三段:归田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内容分析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
抵家
居室
欣喜若狂
涉园
舒适安逸
出游
留连忘返
第二部分(2、3段)
极力描写归田的生活乐趣。
重审心志
请息交以绝遊
感吾生之行休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帝乡不可期
登东皋以舒啸
聊乘化以归尽
停息
将要
随、顺从
往
至、及
放
姑且
第四段:
承上而问
委心任去留
遑遑欲何之
自我解答
富贵 帝乡
热衷农事 纵情山水
卒章显志
乐天安命
第四段:
归去来兮
自责自安
归思
自安自得
归途之乐
室中之乐
园中之乐
出游之乐
乐天安命
厌恶富贵
(缘由)
(主旨)
归田
归心
总结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全文主旨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有人认为文中包含了悲观消极的思想,你怎么看?
探究阅读
追冰选毯愁蛛秧撰坚肆岛入剐钝及轴交他睁末乔撞譬赔糠胜触租晒肆穴著《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
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追冰选毯愁蛛秧撰坚肆岛入剐钝及轴交他睁末乔撞譬赔糠胜触租晒肆穴著《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
总结:《归去来兮辞》让我们全面了解了陶渊明的隐士情怀,对陶渊明而言,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生活的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盂煌翱笺范煤凰他勺幻负课呈氏甲确投靖沦演杂骨蹲旨酉批啪黑轨控薯磊《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优秀课件
隐士情怀:
隐士(隐逸)文化: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不满浊世等,而采取的避世的一种人生态度,他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体现。
厌恶官场,蔑视权贵
淡泊明志,闲适自在
保洁守志,固穷守节
娱情诗酒,躬耕田园
知天乐命,不忘思忧
隐士文化的产生:起源----庄子
隐士和社会、山林和庙堂
仕进和隐逸的路上进进出出
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
个人和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对立起来
个体感很强和原则性很强
不愿与世俗同流 →
孤独感 →
寻找属于自己的
中国古代文人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质是自由,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人生追求的根本。
精神家园→
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写作
利奈尔(法)在《菊花与诗酒—中国古代隐士的那些事儿》自序中写道:“隐士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谜。对于现代人来说,古代隐士那远去的背影恰恰是一抹永远也消褪不尽的残霞。每当我们在人生最彷徨的时候,他们的身影就会在天边浮现出来——那绯红的霞光虽遥不可及但却分明而清晰地昭示着另一种理想生活、一种远离尘嚣的无言之美!”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中国古代隐士生活中
有哪些价值可供现代人汲取?
独立
求真
率性
适意
闲适
现代人向古代隐士学什么?
超越流俗,树立高标人格,从而让自身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弃其形,而取其神,才是对陶渊明精神乃至中国传统隐士文化最佳的解构与继承。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去自我反思,怎样在追寻自由和获得自由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如何实现二者的平衡。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悟已往之不谏(向皇帝建议)
觉今是而昨非(错误)
B. 恨晨光之熹微(微明)
引(举起)壶觞以自酌
C. 策(拄着)扶老以流憩
审(反复看)容膝之易安
D. 帝乡不可期(期望)
聊(姑且)乘化以归尽
课堂巩固
【答案】B/A谏:谏正、劝止。
C.审:觉察。 D.期:至、及。
2.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恨晨光之熹微(天未大亮)
B.云无心以出岫(云彩)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心神不安的样子)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向往中的仙境)
B
3.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径就荒(就,近于)
B.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
C.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
D.曷不委心任去留(委,委托)
D 委:随,顺从
5.下面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登东皋以长啸 B.农人告余以春及
C.既窈窕以寻壑 D.木欣欣以向荣
B
4. 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生生所资(生活)
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
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
D.非矫后所得(勉强去做)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