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全等三角形课时达标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全等三角形课时达标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5 21:5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1年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卷
1.4 全都三角形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表示两个全等图形的是(  )
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 B.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
C.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 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全等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 )
A.相等 B.不相等 C.互余 D.互补或相等
4.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形的是( )
A. B.
C. D.
5.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的度数是( )
A.72° B.60° C.58° D.50°
6.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如果的三边长分别为3,5,7,的三边长分别为3,,,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等于( ).
A. B.3 C.3或 D.4
8.如图,△ABC≌△DEC,∠ACB=90°,∠DCB=20°,则∠BCE的度数为(  )
A.20° B.40° C.70° D.90°
9.如图所示中的的正方形网格中,( )
A.
B.
C.
D.
10.如图,△ABE≌△ACD,∠1=∠2,∠B=∠C,下列等式不一定正确的是( )
A.AB=AC B.∠BAD=∠CAE C.BE=CD D.AD=DE
11.如图,点是的角平分线上一点,于点,点是线段上一点.已知,,点为上一点.若满足,则的长度为
A.3 B.4 C.5 D.3或5
12.如图,把△ABC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A=∠1+∠2 B.2∠A=∠1+∠2
C.∠A=∠1+∠2 D.∠A=2∠1+2∠2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已知某些边的长度和某些角的度数,则x=_______.
14.如图,与全等,可表示为________,与是对应角,AC与BD是对应边,其余的对应角是________,其余的对应边是________.
15.已知一条线段作等边三角形,使其边长等于已知线段,则作图的依据是 __________.
16.如图,△AOC≌△BOD,则对应角是______________,对应边是________________.
17.三个全等三角形按如图的形式摆放,则_______________度.
18.如图,∠ACB=90°,AC=BC,点C(1,2)、A(-2,0),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如图,≌,,.
(1)求的长;
(2)若、、在一条 直线上,则与垂直吗?为什么?
20.已知:如图,,求的度数.
21.如图,若△OAD≌△OBC,且∠O=65°,∠BEA=135°,求∠C的度数.
22.如图,△ABC≌△ADE,∠1=∠2,∠B=∠D,指出其它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23.如图,△ABD≌△EBC,AB=3 cm,BC=4.5 cm,点A,B,C在一条直线上.
(1)求DE的长;
(2)判断AC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C、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2.C
试题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依次分析各项即可判断。
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大小均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故A、B、D错误;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C正确,
3.D
【解析】
当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时,如图,AM,DN分别是△ABC和△DEF的高,
且BC=EF,AM=DN,AC=DF,
在△AMC和R△DNF中,
AC=DF
AM=DN
∠AMC=∠DNF=90°

∴△AMC≌△DNF,
∴∠BCA=∠DFE,
即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相等;
当两个三角形都是钝角三角形时,同样有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相等;
当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时,同样有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相等且互补;
当两个三角形一个是钝角三角形,另一个是锐角三角形时,如图,AM,DN分别是△ABC和△DEF的高,
且BC=EF,AM=DN,AC=DF,
易证得Rt△AMC≌Rt△DNF,
∴∠ACM=∠DFN,
而∠ACB+∠ACM=180°,
∴∠ACB+∠DFE=180°,
即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互补.
所以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相等或互补.
故选D.
4.A
【详解】
A选项,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故本选项正确;
B选项,圆内两条相交的线段所成的夹角不同,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
C选项,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不相等,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
D选项,两个图形中的嘴巴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
5.D
=50°即可.
【详解】
∵两个三角形全等,
∴∠α=50°.
故选D.
6.C
【详解】
解:∵△ABC≌△AEF,
∴AC=AF,EF=BC,∠EAF=∠BAC,故①③正确;
∵∠EAF=∠EAB+∠BAF,∠BAC=∠FAC+∠BAF,
∴∠EAB=∠FAC,故④正确;
条件不足,无法证明∠FAB=∠EAB,故②错误;
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③④共3个.
7.B
【详解】
解:此题需要分类讨论.
①若,则,
所以
所以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
②若,则,
所以.
所以此种情况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8.C
【详解】
解:∵△ABC≌△DEC,
∴∠DCE=∠ACB,
∴∠BCE=∠DCE﹣∠DCB=90°﹣20°=70°.
9.B
【详解】
由图可知,所在的三角形与所在的三角形全等,
∴.
同理得,,.
又,
所以.
10.D
【详解】
解:∵△ABE≌△ACD,∠1=∠2,∠B=∠C,
∴AB=AC,AD=AE,BE=CD,∠BAE=∠CAD,
∴∠BAD=∠CAE
11.D
【详解】
过点作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
易得
①如图所示:
在和中,

≌,


②如图所示:
同理可得:
12.B
【详解】
设∠A’ED=x,∠A’DE=y,
∵△ABC纸片沿DE折叠,
∴∠AED=x,∠ADE=y,
∵∠A’+x+y=180,∠2+2x=180,
∠1+2y=180,
∴∠2+∠1+2(180-∠A)=2×180,
∴∠2+∠1-2∠A=0,
2∠A=∠1+∠2.
13.60°
【详解】
△ABC中,∠C=180°-65°-55°=6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知x=60°.
故答案为:60°.
14. 与,与 AB与BA,BC与AD
【详解】
解:,与是对应角,AC与BD是对应边,
其余的对应角是与,与;
其余的对应边是AB与BA,BC与AD.
故答案为:,与,与,AB与BA,BC与AD
15.SSS
【详解】
解::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依题意得使其边长等于已知线段,则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可得作图.
16.∠A与∠B、∠C与∠D、∠AOC与∠BOD AO与BO、CO与DO、AC与BC
【详解】
∵△AOC≌△BOD
∴点A、点O、点C的对应点依次是点B、点O、点D
∴∠A与∠B,∠C与∠D,∠AOC与∠BOD为对应角;
AO与BO,OC与OD,AC与BD为对应边.
故答案为 (1). ∠A与∠B、∠C与∠D、∠AOC与∠BOD (2). AO与BO、CO与DO、AC与BC
17.180°
【详解】
如图所示,由图形可得:
∠1+∠4+∠5+∠8+∠6+∠2+∠3+∠9+∠7==540°,
∵三个三角形全等,
∴∠4+∠9+∠6=180°,
∵∠5+∠7+∠8=180°,
∴540°? 180°? 180°=180°,
故答案为:180°.
18.(3,-1)
【解析】
分析:过C和B分别作CD⊥OD于D,BE⊥CD于E,利用已知条件可证明△ADC≌△CEB,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数据即可求出B点的坐标.
详解:过C和B分别作CD⊥OD于D,BE⊥CD于E,
∵∠ACB=90°,
∴∠ACD+∠CAD=90°,∠ACD+∠BCE=90°,
∴∠CAD=∠BCE,
在△ADC和△CEB中,
∠ADC=∠CEB=90°;∠CAD=∠BCE,AC=BC,
∴△ADC≌△CEB(AAS),
∴DC=BE,AD=CE,
∵点C的坐标为(1,2),点A的坐标为(?2,0),
∴AD=CE=3,OD=1,BE=CD=2,
∴则B点的坐标是(3,?1).
故答案为(3,?1).
19.详见解析
【详解】
(1)∵≌,∴,.
∴.
(2)
∵≌,∴.
又、、在一条直线上,∴.∴.
20.,
【详解】
解:∵,
∴设,
∵,


∴,
∵,
∴,

∵,
∴.
21.35?
【详解】
∴∠C=∠D,∠OBC=∠OAD,
∵∠O=65?,
∴∠OBC=180??65??∠C=115??∠C,
在四边形AOBE中,∠O+∠OBC+∠BEA+∠OAD=360?,
∴65?+115??∠C+135?+115??∠C=360?,
解得∠C=35?.
22.见解析.
【详解】
先将△ABC和△ADE从图形中分离出来,找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这两个三角形中找,因为∠1=∠2,∠B=∠D,所以另一组对应角为∠BAC与∠DAE;由于对应角所对的边为对应边,则找出对应边为AB与AD,AC与AE,BC与DE.
即:对应边是:AB与AD、AC与AE、BC与DE;另一对应角是:∠BAC与∠DAE.
【点睛】
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到图中的对应点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3.见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BD=BC=4.5cm,BE=AB=3cm,计算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和平角的定义解答.
试题解析:解:(1)∵△ABD≌△EBC,∴BD=BC=4.5cm,BE=AB=3cm,∴DE=BD-BE=1.5cm;
(2)DB与AC垂直.理由如下:
∵△ABD≌△EBC,∴∠ABD=∠EBC.又∵A、B、C在一条直线上,∴∠EBC=90°,∴DB与AC垂直.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