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单元试题-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单元试题-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19 12:2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达标检测题
姓名 班级 分数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12 H—1 O—16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
1.目前我国电力供应仍然紧缺,需开发各种资源发展电力工业。以下利用化学能发电的是( )
A.水力发电 B.火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核能发电
2.复合材料集中了合成材料的优点,具有综合性能更优异的特点。下列材料中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机动车轮胎 B.玻璃钢 C.有机玻璃 D.钢筋混凝土
3.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B.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C.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装食品,既卫生又利于环保
D.通过化学反应,人类不仅可以获得所需物质,还可以获得能量
4.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核能 B.太阳能 C.煤 D.天然气
5.以前许多农村家庭用煤球煮饭,现在改用煤做成蜂窝状,这种变化是为了( )
A.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 B、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降低煤的着火点 D、降低空气污染
6.下列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陶瓷 B.聚乙烯塑料 C.不锈钢 D.合成纤维
7.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 B.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D.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8.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很多城市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的垃圾。以下物质能放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
A.瓜皮果壳 B.鱼骨头 C.废铁锅 D.一次性塑料饭盒
9.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其严重。为了解决“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建议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B.将已用过的塑料回收利用 C.将塑料集中起来焚烧
D.减少和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10.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煤 C.石油 D.乙醇
1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天然橡胶 B.蛋白质 C.维生素 D.塑料
1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机合成材料都是高分子材料 B.棉花、羊毛、聚乙烯都是合成材料
B.焚烧聚乙烯塑料会造成环境污染 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应回收利用
13.衣、食、住、行无不体现化学改善生活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衣物中的羊毛、真丝均属于合成纤维 B. 用食盐腌制的食品可延长保存时间
C. 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房屋更坚固耐用 D.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
14.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A.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 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 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进入煤矿矿井时,要先做灯火实验 B.“白色污染”是指难于降解的塑料废弃物
C.只要将烟囱建高些,即可避免煤烟产生的环境污染
D.“绿色食品”泛指绿颜色的食品
16.造成酸雨的元凶是( )
A.大量使用塑料购物袋 ? B.工业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 D.农业生产任意使用农药和化肥
17.“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少用一次性木筷
C.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D.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1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19.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
①煤 ②核燃料 ③生物质能 ④石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 )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
C.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
二、填空简答题(46分)
21.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5分)在硫酸钾、陶瓷、碳酸氢铵、甲烷、甲醛、钛合金六种物质中,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常用于浸制生物标本的是_______;农村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常用作化肥的是_______、_______。
(2)(1分)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_______引起的中毒。
(3)(1分)吃柑橘等水果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
(4)(2分)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细菌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22.(3)聚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n。
(1)(1分)聚乳酸 (填“是”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1分)玉米纱属于 ;(选填“合成纤维”或“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
(3)(2分)聚乳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m(C):m(H):m(O)= 。
23.(6分)沼气是当今农村已开发和使用的最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使用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1)沼气的产生和应用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生物能—→ —→热能或光能;
(2)沼气中除含有甲烷外,还含有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气、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水蒸气。沼气略带臭味。请你分析臭味可能来自 等气体;
(3)从安全方面考虑,使用沼气时一定要防止沼气中混入 。
24.(5分)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
(2)幼儿及青少年缺________元素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3)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4)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________。
(5)纯棉、涤纶和聚酯纤维三种布料中,________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好。
25.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3分)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不同沸点范围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属__________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
(2)(3分)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做出重要工作指示,湖南也正在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让生活垃圾不再“一包扔”,助力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①关于废旧金属垃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 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C. 废铁锅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中属于可回收物
②在农村,人们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池中发酵可获得沼气,用作燃料,其中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
③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垃圾带来的“白色污染”也日趋严重,请写出一条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建议        。
(3)(3分)(国家宝藏“绢衣彩绘木俑”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遗存。她们妆容考究、彩绘飘飘、锦衣罗衫,再现了唐代的繁荣、开放和包容。
(1)以蚕丝为原料可织成绢和绫,再用它们可做成襦裙和间裙。这些服饰的原材料属于
          纤维,这种纤维的优点是           (写一点)。
(2)木俑上的彩绘虽年代久远,仍色彩鲜艳,说明彩绘颜料的化学性质     。
26.(10分)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右图,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
下列问题:
(1)西服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任答一条) ;
(3)从熨烫标准推测,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特点是 ; (4)从面料和里料中各抽出一线头,点燃,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面料: ;里料: 。
27.(3分)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彩色光束的现象叫做 。
(2)核能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常规能源,它是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3)上海世博会主题馆表面铺设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并网发电方式将电能传回城市电网。请写出一条使用太阳能的优点 :。
三、探究与实验题(14分)
28.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足量的铝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生成。
问题一:产生了什么气体?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氧气;猜想二:可能是氢气;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      。
【实验验证】验证猜想一: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            ,则猜想一不成立。
验证猜想二: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时在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到            ,猜想二成立。
【继续探究】用pH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的pH约为2,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氢离子。
【得出结论】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问题二: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大家一致认为是    。
【实验验证】他们将反应后的液体过滤、烘干,分离出黑色固体。将黑色固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请再用一种方法验证该黑色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过量的金属铝与氯化铁发生反应时溶液会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并且在反应中生成该黑色物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进一步验证了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试题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B B C D C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A B C C D C B C
二、21、(1)陶瓷;甲醛;甲烷;硫酸钾、碳酸氢铵。
(2)一氧化碳 (3)维生素 (4)N2
22、(1)是 (2)合成纤维 (3)6:1:8
23、(1)化学能 (2)硫化氢 (3)空气
24、(1)氧气 (2)钙 (3)吸附 (4)减小 (5)纯棉
25、(1)物理;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2)(1) B (2)CH4 (3)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合理即可)
(3)(1)天然有机高分子(或天然) 透气性好(或吸水性好) (2)稳定(或不活泼)
26、(1)涤纶
(2)增强西服的强度(或耐磨性、或弹性等)。
(3)热不稳定性(或受热易变质)
(4)点燃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点燃时无烧焦的羽毛气味;
27、(1)光的色散 (2)不可再生 (3)环保或节约化石能源
三、28、问题一:【交流讨论】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或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验证】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到木条不复燃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问题二:【作出猜想】铁 【实验验证】黑色固体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4=== FeSO4+Cu 【拓展应用】取黑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