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专题复习之植物与土壤(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台州)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 )
A.空气 B.水 C.矿物质 D.腐殖质
2.(2021·杭州)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有一棵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全部木质部 C.部分韧皮部 D.部分木质部
3.(2021·长兴模拟)2020年11月9日,浙江自然博物院举行百山祖冷杉移栽活动,下列关于移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树苗带着原生地土壤是为了尽量保护幼根和根毛
B.应该在百山祖冷杉植株上方安装喷淋设备,随时补充水分
C.树苗应连夜运输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蒸发
D.应该在移栽前进行土壤酸碱度的测定并进行土壤酸碱性的调节与改良
4.(2021·乐清模拟)小智在市中心公园看到一些树木“挂盐水”,“挂盐水”的目的是为了给树木补充水和无机盐,如图所示。由此可推断出“盐水”应注射到 ( )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机械组织 D.输导组织
5.(2021九下·西湖开学考)城市道路绿化大量种植桂花树。在移栽桂花树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弱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D.预防虫害侵袭
6.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种植美国提子,应特别注意的田间管理是( )
A.浇水 B.施肥 C.松土通气 D.排水防涝
7.(2020八上·浙江期末)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
A.降低叶片的温度 B.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D.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8.(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每年的3.12是中国植树节,国家倡导每个公民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给地球披绿衣,而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也是一门学问。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
B.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部分枝叶
C.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D.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
9.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跟下列哪些因素直接有关( )
A.空气湿度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C.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力 D.光照强度和温度
10.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图中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 )
A. B.
C. D.
11.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液体喷到叶片上,能形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通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类无色液体的作用是( )
A.抗呼吸作用 B.抗蒸腾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 D.增强蒸腾作用
12.下列有关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
A.根尖伸长区内的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
B.根尖根毛区的根毛对根吸水的表面积没有影响
C.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
13.观察绿叶的颜色时,会发现一般叶片的上表面颜色较深,而叶片的下表面颜色较浅。叶片上表面颜色较深的主要原因是( )
A.上表皮细胞里含有很多叶绿体
B.上表皮细胞里含有很多叶绿素
C.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
D.靠近上表皮的海绵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
14.植物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尖 B.茎尖 C.叶 D.种子
15.炎热的夏天,人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更凉爽,是由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吸水作用 C.遮挡作用 D.蒸腾作用
16.南瓜植株生长旺盛时,每天要吸收大量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是( )
A.组成植物体 B.留在植物体内
C.蒸腾作用散失 D.用于光合作用
17.下列各名称中属于叶片的基本结构的是( )
①表皮 ②叶脉 ③叶柄 ④叶肉 ⑤托叶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8.下列有关保卫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圆柱形细胞,含叶绿体 B.半月形细胞,含叶绿体
C.圆柱形细胞,不含叶绿体 D.半月形细胞,不含叶绿体
19.制作桌子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 )
A.木质部 B.树皮 C.韧皮部 D.形成层
20.有时候,园林工人在移栽较大的绿化树木时,会给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树干(茎)的( )
A.树皮 B.韧皮部 C.木质部 D.形成层
二、填空题
21.(2021·嘉兴)如图是小嘉家中铺设的一块实木地板,可以看出明显的年轮。其中 (选填“甲”或“乙”)所示部分是在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时候形成的春材。与本地树木相比,生长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树木,往往没有明显的年轮,原因是 。
22.(2021八下·嘉兴期末)早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会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 而腐烂,俗称“烂根”最有可能导致作物“烂根”而死亡的土壤类型是 (选填“砂土类”或“黏土类”)土壤。
23.(2021七下·余姚竞赛)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取长、宽、高分别是10 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分别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刚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共加350毫升的水,往土壤烧杯中共加450毫升的水。请回答:
(1)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大约为 。
(2)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 。
24.(2020七上·镇海期末)下列植物的茎属于直立茎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缠绕茎的是 ,属于匍匐茎的是 ,属于攀援茎的是 。
a.牵牛花 b.葡萄 c.草莓 d.香樟树
25.(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
(1)造成植物“烧苗”的原因是一一次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 。
(2)须根系的特点是主根和侧根有明显区别 。
26.根尖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分裂能力最强的是 。
27.观察植物的根的生长情况图片,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在图甲中的根系是由 根、 根组成,请列举有这种根系的一种植物的名称: 。
(2)在图乙中的根系主要由 根组成,请列举有这种根系的一种植物的名称: 。
28.我们观察蚕豆叶片的气孔最好用镊子撕取叶片的 (选填“上”或“下”)表皮,比较容易观察到气孔的结构。
29.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的茎都能增粗,例如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是分散在 中的,维管束没有 ,故茎无法增大。
30.(2020八下·温州期末)气孔是柏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如图所示为气孔的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示意图:
(1)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物质主要有 。
(2)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 所示的状态。
三、解答题
31.(2021·鄞州模拟)小科同学利用绿豆幼苗探究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及运输。将一株健康绿豆幼苗的根浸泡在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去浮色,进行观察。
(1)如图甲所示为取绿豆幼苗的根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到的图像。该部位为根尖的 区。
(2)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豆幼苗的茎,如图乙所示,可见茎中① (填“导管”或“筛管”)被染红。再观察绿豆幼苗的叶时,发现叶脉被染红。
上述实验可知这些结构中输导组织是连通的,由此可见植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2.下面是一幅关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示意图,请你将它补充完善.
33.小明家除了种植农作物之外,还种植了菜园。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小明解决下列问题:
(1)种植的辣椒只长叶(俗称“疯长”)不结果,最可能是由于施 中含有的无机盐太多。
(2)今年种植了番茄、菠菜和土豆为了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在施肥时应该怎样做
(3)最近几天他发现自己家的白菜长势缓慢,叶片也有发黄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于是小明的爸爸赶紧向菜地中施放 肥,一段时间后,白菜长势喜人。
(4)由于植物在生活过程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小明认为,不管什么植物,只要多施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植物就会长得很好。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正确吗 原因是
四、实验探究题
34.(2017·杭州)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哪一部分结构? 。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3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2)观察比较萝卜条①一③的变化,可推测A烧杯中盛放的是 。观察比较萝卜条②一④的变化,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 (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
(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西红柿细胞液浓度的缘故。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萎蔫现象,最简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解答】岩石碎屑、粉末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皮的木质部和韧皮部。
【解答】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所以又有“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说法。因此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部分木质部。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蒸腾作用;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根毛的数量很多,集生于根尖的一定区域,主要位于根尖的成熟区,形成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解答】在移栽前进行土壤酸碱度的测定并进行土壤酸碱性的调节与改良 提高树木成活率,土壤酸碱度的测定,幼苗移栽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且常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和降低其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在百山祖冷杉植株上方安装喷淋设备,能起到降温作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分析解题。
【解答】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挂盐水” 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而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故“盐水”应注射到输导组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桂花树的移植本就不易,减少蒸腾作用极为重要。
【解答】搭棚措施能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土壤板结,空气不流通,土壤中的氧气就会减少,这样呼吸作用就会减弱,影响根系的生命活动。适量浇水,适量施肥,施肥过多会导致农作物萎蔫。
【解答】适宜美国提子生长的土壤环境是:土壤颗粒比较大,水分相对较少,且空气比较充足,而我国南方多雨,所以种植美国提子应特别注意排水防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由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解答】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但是,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消耗水分不是简单地浪费,它对植物体自身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增加空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
【分析】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
①光照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强度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②温度:在一定限度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③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
④空气流动状况: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解答】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 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因此,给植物输的液体中可能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 但是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与蒸腾作用无关。
故答案为:D
9.【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因而植物根系在土壤中会朝着水分和无机盐丰富的地方生长。
【解答】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跟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力直接有关。
故答案为:C
10.【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根中的导管与茎、叶脉中的导管相连,根尖根毛区吸收来的水分就是由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的。
【解答】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
A、图为保护组织,A不符合题意。
B、图为输导组织,B符合题意。
C、图为分生组织,C不符合题意。
D、图为营养组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叶片的表皮上有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是植物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窗口。
【解答】移栽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液体喷到叶片上,能形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通过的薄膜,这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根尖是植物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之一。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根毛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根毛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根毛区及其上部中间部位的细胞上下连接处的横壁消失,形成长而中空的管子——导管。
【解答】A、根尖根毛区及其上部中间部位的细胞上下连接处的横壁消失,形成导管,A叙述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B、根和根毛的总表面积约为枝、叶总表面积的130倍,有利于根吸收水分,B叙述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C、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叙述合理,符合题意。
D、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时根不断生长的原因,D叙述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叶片叶肉细胞内含大量的叶绿体,并且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所含的叶绿体多于靠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所以叶片上表面颜色较深。
【解答】叶片上表面颜色较深的主要原因是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
故答案为:C
14.【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解答】A、根的主要结构是根尖,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符合题意;
B、茎尖有大量的分生组织,为植物生长发育不断产生新细胞,B不符合题意;
C、叶属于营养器官,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C不符合题意;
D、种子不能吸收无机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因为,水分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在蒸腾作用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表的温度,同时也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人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更凉爽。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蒸腾作用的发生不但对植物体有重要的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还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5%,被植物体利用,约95%以上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通过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 还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答案】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叶片的形状、大小虽有多种多样,但其内部结构基本相似,都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解答】叶片的基本结构有 ①表皮、 ②叶脉、 ④叶肉 。
故答案为:B
18.【答案】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双子叶植物叶的表皮上有一些成对的、内含叶绿体的肾形(半月形)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称为气孔,是植物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窗口。
【解答】保卫细胞是半月形细胞,内含叶绿体。
故答案为:B
19.【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茎的形态结构,难度一般,为基础题,熟记: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2)形成层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
(3)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
(4)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
【解答】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木质部质地坚硬,所以,制作桌子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是木质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答案】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茎的结构,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筛管和导管为茎中的的输导组织,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解答】树木的茎中有导管和筛管两种输导组织,导管在木质部内,筛管在韧皮部内,导管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所以,挂吊瓶给树木补充水和无机盐时,应该把针头插入到茎的导管内,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答案】甲;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木质茎的生长,解答时可以从茎的结构、形成层的功能方面来切入。
【解答】年轮的形成与形成层的活动状况有关,由于一年中气候条件不同,形成层由活动有盛有衰,这就使其所形成的细胞有大有小,细胞壁有薄有厚。因此,不同季节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形态出现差异,因而出现年轮。由于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时,形成层细胞开始分裂,分裂后的细胞大而壁厚,颜色鲜嫩,因此甲所示部分是在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时候形成的春材。与本地树木相比,生长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树木,往往没有明显的年轮,由于一年内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形成层的活动几乎整年不停,这样在木材中就难以看出生长轮或年轮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甲;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22.【答案】呼吸;黏土类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的土壤应当是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植物的根需要呼吸,湿润的土壤不适宜植物生长。
【解答】早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会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烂根”最有可能导致作物“烂根”而死亡的土壤类型是黏土类土壤。
故答案为:呼吸;黏土类
23.【答案】(1)20%
(2)给根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1)进入土壤空隙中水的体积就是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在此基础上解答。(2)土壤的空气是植物的根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解答】(1)土壤中空气的体积=进入土壤空隙中水的体积=往装土壤的烧杯的加水量一往装铁块的烧杯的加水量=450毫升-350毫升=100毫升=100立方厘米,土壤的体积=长×高×宽=10厘米×10厘米×5厘米=500立方厘米,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土壤的体积。
(2)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给根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20%(2)给根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24.【答案】d;a;c;b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茎的生长方向分为: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
【解答】草莓茎细长,而又柔弱,蔓延生长地面上,属于匍匐茎。牵牛花螺旋状缠绕而上,属于缠绕茎。葡萄的茎幼小时较为柔软,不能直立,以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属于攀缘茎。植物的茎直立生长于地面者称直立茎,比如香樟树。
故答案为:d;a;c;b
25.【答案】(1)√
(2)×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2) 此题考查须根系的特点。
【解答】(1)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
(2)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不定根发达如玉米、小麦的根系。
故答案为:(1) √ (2) ×
26.【答案】根冠;分生区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根尖是植物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之一。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根冠在根尖的最外面,主要起保护作用。分生区的细胞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
【解答】根尖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根冠,分裂能力最强的是分生区。
故答案为:根冠;分生区
27.【答案】(1)主;侧;蚕豆
(2)不定;小麦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有些植物的根具有粗壮的主根。在主根上可以长出很多分枝,这是侧根。侧根长到一定长度,还可以长出第二级侧根,如蚕豆、棉花等植物的根。有些植物的主根不发达,由茎基部生出许多细丝状的根,称为不定根,如小麦、水稻等植物的根。
【解答】(1)在图甲中的根系是由主根和侧根组成,有这种根系的植物有蚕豆、棉花等。
(2)在图乙中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有这种根系的植物有小麦、水稻等。
故答案为:(1)主;侧;蚕豆;(2)不定;小麦
28.【答案】下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着气孔,而下表皮的气孔更多些。
【解答】植物叶片下表皮上的气孔更多些,更易于观察,所以观察蚕豆叶片的气孔最好用镊子撕取叶片的下表皮。
故答案为:下
29.【答案】皮层;形成层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茎的形态结构,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所以木本植物不断长粗;单子叶植物无形成层也无次生结构,有的维管束分散,单子叶植物有形成层,木本植物茎能不断地增粗。
【解答】草本植物的茎中密布很多相对细小的维管束,维管束是分散在皮层中,在茎的最外层是坚韧的机械组织,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不断生长。
故答案为:皮层、形成层。
30.【答案】(1)水、 二氧化碳和氧气
(2)甲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扩散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解答】(1)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叶片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出。
(2) 保卫细胞因侧壁较薄而内侧壁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 ,甲图叶片气孔闭合,所以 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甲所示的状态。
故答案为:(1)水、二氧化碳和氧气(2)甲
31.【答案】(1)根毛
(2)导管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无机盐及可溶性小分子有机质.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
【解答】(1)由图可知,该部位是根的根毛区;
(2)水和无机盐是在茎中的导管运输的,因此被染红的是导管;
故答案为:(1)根毛;(2)导管。
32.【答案】(1)蒸发(2)蒸腾(3)海洋(4)气孔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解答】: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循环,绿色植物在这一循环中对维护生物圈中的水分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海洋水和陆地水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发出的水分在空中形成云,通过降雨返回地表或是海洋.一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有一部分流入海洋,这样循环往复,形成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通过茎和叶中的导管运输到叶,叶的表皮中有气孔,气孔是散失水分的门户,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答案为:(1)蒸发(2)蒸腾(3)海洋(4)气孔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蒸腾作用的概念,据此解答
33.【答案】(1)氮
(2)番茄应多施含磷的无机盐,菠菜应多施含氮的无机盐,土豆应多施含钾的无机盐
(3)土壤中缺乏含氮的无机盐;氮
(4)不正确;不同的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1)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叶子疯长是因为氮肥中无机盐较多。(2)番茄主要食用的是果实, 磷在植物体内是细胞原生质的组分,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起重要作用;磷还参与植物生命过程的光合作用,糖和淀粉的利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菠菜主要食用的是叶子,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土豆食用的是根,促进酶的活化对酶的活化作用是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促进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运输,促进蛋白质合成。(3)叶片发黄主要是缺少氮肥,氮肥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要施放氮肥。(4)不正确,不同的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植株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无机盐,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更清楚的了解无机盐的作用。
34.【答案】(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4)汽化(或蒸发)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
【解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实验时候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原因是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图乙中C是树皮,B是木质部,C是髓;
(4)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能有效的散热降温;
故答案为:(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4)蒸发。
35.【答案】(1)溶液的浓度
(2)盐水;吸水
(3)大于;浇水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1)此实验探究的是: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因此变量是外界溶液的浓度。(2)观察比较萝卜条①一③的变化,萝卜条失水了,说明A中的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内细胞液的浓度,A中盛的是浓盐水;观察萝卜条②一④的变化,萝卜条膨胀了,吸水了,说明B中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B盛的是清水。(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会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的浓度大于西红柿细胞液浓度的缘故.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菜农想保持青菜新鲜的办法就是浇适量的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根吸收功能,通过实验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下专题复习之植物与土壤(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台州)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 )
A.空气 B.水 C.矿物质 D.腐殖质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解答】岩石碎屑、粉末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
故答案为:C。
2.(2021·杭州)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有一棵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全部木质部 C.部分韧皮部 D.部分木质部
【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皮的木质部和韧皮部。
【解答】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所以又有“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说法。因此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部分木质部。
故答案为:D
3.(2021·长兴模拟)2020年11月9日,浙江自然博物院举行百山祖冷杉移栽活动,下列关于移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树苗带着原生地土壤是为了尽量保护幼根和根毛
B.应该在百山祖冷杉植株上方安装喷淋设备,随时补充水分
C.树苗应连夜运输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蒸发
D.应该在移栽前进行土壤酸碱度的测定并进行土壤酸碱性的调节与改良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蒸腾作用;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根毛的数量很多,集生于根尖的一定区域,主要位于根尖的成熟区,形成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解答】在移栽前进行土壤酸碱度的测定并进行土壤酸碱性的调节与改良 提高树木成活率,土壤酸碱度的测定,幼苗移栽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且常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和降低其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在百山祖冷杉植株上方安装喷淋设备,能起到降温作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2021·乐清模拟)小智在市中心公园看到一些树木“挂盐水”,“挂盐水”的目的是为了给树木补充水和无机盐,如图所示。由此可推断出“盐水”应注射到 ( )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机械组织 D.输导组织
【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分析解题。
【解答】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挂盐水” 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而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故“盐水”应注射到输导组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21九下·西湖开学考)城市道路绿化大量种植桂花树。在移栽桂花树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弱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D.预防虫害侵袭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桂花树的移植本就不易,减少蒸腾作用极为重要。
【解答】搭棚措施能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种植美国提子,应特别注意的田间管理是( )
A.浇水 B.施肥 C.松土通气 D.排水防涝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土壤板结,空气不流通,土壤中的氧气就会减少,这样呼吸作用就会减弱,影响根系的生命活动。适量浇水,适量施肥,施肥过多会导致农作物萎蔫。
【解答】适宜美国提子生长的土壤环境是:土壤颗粒比较大,水分相对较少,且空气比较充足,而我国南方多雨,所以种植美国提子应特别注意排水防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0八上·浙江期末)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
A.降低叶片的温度 B.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D.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由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解答】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但是,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消耗水分不是简单地浪费,它对植物体自身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增加空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每年的3.12是中国植树节,国家倡导每个公民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给地球披绿衣,而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也是一门学问。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
B.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部分枝叶
C.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D.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
【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
【分析】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
①光照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强度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②温度:在一定限度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③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
④空气流动状况: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解答】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 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因此,给植物输的液体中可能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 但是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与蒸腾作用无关。
故答案为:D
9.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跟下列哪些因素直接有关( )
A.空气湿度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C.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力 D.光照强度和温度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因而植物根系在土壤中会朝着水分和无机盐丰富的地方生长。
【解答】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跟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力直接有关。
故答案为:C
10.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图中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根中的导管与茎、叶脉中的导管相连,根尖根毛区吸收来的水分就是由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的。
【解答】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
A、图为保护组织,A不符合题意。
B、图为输导组织,B符合题意。
C、图为分生组织,C不符合题意。
D、图为营养组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液体喷到叶片上,能形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通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类无色液体的作用是( )
A.抗呼吸作用 B.抗蒸腾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 D.增强蒸腾作用
【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叶片的表皮上有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是植物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窗口。
【解答】移栽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液体喷到叶片上,能形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通过的薄膜,这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B
12.下列有关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
A.根尖伸长区内的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
B.根尖根毛区的根毛对根吸水的表面积没有影响
C.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根尖是植物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之一。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根毛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根毛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根毛区及其上部中间部位的细胞上下连接处的横壁消失,形成长而中空的管子——导管。
【解答】A、根尖根毛区及其上部中间部位的细胞上下连接处的横壁消失,形成导管,A叙述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B、根和根毛的总表面积约为枝、叶总表面积的130倍,有利于根吸收水分,B叙述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C、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叙述合理,符合题意。
D、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时根不断生长的原因,D叙述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观察绿叶的颜色时,会发现一般叶片的上表面颜色较深,而叶片的下表面颜色较浅。叶片上表面颜色较深的主要原因是( )
A.上表皮细胞里含有很多叶绿体
B.上表皮细胞里含有很多叶绿素
C.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
D.靠近上表皮的海绵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
【答案】C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叶片叶肉细胞内含大量的叶绿体,并且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所含的叶绿体多于靠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所以叶片上表面颜色较深。
【解答】叶片上表面颜色较深的主要原因是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
故答案为:C
14.植物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尖 B.茎尖 C.叶 D.种子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解答】A、根的主要结构是根尖,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符合题意;
B、茎尖有大量的分生组织,为植物生长发育不断产生新细胞,B不符合题意;
C、叶属于营养器官,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C不符合题意;
D、种子不能吸收无机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炎热的夏天,人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更凉爽,是由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吸水作用 C.遮挡作用 D.蒸腾作用
【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因为,水分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在蒸腾作用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表的温度,同时也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人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更凉爽。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南瓜植株生长旺盛时,每天要吸收大量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是( )
A.组成植物体 B.留在植物体内
C.蒸腾作用散失 D.用于光合作用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蒸腾作用的发生不但对植物体有重要的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还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5%,被植物体利用,约95%以上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通过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 还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下列各名称中属于叶片的基本结构的是( )
①表皮 ②叶脉 ③叶柄 ④叶肉 ⑤托叶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叶片的形状、大小虽有多种多样,但其内部结构基本相似,都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解答】叶片的基本结构有 ①表皮、 ②叶脉、 ④叶肉 。
故答案为:B
18.下列有关保卫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圆柱形细胞,含叶绿体 B.半月形细胞,含叶绿体
C.圆柱形细胞,不含叶绿体 D.半月形细胞,不含叶绿体
【答案】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双子叶植物叶的表皮上有一些成对的、内含叶绿体的肾形(半月形)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称为气孔,是植物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窗口。
【解答】保卫细胞是半月形细胞,内含叶绿体。
故答案为:B
19.制作桌子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 )
A.木质部 B.树皮 C.韧皮部 D.形成层
【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茎的形态结构,难度一般,为基础题,熟记: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2)形成层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
(3)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
(4)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
【解答】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木质部质地坚硬,所以,制作桌子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是木质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有时候,园林工人在移栽较大的绿化树木时,会给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树干(茎)的( )
A.树皮 B.韧皮部 C.木质部 D.形成层
【答案】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茎的结构,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筛管和导管为茎中的的输导组织,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解答】树木的茎中有导管和筛管两种输导组织,导管在木质部内,筛管在韧皮部内,导管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所以,挂吊瓶给树木补充水和无机盐时,应该把针头插入到茎的导管内,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21.(2021·嘉兴)如图是小嘉家中铺设的一块实木地板,可以看出明显的年轮。其中 (选填“甲”或“乙”)所示部分是在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时候形成的春材。与本地树木相比,生长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树木,往往没有明显的年轮,原因是 。
【答案】甲;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木质茎的生长,解答时可以从茎的结构、形成层的功能方面来切入。
【解答】年轮的形成与形成层的活动状况有关,由于一年中气候条件不同,形成层由活动有盛有衰,这就使其所形成的细胞有大有小,细胞壁有薄有厚。因此,不同季节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形态出现差异,因而出现年轮。由于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时,形成层细胞开始分裂,分裂后的细胞大而壁厚,颜色鲜嫩,因此甲所示部分是在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时候形成的春材。与本地树木相比,生长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树木,往往没有明显的年轮,由于一年内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形成层的活动几乎整年不停,这样在木材中就难以看出生长轮或年轮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甲;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22.(2021八下·嘉兴期末)早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会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 而腐烂,俗称“烂根”最有可能导致作物“烂根”而死亡的土壤类型是 (选填“砂土类”或“黏土类”)土壤。
【答案】呼吸;黏土类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的土壤应当是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植物的根需要呼吸,湿润的土壤不适宜植物生长。
【解答】早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会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烂根”最有可能导致作物“烂根”而死亡的土壤类型是黏土类土壤。
故答案为:呼吸;黏土类
23.(2021七下·余姚竞赛)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取长、宽、高分别是10 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分别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刚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共加350毫升的水,往土壤烧杯中共加450毫升的水。请回答:
(1)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大约为 。
(2)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 。
【答案】(1)20%
(2)给根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1)进入土壤空隙中水的体积就是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在此基础上解答。(2)土壤的空气是植物的根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解答】(1)土壤中空气的体积=进入土壤空隙中水的体积=往装土壤的烧杯的加水量一往装铁块的烧杯的加水量=450毫升-350毫升=100毫升=100立方厘米,土壤的体积=长×高×宽=10厘米×10厘米×5厘米=500立方厘米,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土壤的体积。
(2)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给根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20%(2)给根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24.(2020七上·镇海期末)下列植物的茎属于直立茎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缠绕茎的是 ,属于匍匐茎的是 ,属于攀援茎的是 。
a.牵牛花 b.葡萄 c.草莓 d.香樟树
【答案】d;a;c;b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茎的生长方向分为: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
【解答】草莓茎细长,而又柔弱,蔓延生长地面上,属于匍匐茎。牵牛花螺旋状缠绕而上,属于缠绕茎。葡萄的茎幼小时较为柔软,不能直立,以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属于攀缘茎。植物的茎直立生长于地面者称直立茎,比如香樟树。
故答案为:d;a;c;b
25.(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
(1)造成植物“烧苗”的原因是一一次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 。
(2)须根系的特点是主根和侧根有明显区别 。
【答案】(1)√
(2)×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2) 此题考查须根系的特点。
【解答】(1)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
(2)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不定根发达如玉米、小麦的根系。
故答案为:(1) √ (2) ×
26.根尖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分裂能力最强的是 。
【答案】根冠;分生区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根尖是植物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之一。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根冠在根尖的最外面,主要起保护作用。分生区的细胞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
【解答】根尖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根冠,分裂能力最强的是分生区。
故答案为:根冠;分生区
27.观察植物的根的生长情况图片,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在图甲中的根系是由 根、 根组成,请列举有这种根系的一种植物的名称: 。
(2)在图乙中的根系主要由 根组成,请列举有这种根系的一种植物的名称: 。
【答案】(1)主;侧;蚕豆
(2)不定;小麦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有些植物的根具有粗壮的主根。在主根上可以长出很多分枝,这是侧根。侧根长到一定长度,还可以长出第二级侧根,如蚕豆、棉花等植物的根。有些植物的主根不发达,由茎基部生出许多细丝状的根,称为不定根,如小麦、水稻等植物的根。
【解答】(1)在图甲中的根系是由主根和侧根组成,有这种根系的植物有蚕豆、棉花等。
(2)在图乙中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有这种根系的植物有小麦、水稻等。
故答案为:(1)主;侧;蚕豆;(2)不定;小麦
28.我们观察蚕豆叶片的气孔最好用镊子撕取叶片的 (选填“上”或“下”)表皮,比较容易观察到气孔的结构。
【答案】下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着气孔,而下表皮的气孔更多些。
【解答】植物叶片下表皮上的气孔更多些,更易于观察,所以观察蚕豆叶片的气孔最好用镊子撕取叶片的下表皮。
故答案为:下
29.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的茎都能增粗,例如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是分散在 中的,维管束没有 ,故茎无法增大。
【答案】皮层;形成层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茎的形态结构,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所以木本植物不断长粗;单子叶植物无形成层也无次生结构,有的维管束分散,单子叶植物有形成层,木本植物茎能不断地增粗。
【解答】草本植物的茎中密布很多相对细小的维管束,维管束是分散在皮层中,在茎的最外层是坚韧的机械组织,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不断生长。
故答案为:皮层、形成层。
30.(2020八下·温州期末)气孔是柏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如图所示为气孔的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示意图:
(1)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物质主要有 。
(2)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 所示的状态。
【答案】(1)水、 二氧化碳和氧气
(2)甲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扩散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解答】(1)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叶片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出。
(2) 保卫细胞因侧壁较薄而内侧壁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 ,甲图叶片气孔闭合,所以 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甲所示的状态。
故答案为:(1)水、二氧化碳和氧气(2)甲
三、解答题
31.(2021·鄞州模拟)小科同学利用绿豆幼苗探究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及运输。将一株健康绿豆幼苗的根浸泡在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去浮色,进行观察。
(1)如图甲所示为取绿豆幼苗的根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到的图像。该部位为根尖的 区。
(2)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豆幼苗的茎,如图乙所示,可见茎中① (填“导管”或“筛管”)被染红。再观察绿豆幼苗的叶时,发现叶脉被染红。
上述实验可知这些结构中输导组织是连通的,由此可见植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答案】(1)根毛
(2)导管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无机盐及可溶性小分子有机质.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
【解答】(1)由图可知,该部位是根的根毛区;
(2)水和无机盐是在茎中的导管运输的,因此被染红的是导管;
故答案为:(1)根毛;(2)导管。
32.下面是一幅关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示意图,请你将它补充完善.
【答案】(1)蒸发(2)蒸腾(3)海洋(4)气孔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解答】: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循环,绿色植物在这一循环中对维护生物圈中的水分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海洋水和陆地水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发出的水分在空中形成云,通过降雨返回地表或是海洋.一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有一部分流入海洋,这样循环往复,形成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通过茎和叶中的导管运输到叶,叶的表皮中有气孔,气孔是散失水分的门户,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答案为:(1)蒸发(2)蒸腾(3)海洋(4)气孔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蒸腾作用的概念,据此解答
33.小明家除了种植农作物之外,还种植了菜园。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小明解决下列问题:
(1)种植的辣椒只长叶(俗称“疯长”)不结果,最可能是由于施 中含有的无机盐太多。
(2)今年种植了番茄、菠菜和土豆为了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在施肥时应该怎样做
(3)最近几天他发现自己家的白菜长势缓慢,叶片也有发黄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于是小明的爸爸赶紧向菜地中施放 肥,一段时间后,白菜长势喜人。
(4)由于植物在生活过程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小明认为,不管什么植物,只要多施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植物就会长得很好。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正确吗 原因是
【答案】(1)氮
(2)番茄应多施含磷的无机盐,菠菜应多施含氮的无机盐,土豆应多施含钾的无机盐
(3)土壤中缺乏含氮的无机盐;氮
(4)不正确;不同的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1)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叶子疯长是因为氮肥中无机盐较多。(2)番茄主要食用的是果实, 磷在植物体内是细胞原生质的组分,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起重要作用;磷还参与植物生命过程的光合作用,糖和淀粉的利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菠菜主要食用的是叶子,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土豆食用的是根,促进酶的活化对酶的活化作用是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促进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运输,促进蛋白质合成。(3)叶片发黄主要是缺少氮肥,氮肥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要施放氮肥。(4)不正确,不同的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植株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无机盐,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更清楚的了解无机盐的作用。
四、实验探究题
34.(2017·杭州)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哪一部分结构? 。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答案】(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4)汽化(或蒸发)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
【解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实验时候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原因是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图乙中C是树皮,B是木质部,C是髓;
(4)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能有效的散热降温;
故答案为:(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4)蒸发。
3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2)观察比较萝卜条①一③的变化,可推测A烧杯中盛放的是 。观察比较萝卜条②一④的变化,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 (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
(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西红柿细胞液浓度的缘故。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萎蔫现象,最简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 。
【答案】(1)溶液的浓度
(2)盐水;吸水
(3)大于;浇水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1)此实验探究的是: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因此变量是外界溶液的浓度。(2)观察比较萝卜条①一③的变化,萝卜条失水了,说明A中的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内细胞液的浓度,A中盛的是浓盐水;观察萝卜条②一④的变化,萝卜条膨胀了,吸水了,说明B中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B盛的是清水。(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会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的浓度大于西红柿细胞液浓度的缘故.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菜农想保持青菜新鲜的办法就是浇适量的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根吸收功能,通过实验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