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4.1.3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4.1.3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19 21:1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总课时数 1
课型 新授课 编订人
审核人
执教时间 第二周二课时
学 习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传粉和受精之后,花的各个部分的主要变化。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学习重点 1、了解传粉和受精之后,花的各个部分的主要变化。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 1、了解传粉和受精之后,花的各个部分的主要变化。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联系实际 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示标导学
对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中可以将花和果实的实物或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分析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过程,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示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传粉和受精之后,花的各个部分的主要变化。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自学解疑
探究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观察传完粉以后的花,你会发现花的各个部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按组展示课前完成探究活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体积的变化:
(1)、提出问题:在发育的过程中,果实每天膨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①选择易测量的植物的幼果。
②使用排水法测量
③观察记录结果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
第n天
体积(毫升)
实施计划:按照每天测量的果实的体积,绘制果实发育的体积变化曲线。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3、根据视频展示的辣椒的花与果实的的发育过程,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用图表表示花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4、讨论下列问题:
(1)、形成果实和种子和种子一般必须经过哪两
个过程?
(2)、一个胚珠受精需要几个精子,几个花粉
粒?能形成几粒种子?
(3)、我们吃西瓜时,发现有的西瓜子是黑色的,而有的西瓜子是扁平空瘪的白子。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4)、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玉米果穗上有缺粒,有些向日葵的种子是空瘪的,这是为什么?在生产实践中可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或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
探究提升
探究一:观察种子的结构
一、学生分组按照P14的要求,进行解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且结合P15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说出各个部分的名称。
二、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和玉米的种子分别由哪些部分组成?
2、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3、种子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上什么?
4、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时,为什么胚乳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由此可见,构成玉米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还是胚乳?
5、你认为,构成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什么?
6、列表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结构 种子类型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种皮
?
?
?

胚芽
?
?
胚轴
?
?
胚根
?
?
子叶及其作用
?
?
胚乳
?
?
7、我们称玉米粒为“种子”,它是种子吗?为什么?
8、根据种子中子叶数目的不同,植物可以分为哪两类?
9、列举一些常见的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并明确两者的主要区别。
当堂达标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果实),用刀片将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酒染成蓝色的是( )。
A. 果皮和种皮 B. 胚 C. 胚乳 D.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2. 在种子的结构中,主要的部分是( )。
A. 子叶 B. 胚乳 C. 胚 D. 种皮
3.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之处为( )。
A. 子叶的作用 B. 子叶的数量 C. 胚乳的作用 D. 胚的构成
4. 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
A. 水分 B. 矿物质 C. 无机物 D. 有机物
5. 用碘酒染色,可证明种子成分中含有( )。
A. 蛋白质 B. 淀粉 C. 脂肪 D. 无机盐
6. 在种子形成的过程中,受精卵发育成( )。
A. 种皮 B. 胚 C. 胚乳 D. 果皮
7.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胚的组成是 ( )。
A. 胚芽、胚轴和胚根 B.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C. 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C. 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8.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是否有胚乳 B. 子叶数目不同 C. 胚芽数目不同 D. 胚的数目不同
9. 下列各组植物中,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是( )。
A. 黄豆、蚕豆 B. 花生、蓖麻 C. 高粱、小米 D. 向日葵、西瓜籽
10. 食用花生油主要来自花生种子的( )。
A. 胚芽 B. 胚乳 C. 子叶 D. 胚轴
11. 鉴定淀粉存在时,常用碘液,这是因为( )。
A. 有机物遇碘变成蓝色 B. 碘遇有机物变成蓝色C. 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D. 碘遇淀粉变成蓝色
12. 菜豆、黄瓜等植物的种子内是无胚乳的。没有胚乳是因为( )。
A. 胚珠内没有极核 B. 胚珠内极核没有受精
C. 受精后的极核未发育 D. 种子形成过程中,胚乳里的有机养料被子叶吸收并贮藏起来的缘故
个性化备课
教师出示已经开败的茄子花,让学生观察传粉受精之后花的各个部分发生的变化,明确只有雌蕊的子房慢慢膨大。
让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课前完成的探究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看书,针对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动态过程,提供活动黏贴图,指导学生黏贴,加深对其形成的理解。

归纳反思
本节课学生认识的很好。本节课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一个指导者,因此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我也处处考虑到这一要点。在教材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我加入了一个拓展实验,就是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探究问题,从而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相信这堂课会给他们留下比较深刻地印象。当然在整个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所选用的菜豆种子的子叶在被滴加了碘液后,颜色变化不明显;学生在对玉米种子进行解剖时,切的方法不对,以致于无法观察到玉米种子的结构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尽量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事先准备再充分一些。
作业设计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基础训练