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风的成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交流生活经验,知道有多种方法可以制造风。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自然界的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能用画图的方式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和教材引领,能够按步骤完成模拟实验。
3.学生能够借用多种手段观察空气的流动方向。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形成大胆假设、细心求证的科学态度。
2.学生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空气的性质,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2.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风的神奇,形成热爱自然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难点: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活动探究
实验:做风的模拟实验。
(1)实验材料:蜡烛盒、透明塑料膜、无盖的长方形纸盒、蚊香、双面胶和纸条。
(2)实验步骤:
①准备好一个蜡烛盒、一张透明塑料膜、一个纸盒、一段蚊香、一卷双面胶和一束纸条。
②在纸盒的相邻两侧各打一个圆洞。
③点燃蜡烛后,将蜡烛放在盒中,然后用透明塑料膜封住纸盒,透明塑料膜最好用比较硬且平整的材料,厚度也要适中。
④借助蚊香的烟雾和纸条观察空气的流动。
⑤画图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现象:烟雾进入纸盒中,并呈上升趋势,从上方的圆洞飘出,纸条抖动。
(4)实验结论:纸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理解与应用
1.模拟实验中的风如何形成:
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盒子,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风。
2.大自然中的蜡烛是什么?大自然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大自然中的蜡烛是太阳。太阳的热量使空气冷热发生变化,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3.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精炼反馈
1、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地传播,这是因为空气(?
?
?)。
A.有质量
B.没有定的形状
C.可以流动
【答案】C
2、在模拟风的实验中,蚊香的作用是(?
?
?)。
A.为了看清空气的流动
B.为了形成风
C.为了让纸条飘动起来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