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两篇》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两篇》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9 06:5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散文两篇》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
单选题
1.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
A.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fù
xián)。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tǎn
dàng

dǐ)。
C.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bēi
wēi),那样柔弱。
D.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xiǎn
yú)。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_______________,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_______________。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笔任何外力都夺不走的_______________,是孟子所说的“人之安宅”,你可以借之安身立命。
A.丰富?
?
?
?自得其乐?
?
?
?自强不息?
?
?
?财富
B.富裕?
?
?
?各得其所?
?
?
?坚强不屈?
?
?
?财富
C.富裕?
?
?
?自强不息?
?
?
?各得其所?
?
?
?财宝
D.丰富?
?
?
?自得其乐?
?
?
?坚强不屈?
?
?
?财宝
3.
下列画线成语运用有误的是(????????)
A.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B.她曾经有过无数希望,最后都像虚幻的海市蜃楼,全部化为乌有。
C.谢天谢地,这些家伙终于赶来了,众人如卸千钧重负,长长吐出一口大气。
D.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的程度。
4.
下列填入横线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仁约到家里聚两次。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他的生日——我记得是腊月二十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记得那次有一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这道菜我从未吃过,以后也再没有吃过。
①酒菜丰盛,而有特点
②酒是“敞开供应”,汾酒、竹叶青、伏特加,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
③菜是老舍先生亲自掂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
④有一次,他很郑重地拿出瓶葡萄酒,说是毛主席送来的,让大家都喝一点
A.②①④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在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二、
综合读写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曹文轩近日表示:随着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展,书籍早已经堆积如山,千万书山已经快要压垮我们的脊梁。但是人类对知识的崇拜、贪婪的属性早已经使人们失去了对知识拥有的分辨与警惕。这些书对我们而言是否有价值?他认为,现在更特殊的问题不是是否读书的问题,而是读什么书的问题。要读就要读有文脉的好书。在他看来,有文脉的书是指“打精神底子的书”,比如鲁迅的作品。而今天的书太多太多是没有文脉的,这些书不利于我们成长。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好书”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1年03月03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材料二:2021年4月,佛山市文联响应祖国号召,组织召开文艺界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透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佛山文艺界将举行包括演出、展览、出书等在内的50多场主题文艺活动。文化界亦响应号召,将于今年出版《大沥墟的枪声》《中国共产党容桂地方史》《西海保卫战》等书籍。
材料三:广东佛山禅城永新社学始建于1521年,是与南风古灶同期的文化“图腾”。现在,这里不但是张槎街道的重要文化场所,每年均在此举办学童开笔礼活动;这里也成为佛山市孔子学说研究会的基地,社学的成员们在此谈文论教,并编写了多本《佛山孔学研究》。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成一幅对联。
①聚心齐读?
②盛世苍生?
③中国梦?
④佛山学子?
⑤合力共筑?
⑥人间书
三、
现代文阅读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①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
②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③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④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那些暴君们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⑤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1)第①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话?这一段讲到很多消极悲观的现象,与标题相去甚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3)如何理解第⑤段“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这句话的意思?
?
9.
我为什么而活着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
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
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
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1)从文中可以看出罗素活着的目标是什么?
(2)作者寻求爱情,是因为爱情有怎样的魅力?
(3)“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现实?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过去的生活
?????
???王安忆
????????①一日,我走在上海虹桥开发区前的天山路上,在陈旧的工房住宅楼下的街边,看到两个老太在互打招呼。其中一个手里端了一口小铝锅,铝锅看上去已经有年头了,换了底,盖上有一些瘪塘。
????????②这老太对那老太说,烧泡饭时不当心烧焦了锅底,她正要去那边工地上问人要一些黄沙来擦一擦。两个老人说着话,她们身后是开发区林立的高楼。新型的光洁的建筑材料,以及抽象和理性的楼体线条,就像一面巨大的现代戏剧的天幕。这两个老人则是生动的,她们生活在高科技的现在,却过着具体而仔细的生活,那是过去的生活。
????????③那时候,生活其实是相当细致的,什么都是从长计议。在夏末秋初,豇豆老了,即将落市,价格也跟着下来了。于是,勤劳的主妇便购来一篮篮的豇豆,捡好,洗净。然后,用针穿一条长线,将豇豆一条一条穿起来,晾起来,晒干,冬天就好烧肉吃了。用过的线呢,清水里淘一淘,理顺,收好,来年晒豇豆时好再用。缝被子的线,也是横的、竖的量准再剪断,缝到头正好。拆洗被子时,一针一针抽出来,理顺,洗净,晒干,再缝上。农人插秧拉秧行的线,就更要收好了,是一年之计,可传几代人的。
????????④过去,伞没有现在那么鲜艳好看,也没那么多的花样:两折、三折,又有自动的机关,“哗啦”一声张开来。那时的伞,多是黑的布伞,或者蜡黄的油布伞,大而且坚固。雨打下来,那声音也是结实的,啪、啪、啪。有一种油纸伞,比较有色彩,却也比较脆弱,不小心就会戳一个洞。但是油纸伞的木伞骨子排得很细密,并且那时候的人用东西都很爱惜,不像现在的人拿东西不当东西。那时候,人们用过了伞,都要撑开了阴干,再收起来。木伞骨子和伞柄渐渐地就像上了油,越用久越结实。铁伞骨子也绝不会生锈。伞面倘若破了,就会找修伞的工匠来补。他们都有一双巧手,补得服服帖帖,平平整整。撑出去,又是一把遮风避雨的好伞。
????????⑤那时候,工匠也多,还有补碗的呢!有碎了的碗,只要不是碎成渣,他就有本事对上茬口,再打上一排钉,一点儿不漏的。今天的人听起来就要以为是神话了。小孩子玩的皮球破了,也能找皮匠补的。藤椅、藤榻甚至淘箩坏了,也找篾匠补。有多少好手艺人啊!现在全都没了。结果是,废品堆积成山。
????????⑥现在的生活其实是要粗糙得多,大量的物质被匆忙地吞吐着。而那时候的生活是细嚼慢咽。
????????⑦那时候,吃是有限制的。家境好的人家,大排骨也是每顿一人一块。一条鱼要一家子吃。那时,吃一只鸡是大事情,简直带有隆重的气氛。现在鸡是多了,从传送带上啄食人工饲料,没练过腿脚,肉是松散的,味同嚼蜡。那时候,一块豆腐都是用卤水点的。绿豆芽吃起来很费工:一根一根摘去根须。现在的绿豆芽却没有根须,而且肥胖,吃起来口感也不错,就是不像绿豆芽。现在的东西多是多了,好像都会繁殖,东西生东西,无限地多下去。可是,其实,好东西还是那么些,要想多,只能稀释了。
????????(选自《视野》,有删节)
(1)第②段说“她们身后是开发区林立的高楼。新型的光洁的建筑材料,以及抽象和理性的楼体线条,就像一面巨大的现代戏剧的天幕”。这两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过去的生活”的特点。
(3)说说第⑥段“现在的生活其实是要粗糙得多,大量的物质被匆忙地吞吐着。而那时候的生活是细嚼慢咽”中的加点词“细嚼慢咽”在文中的意思。
(4)作者写的是过去的生活,为什么又要写现在的生活?
(5)作者表达了她对过去的生活的留恋,也批评了现代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你对她的看法是赞成还是反对?请说出你的看法。
?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像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30℃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儿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了这里。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为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
④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每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⑤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上。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⑥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⑦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作了春天的天空呢!
(1)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霜花的变化写出了春天来临的过程。请把第②段中太阳升起后霜花颜色的变化过程写在下面。
(2)下面语句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像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
(3)文章开头写杭州西湖的梅花有何作用?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题“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的理解。
参考答案
1.D
2.A
3.A
4.C
5.D
6.
(1)曹文轩认为要读有文脉的好书。
(2)示例一:好书是动人心弦的歌曲,让人如痴如醉;好书是韵味无穷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好书是色彩艳丽的图画,让人心旷神怡。
示例二:好书,让我们感受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惬意;好书,让我们领略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景;好书,让我们感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
7.
(1)为实现“中国梦”,佛山人积极响应祖国号召,以各类形式促进文化繁荣。
(2)盛世苍生合力共筑中国梦?
?
佛山学子聚心齐读人间书
8.
(1)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原因: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第①段的悲观是在为后文的赞美蓄势。
(2)这句话中的“跳跳蹦蹦”是对小牛犊的动作描写,“炫耀”把他们人格化,这是拟人的手法,两个“永远的”强调了生命的美丽永存这一哲理。
(3)这句话是说个体生命与生命集合体在易逝与永存方面相差甚大,却又都是生命,这令人惊奇;“凋谢”和“不朽”本来不可调和,却又同时上演着生命的协奏曲,这让人慨叹。
9.
他活着的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
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10.
(1)交代两位老人生活的背景(高科技的现代社会),引出下文对过去生活的叙述。
(2)简单淳朴、省吃俭用、爱惜财物、物质虽匮乏但健康环保。
(3)在文中是“细细品味”的意思:过去的生活节奏慢,人们有时间仔细品味生活。现在的人们应该注重寻求精神生活,才不会感到太粗糙无味。
(4)采用和现在生活相对比的手法,突出作者对过去简单淳朴生活的怀恋,同时也表明作者对现在粗糙生活的不满。
(5)示例:赞成。留恋过去的生活中那些节俭、惜财的美德,值得肯定。同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要充分肯定,对不足的地方应该指出并加以改进。
11.
(1)嫣红——橘黄——鹅黄——雪白。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粉红的、雪白的梅花”比喻为“一颗颗爆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杭州地区立春时节梅花盛开的早春景象。
(3)用杭州西湖的春天来得迅猛而热烈与北国立春时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描写北国的春天来得十分艰难做铺垫。
(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到来的过程比作化雪的漫长过程,突出北国春天来得漫长(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曲折、艰难;突出其沉着果敢,心无旁骛,顽强拼争的精神品质。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