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1.4冰融化了(教科版)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取一些冰块,在教室里放置一段时间,冰块会__________,冰变成水后体积会____
_______。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___________热量,所以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的变化。
3.冰融化的过程中要向外界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会使周围的温度__________。
4.南极气温极低,年平均气温只有-56℃,冰的平均温度也接近于-56℃,如果将-56℃的冰变成0℃的冰,需要__________热量。
5.常温下,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__________;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也是__________。
6.自然界中的水以固态的__________、液态的水、气态的__________存在于自然界中。
二、选择题
7.探索“温度是否影响冰的融化”时,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 )。
A.冰块数量 B.冰块大小 C.温度高低
8.将冰块放到水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
A.冰块会慢慢沉下去 B.冰块会浮在水面,慢慢融化
C.冰块一边融化一边下沉
9.在融化冰块比赛中,每组各取一块大小几乎相同的冰块的原因是( )。
A.冰块不够 B.比赛公平 C.节约冰块
10.冰块开始融化需要的条件是( )。
A.冰块温度达到0℃ B.周围温度高于0℃ C.A项与B项
11.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注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
A.冰川把水都冻结了,所以海洋里的水不会溢出来
B.雨和雪为江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所以一直流不完
C.因为水会不断地发生形态变化,形成完整的循环
12.冬季的某一天,室外的温度是2℃,教室内的温度是20℃,教室里面的玻璃窗上出现很多小水珠,这些水珠( )。
A.可能是空气自己产生的 B.可能是教室外面渗进来的雨水
C.可能是教室里面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13.常温下,取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一只杯中装冰块,另一只杯中装自来水,第三只杯中什么也不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只杯子的外壁都会出现小水珠
B.装自来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被自来水吸到杯壁上了
C.装冰块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它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成了看得见的小水珠
14.用温度计测量冰块融化时的温度,5分钟后,试管内的冰块还未完全融化,这时温度计的读数是( )。
A.小于0℃ B.等于0℃ C.大于0℃
15.水、水蒸气和冰的共同点是( )。
A.会流动 B.无色 C.能看到
16.在碎冰里加入一些食盐,可以使冰( )。
A.融化得更快 B.体积更大 C.温度更低
17.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会( ),直至完全化成水。
A.保持不变 B.持续升高 C.持续降低
18.取一支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把试管浸在热水里,等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比较冰和水的体积,我们发现( )。
A.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了 B.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增大了
C.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不变
三、判断题
19.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变化有着密切联系。(______)
20.促使水固、液、气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______)
21.用吸管对着冰块的某个部分吹气,会让冰块这一部分融化得更快一些。(______)
22.舞台表演时的烟雾是水蒸气。(______)
23.如果把一块冰放在盘子里,不给它吹气或加热,冰就不会融化。(______)
24.当用吸管对着一块冰的中心吹气后,冰的中心位置很快会出现一个小坑。(______)
25.环境温度的变化、热量的传递是水发生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______)
26.冰还是水。(______)
四、连线题
27.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它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水洼干涸
蒸发
冰雪消融
沸腾
水烧开了
融化
冰冻三尺
结冰
五、简答题
28.在自然界中,水会以哪三种形态存在?请举例说明。
六、综合题
29.小王清晨起床后,发现紧闭的玻璃窗内侧有很多水珠,他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思考。
(1)这些水珠此时的状态为__________态(填“固”“液”或“气”),它们来自于__________(填“室内”或“室外”),是由空气中的__________遇冷形成的。
(2)由此可以推断,这天清晨小明家室外的温度比室内更_________ 。
(3)进一步可以推断,冬天的清晨,如果在紧闭的玻璃窗上有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会出现在__________(填“内侧”或“外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代纳凉利器——吃冰棍、冰激凌等冷饮
春秋末期的达官贵人们就已经喜欢在宴席上喝冰镇米酒助兴。到了唐代人们就已经会制作并公开出售“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熔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北宋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并且已有了刨冰。南宋市集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
元代13世纪,蒙古王公贵族享用的“奶冰”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冰激凌的雏形。明清冰镇饮食充斥寻常巷陌,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
30.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过了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在这一过程中水的状态变化是( )。
A.固态变成液态 B.液态变成固态 C.液体变成气态
31.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后,冰的熔点会降低,冰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向周围_____ 热量,导致周围空气温度下降;而蔗糖水变成冰棍的过程中,不断向外界 _____ 热量。(填“A.吸收”或“B.释放”)
32.我们知道,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很大。为了使道路畅通,人们在公路上铲雪、敲冰,还可以在公路上_______。
参考答案
1.融化 减小
2.吸收 温度
3.吸收 降低
4.吸收
5.0℃ 0℃
6.冰 水蒸气
7.C
8.B
9.B
10.C
11.C
12.C
13.C
14.B
15.B
16.C
17.A
18.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水在自然界里会以固态、气态、液态三种形态存在。如自来水(露珠、白气、河水等)是液态的水,冰块(雪花)是固态的水,水烧开后冒出的气泡是气态的水。
29.液 室内 水蒸气 低 内侧
30.B
31.A B
32.撒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