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5-16 10:0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总课时数 1
课型 复习课 编订人 审核人 执教时间 3.28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够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 举例说出两栖类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通过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关爱、保护它。2.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动物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
学习重点 1. 能够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 举例说出两栖类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学习难点 1. 能够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 举例说出两栖类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联系实际 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示标导学情景引入:展示多媒体画面:各种各样的两栖动物。引语:大家观察到了什么?它们是那一类动物?生:各种各样的青蛙。它们是两栖动物师:现在地球上现存的两栖动物约有多少种呢?生:约有2500种。师: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最常见的两栖动物是什么动物?生:蛙是常见的两栖动物,大多生活在水边的潮湿地带。师:蛙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呢?为什么?生:有益,因为消灭有害的昆虫。蛙类具有惊人的捕食昆虫的能力。按平均吃虫50只计算,每666.7m2稻田如有1000只泽蛙,每天就可以消灭害虫5,0000只。而蟾蜍每天比青蛙吃的害虫量要高出2-3倍,更是不可忽视的有益的两栖动物。展示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 举例说出两栖类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能力目标1.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关爱、保护它。2.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动物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自学解疑师:展示多媒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听过吗?生:听过。师:小蝌蚪是谁的孩子?你了解它们的一生吗?今天就让我们讨论蛙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1. 蛙在什么季节怎样进行生殖呢?为什么要进行抱对行为?2. 蛙的受精作用是在体外还是在体内呢?3. 蛙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呢?4. .蛙的发育属于什么样的发育?为什么?经历了哪几个时期?5. 蛙的幼体和成体有什么区别呢?6. 为什么观察过的蛙要全部放回大自然?认真阅读P19的文字和认真观察P20图14—12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师巡回。生1:春季气候转暖,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即雄蛙趴在雌蛙的身体上,并用前肢紧紧地抱着雌蛙,这种现象叫做抱对。)雌蛙把卵细胞排在水中,雄蛙也紧接着把精子排在卵细胞上,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相遇,完成受精作用。雌雄蛙抱对 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提高卵的受精率。生2:精子和卵细胞水中相遇,完成受精作用。属于体外受精。生3:受精卵发育为胚胎,胚胎发育为幼体—蝌蚪。蝌蚪用鳃呼吸;用尾游泳。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像鱼。经过40多天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和内鳃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蝌蚪发育成幼蛙,幼蛙离水登陆,逐渐发育为成蛙。用皮肤、肺呼吸,四肢在陆上跳跃。生4: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所以称为变态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生5:幼体:蝌蚪用鳃呼吸;用尾游泳。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像鱼。成体:成蛙用皮肤、肺呼吸,四肢在陆上跳跃、爬行,还可以在水中 游泳。生6:因为蛙消灭有害的昆虫。蛙类具有惊人的捕食昆虫的能力。按平均吃虫50只计算,每666.7m2稻田如有1000只泽蛙,每天就可以消灭害虫5,0000只。而蟾蜍每天比青蛙吃的害虫量要高出2-3倍,更是不可忽视的有益的两栖动物。所以蛙要全部放回大自然。我们要保护蛙。爱护蛙。蛙是人类的朋友。师: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课件: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提出问题。生1:为什么把蛙叫做两栖动物?生2:3:略生4: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师:总结的非常好。掌声鼓励!探究提升师: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课件: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提出问题。生1:为什么把蛙叫做两栖动物?生2: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生4: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师:总结的非常好。掌声鼓励!师:生活中常见的两栖类还有那些?生:讨论问卷调查 :1.你吃过青蛙吗?2.你知道蛙是对有益的动物吗?3.你知道一只青蛙每天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吗?4.你知道你所管理的市场上面有人出售青蛙吗?你知道这些青蛙是野生的还是家养的?5.你每天能销售多少只青蛙?6.你以后还吃野生的青蛙吗?当堂达标1、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 在水中生殖,在陆上发育 C.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D. 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2. 蝌蚪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①受精卵 ②有内鳃的蝌蚪 ③有后肢的蝌蚪 ④有前肢的蝌蚪 ⑤有外鳃的蝌蚪 ⑥幼蛙 ⑦成蛙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⑤②③④⑥⑦ C. ①③②④⑤⑥⑦ D. ①④③②⑤⑥⑦3. 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 蝌蚪 B. 卵 C. 幼蛙 D. 受精卵4.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是在?( )。 A. 水中和陆地进行 B. 水中进行 C. 陆地进行 D. 母体中进行5.下列哪项不是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种类少的原因?( )。? A. 生殖发育在水中完成 B. 用肺呼吸C. 体温不恒定 D. 皮肤裸露能辅助呼吸6. 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 A.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D.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个性化备课
春季气候转暖,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即雄蛙趴在雌蛙的身体上,并用前肢紧紧地抱着雌蛙,这种现象叫做抱对。)雌蛙把卵细胞排在水中,雄蛙也紧接着把精子排在卵细胞上,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相遇,完成受精作用。雌雄蛙抱对 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提高卵的受精率。受精卵发育为胚胎,胚胎发育为幼体—蝌蚪。蝌蚪用鳃呼吸;用尾游泳。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像鱼。经过40多天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和内鳃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蝌蚪发育成幼蛙,幼蛙离水登陆,逐渐发育为成蛙。用皮肤、肺呼吸,四肢在陆上跳跃。
归纳反思
本节课学生认识的很好。深入思索我感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更不可以通过一堂课清晰完整展现,课程内容填充之后,愈发觉得不深不透,每个环节只能充分展示一组。我求多求全求广贪多嚼不烂的弊端展现出来,如果要培养学生的思维,问题既不能过多又要富有排战性,需要把多余的环节过渡与展示删减。
作业设计
复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